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驱动力》 所属活动: 上海喜乐分舵144期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以“自主”代替“管理”,鼓励I型行为 学习目标: 用自主的四个要素克服被动懒惰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兜兜爸,今天要拆解的这本书是《驱动力》。
F: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丹尼尔•平克,他是一位趋势专家,也是TED大会的演讲人,在这本书中,他告诉我们,在越来越依赖右脑能力的当下,旧有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激励方式已经不再有效,提高人们绩效的驱动力系统必须升级到3.0时代,新系统的核心就是自主、专精和目的这三个要素。
A:和很多理论型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以40年来有关人类激励的研究为基础,期间穿插了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成果,十分有说服力。
B: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自主管理者,正为内在驱动力不够所困扰,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找到自我实现的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团队负责人,正苦恼激励方式老旧,整个团队的激情热情不再,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找到驱动团队焕发活力的新方法;如果你是一个孩子的父母,当你觉得除开奖励和惩罚,你将对孩子束手无策,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找到第三条路去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花几分钟时间想一想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艺术家吧,比如巴勃罗·毕加索、乔治亚·奥·吉福,想想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和我们这些人不一样,驱动力2.0从来就不是他们的操作系统。没有人告诉他们:你必须画这种画!你早上8:30必须开始画画!你必须和我们选好的人一起工作!你必须这么画!这些想法实在是太荒谬了。

但是你知道吗?对你来说这些想法同样也很荒谬。无论你是在修水槽、给商店打电话、卖汽车、还是写教学计划,你和我与伟大的画家一样,都需要深层次的自主。

然而,鼓励自主并不是鼓励不负责任。无论运行的是什么系统,人们都必须对他们的工作负责。但是达到这个目标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是建立在我们内心深处不同的假设之上。驱动力2.0假设:如果人们拥有了自由,他们就会逃避,自主是一种绕开责任的方法。驱动力3.0则基于不同假设:人们想要负责任,而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团队有控制权,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经之路。

此外,个体更重视自主的那个方面因人而异。一些人可能渴望工作内容自主,另一些人可能更喜欢团队自主。ZapposCEO谢家华在邮件中告诉我:“研究已经证明,能感觉到的掌控感是一个人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想控制的东西千差万别,因此,我不认为自主的哪一方面会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雇主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弄清楚每个人眼里哪项自主最重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先作个背景知识介绍,大家回忆一下,当你去从事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在默默地激励着你?如果现在这里有一台时光机器,我们将所处年代向过去推进5万年,我们正在为努力活下去而挣扎,驱动我们的是求生欲望,生物本能,这就是驱动力1.0;接下来,将时光机器调到工业革命时期,我们身处工厂流水线,如果工厂根据我们的工作效率进行奖励和惩罚,那么这将驱动我们更高效的工作,这就是驱动力2.0;最后,我们将时光机器的时间定为当下,我们已经越来越需要去自我提升、去更新创造,去让世界更美好,对于这些需求,奖励和惩罚已然失效,因此需要新的驱动力:一是自主:我决定自己做什么,二是专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三是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这三种需求构成了驱动力3.0。

2、在这三个需求中,自主是最重要的一个。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在驱动力3.0时代,如果不用很强的控制手段(比如奖励和惩罚)而想让员工负责任,我们应该赋予员工什么。

首先,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认识:人不是天性被动懒惰,充满好奇心和倾向自我管理才是我们的“默认设置”,当人们被赋予一定的决定权,这个设置就会起作用。

其次,我们应当给予员工这样一些自主的决定权:

一是工作内容自主:也就是决定做什么。比如谷歌公司鼓励工程师用20%的时间决定自己做什么产品。

二是工作时间自主:也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比如百思买公司鼓励“人们去贡献,而不是来上班然后榨干自己的一天”,他们鼓励员工不按照日常作息安排工作。

三是工作方法自主:就是决定怎么做。比如美国蓝捷航空公司的鼓励客服人员在家里工作,也很少监视员工。

四是工作团队自主:也就是和谁一起做。比如谷歌工程师自发建立了一个测试小组,不受上级指挥,以他们自己为轴心转动。

最后,我们应该弄清楚个体的自主需求差异。

可能有小伙伴会质疑,这样的团队能够存活下来吗?不受管理的员工真的不会偷懒吗?这个理论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一些?

其实在中国,已经有团队完全实现了工作的自主性,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微信团队。

微信团队的大本营在广州,是一群平均年龄在27岁、“内心强大的技术男”。

首先,团队的工作节奏是不打卡、不签到、不坐班(时间自主)

其次,微信团队的工作方式是“海军陆战队”式小团队作战(团队自主,方法自主),小团队目标高度一致,每人都能独当一面,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在微信,根据不同的业务形态,6至7个人划分为一个小组。无论谁有新点子蹦出来,都要在小组中进行PK。 而团队成员之间极度熟悉,因此工作效率很高。

另外,在产品开发上,团队实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工作内容自主)。比如在世界杯期间,不少互联网公司根据“彩票”和“赌球”模糊的界限顺势推出“赌球网店”。但微信却另辟蹊径,推出微信“转账”功能。这个旁人眼中的怪招,被证明是经得起时间推敲的好产品。

这样一个团队,在433天就让用户数从零增长到一亿,不得不说自主赋予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拆书家提问设计:刚才我们学习了在驱动力3.0时代,可以用“自主”来代替“奖励”提高团队效率,学习了自主的四个要素,即自主决定工作内容、时间、方式和团队,并且知道每个个体之间的自主存在差异。那么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场景:

我们现在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从事广告设计的创业公司,公司名字叫“大牌”,创业已经有两年时间了,目前遇到的问题是CEO发现团队士气低落,工作效率在降低,甚至少数员工有想要离职的倾向,而奖惩机制对创业团队的激励效用在变小。经过初步观察,CEO认为士气低落的原因是大家对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按部就班的工作制度、毫无新意的激励机制感到厌倦。请每个组选出一名CEO,用今天学习的关于“自主”的知识设计一套方案,让团队重新焕发活力。

PS:团队里有这样一些岗位:文案狗、设计狮、销售猿……请小组内其他小伙伴给自己安排一个对应的身份,结合你平时的实际情况,扮演一个角色向你的CEO吐苦水。

给大家7分钟时间讨论,结束后请每个小组的CEO分享一下你们团队利用今天学到的“自主”知识形成的对策。

 

学习者1:针对大家抱怨最多的上下班不自由的问题,我决定公司不对打卡进行考评,但是每天还是要打个卡,让大家知道你出现在公司。其次针对奖金问题,让员工提出方案,公司统筹后打出员工满意的奖励方案。第三针对办公室太丑的问题,让行政部拨出一定金额,让员工自己采购或装修,开放一定的自主改造方式。最后关于市场需求与设计不一致的问题,要让几个部门一起参与沟通,CEO也要身先士卒了解情况。

 

学习者2:我了解的情况一是时间不自由,二是奖励不够多,三是设计师的内容被客户和CEO指点修正没有自主权,四是文案狗想待在其他地方写文案。我决定时间上给予他们自由,销售拜访客户可以自己选择时间,文案可以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写文案,但要以保证时限前有结果,设计师可以放开更多的个人风格。销售员觉得奖励不够的问题,我决定把公司的股权分配一点出来,让大家更有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