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专注力》 所属活动: 台湾筹备分舵第1次线下过级01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内化知识的费曼学习法

开场:

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好,(边手指自画像边説)我是爱看书的苏.晓.筠,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是-网页设计师-美感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目标是做出感动人心的设计!

第二个标签是-图文笔记法-目前爱用知识卡片笔记法。

第二个标签是-断捨离实践者-从初阶的整理物品到进阶的整理人生或无形物。


期待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成长!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先跟大家介绍简单的介绍何谓“拆书”?

拆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目的是将书拆为己用, 解决你工作或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提升能力。

拆书又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

个人RIA便签拆书法,
R是英文的Rreading指阅读原文片段,若以一本書為例,就大約是二頁以內的內容,
I是Interpretation 系统化地梳理知识点,
A则是Appropriation 连结自己过去经验和未来规划。

而组织学习法-则是由拆书家引导多位学习者将书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由大陆赵周老师创立的非营利组织,

分为正式分舵与筹备分舵,筹备分舵需在一年内产生三名三级拆书家或五名二级拆书家才能升正。
台湾目前藉由各伙伴们拆书练级,以达到成立正式分舵的标准。

拆书帮除了推广拆书法外,更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成为将书拆为己用甚至帮助他人的拆书家。

接下来要正式进入今天分享的主题—内化知识的费曼学习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阅读原书拆页 1分钟

請大家開始閱讀剛發給大家的文章,看完後舉手一下,讓我知道。

片段主题:内化知识的费曼学习法

片段来源:《专注力》

R-原文片段
当面对一个很难的概念或者理论的时候,如何迫使自己真正理解它。

费曼学习法:如果我需要讲解给别人听,我会如何讲?

第一步:

选择一个概念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白纸,将这个概念的名称写在这张白纸的顶部。


第二步:

想象你正要把这个概念教授给一名新生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把这个概念讲述给一个还没有理解该主题的人那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在你把一个你已经明白,或者你还没有明白的概念解释给自己过程中,你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精准地定位那些你仍不知道的细节。


第三步:

如果你遇到问题,请原路返回只要你在一个地方遭遇疑惑或者问题,那么请回到相应的参考资料、教程,或者,到教学助理那里去吧,重新阅读或者再次学习这些材料,直至达到能够通过书面方式解释给别人的程度。


第四步:

简化并建立类比不管你的解释有多啰唆或者如何令人迷惑,请尝试简化你的描述用语,或者创建一个类比,以便于更好地让别人理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 3分钟

(why)

大部分人的学习大多只停留在被动输入,像是简单的看过或听过,记忆不深,學的淺也忘的快。

尤其是知识点再複杂抽象一点时,就容易模煳略过
但若越少动脑深思,就更无法读的更精深,学习效果有限。

(what)

费曼学习法源於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比尔盖兹曾称赞他为世界上最棒的教师,它是一种以教为学主动输出的学习方法。

运用對小白讲解找出自己的學習盲點,帮助自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吸收。

(how)

费曼学习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一概念

选择一个对自己觉得较难的概念或理论,可以是新知或是检视旧知是否学习透彻。

用白纸或白板甚至是餐巾纸,将它写在最上方。

二、对小白讲解

想像要如何说才能让完全不懂的人甚至是10岁的小朋友也能理解,语句要浅白易懂不要使用专有名词,可以举例或用图解辅助说明。

若没有实际对象,也可以用写作或录视频或直接拿家人当讲解对象。

三、遇问题再学

备课讲解过程中,若有卡关或不顺的地方,就是自己不够理解的地方,就需要回去再找资料或请教人。回到第二步骤,讲到自己觉得顺为止。

实际对小白讲解时,对小白的提问无法回答时,也是检视自己在哪裡仍学的不透彻,需要再学习的地方。

四、简化比喻

用通俗简单的比喻来类比简化你所要传达的概念,不但让他人易理解更能昇华自己的理解。

(Where)

选择的概念或理論需要對"自己"來說,具有一定难度或複杂度,需要挑戰自己習慣的學習舒適圈,例如:专业术语。
若是自己覺得太简单明瞭的知识点,就不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过去经验) 2分钟

今年5月早上,同事那天她跟我抱怨上司对她的不公平,让她感到生气和难过,考虑离职。

刚好我前几天看了一本有趣的图解书"工作哲学图鑑",裡面有个写让人脱离不开心的正向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我就教同事这个方法,

我说: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一个大圈叫关注圈(手比大圈),很多人都会因为它而烦恼,但这个关注圈裡面有很多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我们无法改变它,

EX:同事态度、外在环境。

相对的裡面也有一个小圈叫影响圈。(手比小圈)它相对可控,我们可以掌控或是改变它。

EX:我对长官的应对方法。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多放在影响圈,我们将会努力在我们可以掌控改善的地方,并看见它的成长与进步.....


结果:同事也许情感上有倾诉对象,所以到目前没有离职。

反思: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刻意要以教为学。而且我当时对这个理论的正式名称或是来源都不甚清楚,所以可见我当时也没做到3遇问题查缺漏和更精进的4简化类比。整体而言,没有这些事前有意识的准备,所以同事的吸收成效就有限。

A2 (规划未来应用)3分钟

事件背景:

儿子最近有不开心有跟我预约晚上聊聊。

目标:

10/11下午,傾聽完儿子吐完苦水后,我應用关注圈和影响圈的講解,引導儿子找出自己問題的影响圈在哪裡。

行动:

一、选一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二、对小白讲解

许多人的烦恼来源,不外乎两种,

一个是关注圈(画一个大圆圈),一个是影响圈(大圈内画一个小圈),

大部分的人只注意这个自己无法改变的关注圈,EX:环境、他人、过去。而这些不可控(写X不可控)

而忽视了裡面还有一自己可以改变的个影响圈,EX: 心态、学习、现在。这些是相对可控(写O可控)

如果你选择忽视让人无力的关注圈,专注在可控的影响圈,你会看到你的努力会有回报而更加进步,也因此有能力扩大你的影响圈,关注圈就相对变小。

三、遇问题再学

中途有任何问题,先记录下来,事后再看书找答案,若还有疑问,再问师父。

解惑后,再和小孩讲解一次。

四、简化比喻

关注圈和影响圈就像住在你肩膀上的恶魔(手比左肩上)与天使(手比右肩上),

你要常放你的天使影响圈出来跟你说:你太棒了,你又更进步了!还是

恶魔关注圈出来说:你太弱了,你什麽也改变不了!

选择完全取决于你。

说完后,问儿子

针对你的目前遇到的问题,你觉得什麽是你的关注圈?什麽是你的影响圈?让他区分这二者的差异。

你现在決定要关注的是哪一个?引导他关注在正向的影响圈。

結語

以上是我的分享,拆书练级也是类似费曼的以教为学学习法

瞄准月亮至少射中老鹰,相信我们已走在最棒的成长路上。谢谢大家。

(附上学习关注圈和影响圈后做的知识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