拆解书目: 《如何正确吵架》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过级场·总第548期 丨9月19日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解读自己内心未被满足的渴望

开场:

【事件场景】小伙伴们,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你和你的伴侣本来想要周末一起去出行的,结果一大早Ta却拖拖拉拉,一会儿这个没弄好,一会儿那个没弄好,差点赶不上。你发火:“你怎么那么磨蹭呢,不是早就叫你早点收拾好吗,balabla……”,对方开始抗议:“不就晚出门10分钟吗?有必要这样吗,又不是没赶上,有什么大不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了”。“你竟然嫌我烦,你想不想过了”……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不知道为什么矛盾不断升级,引发成一场激烈的“世界大战”。

【提问】但吵架过后,你们会不会又有些疑惑:Ta为什么这样对我?Ta怎么可以这样说?明明只是一件小事,我当时怎么就这么生气呢?我们到底怎么了?

【影响】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一般很少碰到大是大非的争吵,起因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可能只是冰山的表面。而在水平面下,隐藏着你内心最深的渴望。如果这些内心深处的渴望无法被识别,被满足,那小事也会引发激烈争吵。吵多了,可能情感磨灭,甚至导致分崩离析。

【解决】今天我带来的这本《如何正确吵架》说:吵架不一定是坏事,前提是要借争吵之机发掘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解读自己内心未被满足的渴望,这样可以帮助促进亲密关系健康发展,没准还能越吵越亲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与伴侣发生争吵后,使用渴望探寻三步法找到(行为)表面需求之下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界定)

原文片段:

来看看乔治和丽塔。乔治需要保持房间整洁,而丽塔正相反——他们的故事是“家务琐事”类型争吵的一个版本。丽塔觉得乔治的要求是无稽之谈。多年来,这种争吵一直激烈地进行着,直到乔治终于承认,乱糟糟的家庭环境会让他重新体会童年时的不安。乔治是一个混乱家庭的长子,当时他父母的关系已经难以为继。他是个好男孩,为了维护家庭和睦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乔治渴望安全感,一个井然有序的家便是实现他这种更深层次需求的方式。当乔治意识到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书籍和银器都在正确的位置上,而他与丽塔的争吵是关于他童年更深层的问题后,他从丽塔坚定的支持中找到了更多安慰。他们的争吵变得更为丰富和亲密,他们的家从银器到书籍,再到他们儿子的房间,也变得更加井井有条。他们运用了获得幸福的技巧,挖掘出了争吵的本质。

乔治理解了自己的渴望,这让他变得温柔和放松,也让他更接受丽塔为保持房子整洁所做的努力。丽塔终于能够告诉他,自己曾经因为他看起来关心房子干不干净胜过关心她而感到难过。通过争吵,丽塔意识到,她对乔治的不满,是因为他想要的是一个娃娃屋(而他们都是其中光鲜亮丽的娃娃)而非与她的爱巢。

当他们找出“想要”背后的渴望时,乔治发现自己渴望的不仅有一座整洁的房子代表的安全感,更有知道自己对丽塔而言很重要。丽塔也同样渴望感受到自己对乔治重要,他们都渴望被关心与了解。当乔治承认不整洁的房子会给他带来不安全的感觉时,丽塔也承认自己渴望乔治爱她真实的样子,而不是她的长相或她做了什么。了解彼此更深层的渴望,让他们能够相互合作,获得他们都能引以为傲的居家环境和婚姻关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复述原文】

拆页中的乔治渴望秩序和安全感,也渴望自己被重视,被关心,被了解。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于是他希望丽塔能够保持房间整洁,把物品归置在正确的位置上。

当丽塔做不到时,乔治开始愤怒、抱怨地提出他的具体要求。乔治看不到,也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而丽塔觉得他的要求是无稽之谈。于是他俩就乔治的要求陷入无尽争吵。

在他们的争吵中,表面上,乔治的需求是房间整洁,但这只是他的浅层期望。深挖下去,乔治最终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房间所代表的、能够带给他,从童年时代就渴望的——家的安全感。

一旦乔治的内心这个深层的渴望被看到和理解,疗愈和转化也就开始了……他开始变得温柔而放松,也看到了丽塔的努力。从而让丽塔也能够诉说自己的感受和渴望。

在了解彼此内心的渴望后,他们最终相互合作,并收获幸福。

拆页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只看到和提出自己的浅层期望,而不找到自己内心的深层渴望,容易导致双方的分歧,引发争吵,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亲密关系。

那么什么才是内心的深层渴望?

