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1】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郑州轩辕分舵线下练级场。我是孔鹏举,一个管理学博士、正念学习者、保险规划能手。为了使后面的交流更深入,分享更精彩,我们就近分下组,请这边的4位小伙伴一组,这边的4位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希望本次现场学习之后,大家由于无心之过造成别人误会时,能够利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
【技能点4】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图书介绍】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们在沟通上的常见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简单实用的谈话、倾听和行动技巧。它还搭配有丰富的对话情境和幽默的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去掌握这些技巧。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在美国销量超过300万册,6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用过书中的方法,曾经连续50个月是“美国亚马逊沟通图书榜”第一名,在国内豆瓣读书上的评分也高达8.2。
【B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大家有没有:精心设计的方案被领导泼冷水,要求下属加班被沉默对抗,给朋友出个好主意被认为别有用心,想和爱人交流他/她却无动于衷……如果运用这本书提供的技巧,这些难题你都能轻松应对。
B2: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在无心之过造成误会时,运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推动沟通继续。
【技能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技能点5】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来阅读手上的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向我举手或眼神示意。
[片段来源]:《关键对话》,P74-75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什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技能点3】【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读完了。
【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候一句玩笑话,甚至是好心的建议都有可能被别人误解。但实际上,我们完全是无心之过。那被误会了怎么办?大家可以尝试下片断中提到的对比法,试着去描述清楚你的意思“不是什么”和“是什么”,看看能不能消除误会。
【why:前因后果说明(这么做的好处,不这么做的坏处)】
平时我们被人误会时,要么极力争辩,让对方认识到是他/她想多了,要么不屑一顾,让他/她自己去反思。但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沟通无法继续进行。如果运用片断中的对比法,就有可能会消除误会,使交流重回正轨。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具体而言,对比法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首先暂停对话。当意识到发生误会时,及时暂停对话,避免自己在情绪激动之下,说出更多不过脑子的话,使误会越来越大。
二是说明你的意思“不是什么”。这是应用对比法的关键,因为它说出了对方可能误解的地方。可以用类似“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并不认为……”的否定句式来表达。如:疫情期间老板说“感觉你最近工作好象不在状态啊”,是不是有种要被裁员的危机感。如果他再接着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想把你裁掉,……”,是不是安全感回来了?
三是说明你的意思“是什么”。明白准确的向对方传达你的真实目的。可以用类似“正相反,我认为……”的肯定句式。
【反面例子】
今年1月份爱人想给孩子报培训班,我不同意。她就误会我“不舍得给孩子投资”,我一听就火了,立马质问她:我怎么就“不舍得给孩子投资”,结果两人大吵一架。
【将反面例子转变为正面例子】
如果当时知道这个对比法的话,我就会先第一步:暂停对话,深吸两口气平复下情绪;然后第二步,说清我不同意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意思“不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同意给孩子报培训班,就是“不舍得给孩子投资”。最后第三步,说清我的意思“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正相反,我认为对孩子的投资很有必要。只是现在孩子小,培训班内容深,我想等孩子大一点了再报。通过这种方式,既解释清楚了爱人对我的误会,又使她明白了我们其实是有着共同的目的的。
【Where:适用边界】
结合上面谈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出,对比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由于我们无心之过(比如说:痛骂远光狗的时候,有爱开远光灯的同事在场)、或者善意之举(比如说:没有利益相关的向朋友推荐保险,却被认为是想赚他的钱)而意外造成的误会。这类误会的特点是:它们并不是我们主观上有意造成的,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技能点6】【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A1显像提问法】
刚才向大家分享了“在给孩子报培训班上,爱人对我产生误会的事情”,我很好奇大家最近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比如:父母被卖保健品的忽悠得团团转,你试着去劝说那些都是骗人的,却被父母指责不关心他们的健康?
如果有的话,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下交流:误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怎么发生的。给大家2分钟时间,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时间结束后,我们会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做分享。
好,时间到。下面有请金梦给大家做分享。
————————————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金梦
分享内容:我学习按摩之后,把父亲身体上的一些老毛病给调理的比较好。后来,父亲就不再锻炼身体,经常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看到后就对他说“你再这样,以后你生病了我也不照顾你”。父亲听后误以为我不象以前那样关心他了,女儿不再孝顺了,就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
【技能点7】【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A1+学习者反思加工】
谢谢金梦的分享。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运用刚刚学到的对比法,去消除彼些之间的误会?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时间结束后,我们会再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技能点8】【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好,时间到,有请金梦分享。
————————————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金梦
分享内容:我会先第一步暂停对话,反思一下自己说的话是不是让父亲误会了;然后第二步说清我的意思“不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没有以前那样关心你,变得不孝顺了”;最后第三步说清我的意思“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正相反,我依然象以前一样关心你,只是希望你也能坚持锻炼身体,我们共同守护好你的健康。”这样采用今天学的对比法之后,我觉得父亲应该能明白我依然是关心他、孝顺他的,并且和他一样,希望他身体健健康康。
【结束语】
好,谢谢金梦“对比法”的精彩应用。最后,希望对比法的“暂停对话,说清你的意思不是什么,你的意思是什么”三个步骤,能给大家在消除无心之过造成的误会上,带去一点帮助。本次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技能点9】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
【技能点10】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