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控制愤怒》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过级场·总第548期 丨9月19日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愤怒的情绪,带给我们各种伤害,它的情绪背后是什么?怎样做才能不被伤害。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豆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是《控制愤怒》。

因为我们今天需要进行讨论和演练,所以现在我先来分一下组。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产生愤怒情绪时辨识并质疑(行为)愤怒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回归理性思维(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当人们按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行有成效的人。人的情绪伴随思维产生,情绪上的困扰是非理性思维所造成的。理性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而非理性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但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①绝对化要求。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②过分概括化。即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而结果来评价整个人。过分概括化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一个人的价值事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等来评价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他因此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每一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和接纳别人)。③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将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与之辩论,从而达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图书介绍:

【场景】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设想以下的几个场景:孩子把成绩单给你,你一看没及格,顿时火冒三丈“你能好好学习吗?妈妈花了这么钱,你对得起我吗?不好好学习,将来没出息,只好扫马路!”;周末老公捧着游戏,一堆家务放在那里,立马气到大脑充血!“这么多年了,我老公怎么还是懒?不知道我上班也很累吗?”

【提问】这些火药味十足的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熟悉?如果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愤怒是普遍存在的。什么原因造成了愤怒的情绪?有没有办法控制愤怒的情绪?

【影响】如果你对愤怒放任自流,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长久的损害;愤怒会破坏人际关系(亲密的,工作中的);愤怒让情况变得糟糕;引发攻击行为;引发心脏病;带来精神痛苦等等。

【解决】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本《控制愤怒》,作者埃利斯不光是小布什、克林顿、希拉里推崇的心理医生,更是北美心理学界公认的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作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鼻祖,运用ABCDE方法,让我们能探究愤怒的背后,化解情绪,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愤怒,使每个愤怒都能成为一个成长的机会。

A1自测:把知识改编为量表自测题

下面呢,我们花1分钟的时间,做一下自测,评估下自己目前是如何面对愤怒的

解释自测题】评分,解释

10分以下,恭喜你,已能和愤怒和平相处

10-20分,你还在和愤怒博弈,有些时候可会愤怒的影响

20分以上,愤怒控制了你,需要采纳新的方式了解它

I知识讲解和现场引导

【互动提炼步骤,引出概念】

1,拆页首先给我们讲了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概念,哪个小伙伴说一下?

小伙伴: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

拆书家:说的很好!在很多时候,人类的惯性思维会认为是这个人、这件事造成了自己的情绪不好,比如:上班迟到,车太堵;孩子学习不好,孩子没有努力;长胖了,因为疫情等等,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听到吵架时,大都是在数落对方。那么真的是个样子的吗?非也,埃利斯认为人是被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会做饭的人都知道,有了原材料是不会变成一道美味食物,中间还需要一个烹饪的过程。事件(A)和心烦意乱的情绪(C)也是如此,中间还有一个步骤,哪个小伙伴可以告诉我是什么?

小伙伴:看法和观念(图1 ABC说明)

拆书家:对的,看法和观念。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下,在后面的拆页和说明中会出现,看法,认知,信念,思维这些单词,在本书中都是一个概念,就是看法。在心理学上常用认知和信念这个单词,读书的人喜欢用思维这个单词,本次指的都意思。我个人比较喜欢用认知。所以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情绪行为。而改变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认知的迭代来自学习的迭代。

2,什么样的认知(信念)会让人产生愤怒的情绪?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单词?哪个小伙伴说一下?

小伙伴:非理性的

拆书家:作者提到当人们按理性去思维,去行动,人们会是愉快的、行有成效的人。而非理性信念,会给人们带来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非理性信念有几个特征在这里我做个简短的说明(图2 非理性归类说明)

可能有伙伴们会想,如何区分理性和非理性呢?简单说,非理性是不合乎逻辑的,绝对的,夸大的的后果,造成,比如生气吵架后动手,口不择言,老板批评我后,工作积极性下降等。而理性能让人们对一件事情持有客观、公正、合乎事实的看法,使之能接受所发生的事件,有时还能成为一个学习成长的契机。

曾看到一个例子:一小伙子下雨天,挤上了人山人海的上班地铁,感到后面有个傻逼针对他,伞尖尖好几次戳他,他实在无法忍受,准备回头大骂,但一回头看到是个盲人,小伙的火气一下烟消云散。同样的事情(被伞戳到),但主人公的情绪和行为却不同,一个要破口大骂,这时候小伙子信念是什么(某人恶意的针对他),之后发现他是盲人后,他的信念是什么(因为对方看不见,并非恶意,是自己想多了),这就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简单的区别方法吧。

3,发现这个造成自己不开心是非理性信念后,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处理的?

小伙伴:辩论

拆书家:是的,通过辩论,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信念回归理性,让同样一件事情出现不同的效果。比方说:前面提到的,孩子学习不好,将来就没有出息,只好扫马路,家长也不好好分析,就直接认定学习不好,未来没有出息,这就是非理性的想法。而理性想法时,就能更客观的看待孩子学习不好这件事,先接纳孩子现在学习不好的现状,再去寻求后续的解决方案。

【HOW-细化步骤】(图3 ABCDE说明)

好,下面我们归纳下,当有一件事情引发了你的愤怒情绪,如何做?