【概念提出】:

好,这边有个概念,就是:内心的深层渴望——不是期望对方实施的具体行为,而是这些具体行为在自己心里所代表的,深植自身内心的、正面积极的殷切期望。它是正面的期待,而不是对他人的、否定性的指责或抱怨;它是内心的深层渴望是自己的需求和期待,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它是具体行为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不是某个具体的行为要求。

【举例】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反例1】我希望老公别总是一回家就打游戏,我带孩子手忙脚乱竟然一点不知道过来帮忙,都当爹了怎么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就知道玩玩玩!这是不是内心的渴望?不是,因为内心的深层渴望是正面积极的期待,而不是对他人的、否定性的指责或抱怨。

【反例2】我希望我的伴侣每个月把工资上交。这是不是内心的渴望?不是,因为内心的深层渴望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是不是?(点头)

【反例3】我们再看一个:我希望他能为我们的纪念日准备好礼物。这是不是内心的渴望?也不是,内心的深层渴望不是具体的行为要求,而是这些要求在我们内心深处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比如,我希望他能为我们的纪念日准备好礼物,是因为那代表着我们的关系被珍重对待,代表着我们的未来被满含期待和祝福。这个具体行为所代表的才是内心深层的渴望,而不是在纪念日送礼物那个具体行为。

好,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厘清内心渴望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渴望探寻三步法”:

【How】“渴望探寻三步法”:

1、 冷静下来,停止抱怨和指责

2、 厘清自己的期望(可以先是一个具体要求)

3、 想象如果对方满足了这个具体要求,对你而言,代表着什么?

这3个步骤中,第1步是基础,在争吵过后,首先需要先冷静下来,避免自己被强烈的负面情绪裹挟,停止抱怨指责对方,而开始关注自己。

随后进入第2步,厘清自己的期望,也就是对伴侣的具体要求。

第3步是核心,要找到这个需求对自己而言,究竟代表着什么。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内心最深的渴望,有些人可能没办法快速确认,会依然停留在具体的要求和期待中。这时,可以将第三步多进行几次,每一次都尝试往自己内心更深处去寻找。

就像拆页里的乔治和丽塔,他们为这事吵了很多次。直到乔治自己冷静下来,停止对丽塔的抱怨和指责,不再一味要求丽塔把物品归置在正确的位置,而是深度思考这个要求背后代表的意义。他才最终意识到,哦,原来自己真正的渴望是安全感。

【适用边界1】所以,“渴望探寻三步法”在争吵中探索是比较难的,它更适合在争吵过后,独自进行探索。这个过程其实不需要对方参与。

在意识到自己的深层渴望后,可以衍化成发掘深层渴望的亲密讨论。

【正例】好,我来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和我老公有一次去庐山旅游,他很瘦,体力比我好,爬山健步如飞。我爬得又喘又慢。他噌噌噌噌先爬到了很上面,然后边看风景边等我。

我很生气,开始抱怨:“你怎么都不等我”。

他很茫然:“我这不就是在等你么”。

我说:“哪有你这样等的”……然后我们就“等不等”、“应该怎么等”的问题进行了争吵。

最终,我赢得了阶段性“胜利”,他终于陪我按我的速度一起慢慢爬山。

虽然他按我说的做了,但那一路始终很别扭,他觉得爬得不尽兴,也不开心,我也并没有得到满足。

那天晚上,我开始用到“渴望探寻三步法”,(第一步)先冷静下来,不想着去抱怨和指责他,不去想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第二步)我开始梳理自己的具体期望——我希望我们用同样的速度一起登山,相互陪伴。当我觉得喘、觉得累的时候,我希望他可以和我说加油,或者问我需不需要休息。我希望等看到某个美丽的景点时,可以停下来一起欣赏并拍照。

(第三步)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在我心里代表着,遇到困境或艰难时刻的时候,我们可以彼此陪伴、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当遇到美景或者好事情时,我们可以共同分享,心手相连。

(第三步第2轮)这意味着,我们在人生路上可以风雨同舟、在对方心中有重要的位置、并拥有彼此的归属感。

那一刹那,在我找到我内心深层渴望后,我突然觉得白天的一切争吵,那些“等不等”什么的问题,都不重要。我反而变得放松而柔软,愿意温柔地去亲近他。我不想和他继续冷战或争吵了,我很想把这一切都告诉他。

