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待定。我的标签是新手拆书爱好者,学习爱好者。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是什么?首先,拆书是一种方法。它聚焦的是片断学习、短篇精读、学为己用,所以特别适合成年人的片断式学习。其次,拆书帮是一个组织。它聚集的是一群学习爱好者,所以与这个群体接触,天然得就为我们做了一个筛选,可以更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拆书帮为什么吸引我?我觉得是有这么三个点我比较认同。
第一个,就是他给了我这样的成年人以自信。就是我们不用去太多考虑网上常说的要系统读,读经典。这对于一般的成年人是一种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应该系统读、读经典,但是我们的第一步始终是读,尔后才有可能系统读、读经典,所以,拆书帮帮助我们认识到,这第一步应该怎么迈出,给了我们一种成熟的理论。
第二个,就是他有一套清晰的成长路径。无论是从线上培训到线下实践,还是从TF1-1到TF3-3,都很清晰,每个成长的阶段、步骤的要求和标准都是明确的,是从易到难的,是拿来能用、照着能做的方法,阶梯感很强。
第三个,就是彼此交流所带给我们新的启迪。学习最怕不求甚解,但更怕孤芳自赏,在这样一个读书爱好者的群体里,每次大家思想的交流,都会碰撞出一些火花,而这些火花都给了我们看待这一片断另外一面的机会。
所以,综合以上,我给拆书帮定义的3个标签:#片断精读 #循序渐近 #思想碰撞,如果再给一个标签的话,我想就是#抱团取暖。
今天我们要拆的书是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大家都已经拿到了今天的拆页片段,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拆页
“嗜酒者互戒协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在帮助人们改变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创始人叫比尔·威尔逊( Bill Wilson )。他原来是一个酒鬼,戒酒成功后,创办了这个组织。虽然他已经去世近50年了,但这个协会仍在正常运转和扩展,每年有210万人到那里寻求帮助,多达1000万人在那里成功戒酒。
嗜酒者互戒协会做了什么呢?它有个著名的“12步法”。这个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付酒精这件事上,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承认自己失控了。这样,我们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然后用小步子原理,把目光聚焦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
嗜酒者互戒协会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意思就是,不要想自己一定要戒酒、一辈子不碰酒这样的承诺,只要承诺自己能做到24小时内不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之后呢?那就是新的一天了。
协会是这么解释“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的:“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是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what】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我们目标执行前的“0阶段”,可以帮助我们定出最小行动单元,以帮助我们推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why】
相信我们在很多时候都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比如年度目标,最后经过季度、月度细化后,变成了每日目标,甚至是小时目标:我在未来一个小时一定要把某项工作做完。已经够细了吧?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往往都是啪啪打脸,还容易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是因为,我们在目标执行前缺失了这个”0阶段“,导致我们把起始目标就定成了一个小山包,虽然不高,但仍然难以一下完成。如果我们能够在目标执行前做到这个”0阶段“,就能把小山包再进一步细化成一个个阶梯,帮助我们把这个目标最终完成。
【how】
那么这个0阶段怎么做?它有2个步骤:
1.承认缺点。就像原文中,首先承认自己失控了一样,我们也可以承认自己在完成某项目标上是力不从心的,是有拖延症的。
2.关注当下。就是我当前立刻就能做的行动是什么。对应原文中,就是24小时不喝酒,或者说得再细一点,可以是坚持到睡前不喝酒、未来一个小时不喝酒。
【where】
适合于即定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最好是已经阶段化了的目标任务。如果没有阶段化,可能会导致方向走偏,或者满足于重复行动。
【过去经验】
我想分享一下最近一个月准备拆页的经历,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最后的落笔成文,中间一共启动了4次,做了4次目标细化,里面包含了一些失败和成功经验,供大家借鉴。
第一次启动:一个月前,我看到大家拆书都做得很好,我也想加入进来,而且我年初本来就制定了过级计划,所以我在9月中旬做周计划时,我就写了一条,这周要过一次级,然后结果就是:这周变成了下周,下周变成了下下周。
第二次启动:后来拖了两周,我感觉这样定不够详细,然后就在国庆前定了个宏伟目标,10月2日要完成一个拆页的写作,够有操作性吧,时间、目标都有了,但结果就是10月2日晚上,我默默地把这个目标变成了10月3日完成,然后就一直拖到10月9日上班,这个拆页都没有动笔。
第三次启动:之后我又对目标做了细化,说这个拆页是由RIA组成的,那么在国庆节后的那一周,我就定了一个目标,周一要完成R的寻找,这回我想是够细了吧,但是事与愿违,咱们上过网上训练营的都知道,R是最难完成的一部分。我从周一找到了周三,翻了以前看过的4本书,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拆页。感觉自己特别失败,对自己打击特别大,感觉简直就是以前白学了,书也白看了,后面我干脆就放下了,直到洛绮上周末过级。
第四次启动:就是这周,我把找R这个目标再一次做了细化,什么细化呢?就是我给自己规定,每晚找一本书,看里面有没有合适的拆页。尽管也翻了好几本书,但对我心理上的感觉不一样,尽管有些书里面也没有合适的拆页,但是我当天定的任务实现了,什么任务呢?就是我最起码证明了这本书里没有适合我的拆页。
【反思】
如今再来做这个拆页,我也有机会反思这样一个过程,中间宕荡起伏、柳暗花明,每一次感觉自己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小目标,都感觉定得已经够细了,但真正对照今天所说的两个步骤,只有最后一次是完全符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第二次到第四次,尽管我都承认了我的一些缺点,比如拖延,还比如不能接受反复失败,所以每次都往下做了细化。但是只有最后一次,我是真正关注了当下,就是我不再是找到一个过级或者拆写那样一个小山包,也不是找R这么开放的目标,不需要我给自己出一个问答题,而是在某本书里找合适的R,找得到找不到,我都完成了,是一道判断题,我只要告诉我自己,这本书里有没有就可以了。
【A2】
最近,有个文件困扰了我有两周时间,这个文件包括我们领导以前也没有做过,所以一直不知道怎么动笔。那么由这个经验,我想我也有了完成的方法。
1.承认缺点。我承认我缺乏写这个文件的经验,我是有拖延症的、害怕反复失败、害怕被领导否定。
2.关注当下。那么我当前能做的是什么呢?那么周一,我要做的,就是去机要上去看以前有没有相关的上级精神,问以前负责这个工作的同事有没有相关的资料,问其他单位有没有制定过这方面的文件,在网上查一下,看有没有相关的内容。
把这几步完成了,那么我想多多少少也会找到一些东西可以借鉴,即使找不到,我也证明了这条途径是走不通的,即使后面领导问起,我也能够答复,我做了哪些努力,最后找到了哪些资料。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