1,找到诱因(A)

2,我的信念(B)-大概归下类

3,我的情绪行为(C)

4,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

5,新的效果(E)

辅助说明下,AC是显性的,B是隐性的,所以在生活中,一般是先觉察到自我情绪后,再去探究的顺序。

(举例)

给大家举个例子,N年前我老公突然提出离婚,当时真实体味了一把什么是天塌,世界黑暗的感觉,想想也是,你认为能携手到老的人,突然告诉你,离吧,各归各活。那时的我,真的是1个月不眠不休不吃,我感到愤怒而且委屈,觉得人生无比失败,整个世界都在笑我的无能和失败。好在后来尝试用ABCDE处理了这个事情现在和大家一起看下。

A诱因:伴侣提出离婚

B信念:人生无比失败--以偏概全

C情绪行为:愤怒而且委屈

D辩论:

①离婚=人生失败?这个信念是哪里来的,谁规定夫妻必须一辈子在一起就是成功的?

②这种非理性信念对我有帮助还是妨碍了吗?

这种信念只会阻碍我,让我陷入受害的情绪中。

③离婚这件事真的有这么糟吗?

E新的效果:我能理解离婚这件事并没有糟糕到会世界毁灭,也不代表我是失败的,否定我的全部,所以后来我不光能接纳对方提出离婚这件事,它还成为了我成长的契机,重新开始探索爱是什么,如何去爱,如何接受爱,也有了能在这里告诉大家理性疗法的我。可能伙伴们好奇我和我先生现在怎么样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现在我们成了最好的精神&生活伴侣(我理性中的状态)。所以,每一个不开心和苦难的背后,可能就是你人生的课题,揭开它,就能拿到上帝给你那份礼物。当然,这些坑也是可以跳过去的,就像打游戏一样,增加自己的装备,提升自己的认知!

【适用边界&预防异议】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几乎适用每一个人,只要愿意持续地、充满情感地、坚强地去探索自己是如何使自己烦恼的,并愿意努力摆脱让自己烦恼的方式。前提是愿意改变!希望人生和谐美满!当然,D的辩论部分可能有些难度。这里我个大家一个纸条(贴士),可以对照着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A3促动参与-微行动学习】

好,下面我给大家几个场景,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应用“ABCDE法”进行小组讨论并告诉我结果,5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和我们分享下他们的成果

具体要求:

从场景中找出A(诱因)

从场景中找出C(情绪行为)

找出是什么样的信念导致了情绪(B)

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

新的效果(E)

场景1:

孩子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下游,今天又在墨迹墨迹地做作业,火冒三丈的你训斥完孩子,告诉他,不好好读书,将来考不进大学,没出路,人生是一片黑暗!!!

场景2:

阿姨把自己所有的都给了女儿(财产和爱),希望将来养老和女儿在一起,但女儿移民海外后,却不为母亲办理移民,让阿姨非常伤心。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晓磊分享 场景2

场景中的A(诱因):女儿不为母亲办理移民

场景中找出C(情绪行为):母亲非常的伤心

找出是什么样的信念导致了情绪(B):养儿防老,我对你好你要对我好

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D):

①这个信念来自于哪里?来自养儿防老的观念,传统观念,周围人都是这么做的

②这个信念是在服务我的幸福和成功,还是阻碍我的幸福和成功?这个观念阻碍了她,她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了别人身上,自己是掌控不了的。等于把开关交给了别人。

新的效果(E):实际上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女儿不在身边,她可以过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养老金,自己的经济来源,并不是说离开女儿就活不了了,而且,前半身都是为他人而活,后半生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女儿办理了移民,女儿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失为给女儿减轻了负担。

拆书家:讲的非常经典非常好,把ABCDE法用到位了!

【A2:催化应用】

好,经过现场演练,我相信大家对“ABCDE”法有了认识,学习了控制愤怒,觉察情绪背后的信念,并通过辩论质疑,回归理性。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练习,所以为了巩固我们今天的学习效果,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将今天的所学分享给你周围的人,请在一两天内找机会和别人聊聊天,想想有哪些要点可以分享,分享的越多,你对这个方法越熟练,也能帮助周围的人知道,情绪背后有个思维的加工过程。其实,这个方法不光可以控制愤怒,只要你有情绪的波动,都可以用,我在教女儿谈恋爱这件事情上就用过,只是最后一个E就不用了。再次感谢大家宝贵的时间和参与。谢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

案例1:和父亲的分享

辞职做了自由职业者,父亲对此无比反对,每次讲到这个问题,就会争吵,我也认为父亲年纪大了,有代沟,无法沟通。但和父亲无法沟通这件事让我非常痛苦。在和父亲分享了ABCDE法后,父亲不光理解到情绪背后有思维的加工过程,而且在一起用小贴士辩论的过程中,我才知道父亲希望我有个稳定的工作,是希望作为儿子的我能一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这份父爱让我感到无比暖心。我们聊的非常顺畅,我感到特别舒坦。

案例2:和闺蜜的分享

闺蜜不明白为啥和男友经常会吵架,为了一个挤牙膏的上下也能吵起来,听了我的分享后,回去和男友就挤牙膏的事情用ABCDE法实操了一下。发现是在B的部分各自的解读不一样,后来用D的小贴士做了质疑,产生新的结果E是,不光是挤牙膏,其他事情上也能和谐交流了。闺蜜还特意给我电话表示感谢。我也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