结果是:他听完后表示抱歉,他说不知道我是这么想的。他说他很少和女生一起爬山,大多和兄弟们去。那时候,其实会暗暗较劲的,尽可能快地爬上去等那些慢的人。于是当时他就按固有的行为模式去做了。其实,那意味着他渴望被我欣赏。而当我抱怨和指责他的时候,他觉得有些莫名和委屈,因为在他的内心,同样渴望自己在我的心里是重要的。

从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渴望探寻三步法”更适合在吵架后,独自去进行探索。在意识到自己的深层渴望后,和伴侣的争吵就可以衍化成发掘深层渴望的亲密讨论,促进亲密关系。

【预防疑议】另外,大家可能会有疑惑,这个探索内心的渴望难道只适用于伴侣间的亲密关系吗?亲子关系、朋友关系能不能用?

【适用边界2】也可以用,但用在伴侣中可以对促进关系更好。因为两个点:第一,只有在和伴侣的关系中,双方是完全对等,且足够亲密的。比如,孩子渴望被尊重,渴望被像大人一样对待,但父母可能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用在其他关系中,更多可以帮助自我了解,但对改善而言,效果不大。第二,这样的情况——因为没有识别自己内心渴望,而一味在浅层打转、吵架的情况,它发生的概率远高于在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所以“渴望探寻三步法”在伴侣中会更有帮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进入练习环节,请大家放飞想象力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故事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6要素。而故事里的主人公需要使用了“渴望探寻三步法”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请大家在编故事的时候尽量包含对话、动作、表情等细节哦。

好,大家有大约5分钟的时间,完成后会请小伙伴来分享Ta编写的故事。

----------------------------------------------

附:练习文本

练习环节:请挑选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争吵场景,用今天学到的“找到内在真正渴望”三个步骤,编一段小故事。

要求:

1、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故事里的主人公需要使用了“渴望探寻三步法”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

3、尽量包含对话、动作、表情等细节。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一开始:)

(后来,使用了步骤:)

1、 冷静下来,停止抱怨和指责

2、 厘清自己的期望,可以是对伴侣的具体要求

3、 想象如果对方满足了这个具体要求,对你而言,代表着什么

结果:

---------------------------------------------

好,我看到青青同学在奋笔疾书,我们请青青来分享一下她编的故事。

青青:我说一下我的故事:

时间的话是双休日,然后地点在家里,主角是女生回家,在外面跟朋友玩了一天。回家之后发现吃完早饭之后,他男朋友没有洗碗,然后男朋友在那儿打游戏。而且自己在外面玩了一天,男朋友一条微信都没有给她发过。

一开始的时候女生就很生气,然后就对男生凶了他两句,说:“你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干嘛?就知道打游戏,碗都不洗,也不知道把屋子也收拾一下!”然后他们吵起来。吵烦了女生就砰地摔门自己回卧室。但她开始使用了这样一个找到内在真正渴望的三步:

第一步的话,她自己先去听了会儿音乐,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再抱怨和指责。

第二步的话,她就是想她的希望,希望自己在外面玩的时候,男朋友给她发消息,问问她到哪了,问问她一些当时的具体的状态,也希望男朋友如果有空的话,可以帮忙干一点家务。

第三步的话,她为什么想要让他男朋友去做这些事情。她自己后来发现她出门的时候希望男朋友问候她,其实希望男生表示关心,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对她的关心在。然后也希望她男朋友在不忙的时候帮忙干一些家务的话,也就女生觉得家是两个人的,她希望他们两个人可以共同去打造他们温馨、有爱的家。

所以她最终的内心深层的渴望就是:他们两个人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不用时时刻刻粘在一起,但是可以感受到彼此对对方的爱,和关心。

最后呢,她觉得可以去告诉她的男朋友。然后她觉得需要再去跟她男朋友去交流。冷静下来梳理清楚自己后再去和男朋友沟通,最后和好。

嗯,好的,谢谢青青。

好,今天差不多就到这里。大家还记得我们“渴望探寻三步法”是什么吗?第一步:先冷静下来,停止抱怨和指责。第二步:厘清自己的期望,可以先是具体需求。第三步,想想如果对方满足了这个具体需求,对你而言,代表着什么?

好,希望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探寻三步法,探索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收获幸福的亲密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