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273期线下活动(河西卡佛书店场)总第300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四个步骤实现“双赢”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刘芳。我的三个标签是,17岁女孩的妈妈,感觉统合训练测评师,心理学爱好者。我今天的分享大概19分钟左右,首先感谢大家的聆听。

【F】今天的拆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家”,曾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他创建的柯维公司与多个世界500强公司都有合作关系。

【A】这本书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是中国商界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与一般的自我管理书籍不同,书里面有知识、有技巧,还有促进我们“想要做”的意愿。

【B1】这本书有关于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沟通,团队合作等等各种方法,学习者既可以用这些方法提升自我管理,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增进与他人的合作。

【B2】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与他人就某个问题沟通的时候,你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让,结果沟通失败,过后呢你又后悔。今天的片段讲的就是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如何实现双赢,获得双方比较满意的结果。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他们认为原则性谈判的关键是要将人同问题区分开来,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场,要创造出能够让双方都获利的方法,但不违背双方认同的一些原则或标准。

我建议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看完了,没看完也没关系,来听我讲。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学会【可被观察到的行为】在意见立场不同的时候,如何用四个步骤实现双赢。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小孩子看电视,总是把里面的角色分为“好人”和“坏人”。小朋友吵架,总是说“我对了,你错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慢慢地都要脱离非黑即白两分法看问题的方式。在与人的交往与沟通中,我们既要满足自己的想法,也要考虑对方的需要,只有这种“双赢”模式,关系才会友好,合作才会长久。拆页中提出了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我把步骤提炼了一下,1、理解对方,先放下自己的想法,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2、深挖问题,把双方意见的深层原因找出来。可以问对方:“我知道了你的意见,那能说说你为什么是这个意见吗?或者你觉得能解决什么问题?”3、协商结果,确定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你是要…,我是要…,我们商量一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可以调整成一致的…”。4、找到途径,找到能实现结果的各种途径。

举例子】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前段时间,我和老公准备买房子。我找了一些房源给他看都被否定了,他坚持要买120平以上的,而我觉得女儿念大学去了,100平左右就够了,但是周边环境要好。我们两次视频讨论都不欢而散。那段时间我在听《七个习惯》这本书,那天正好听到了双赢思维。

我就按照四个步骤再次跟老公沟通,第一步,理解对方。我知道了他考虑到暑假会有晚辈到家里来住,不能影响到我们自己的睡眠和生活。他还说要满足女儿以后回娘家的需求,不想再换房了。第二步,深挖问题。我通过沟通,一起分析出来,他的要求是要有三张床和宽大的书桌,并不是非要120平以上。第三步,协商结果。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户型和周边环境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房子的面积可以尽量小一些。第四步,找到途径。我们确定了三个主要的绿化带,把周边的小区都列出来,在百度上找户型图,基本合适的就找中介去找房源。【例子有效性】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套双方都满意的房子。

预防异议+讲解1】可能有的人会怀疑:“四步法”这么简单,能做到“双赢”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大部分情况下,通过四个步骤,双方都会愿意各退一步,毕竟办成事情是最重要的。但因为双赢是双方的事情,除了你的想法,还有对方的想法。如果对方是一个很固执很自私的人,还真不一定能做到双赢。

预防异议+讲解2】可能还有的人会说,如果我们对六岁以上的孩子有一些要求,孩子却总是讨价还价,那我们也要追求“双赢”吗?我的回答是看情况而定。如果环境、时间允许,例如晚上七点在家里,对于先看课外书还是先做作业有争议,那我们尽量和孩子讨论,最好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如果当时环境、时间不允许,例如在外地旅游要赶高铁,孩子赖在游乐场的某个项目非要一玩再玩,我们可以跟孩子把情况说清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们要在小组内讨论应用,我们先来分组。

分步催化1—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

现在请各位设想一下,在未来半个月的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到四个步骤获得双赢。比如你跟家人想一起出去旅游,想去的地方却不一样;或者你在买建材或大件商品的时候,应该会想跟老板协商价格?又比如,你和爱人对孩子的兴趣班意见不一致;还比如,在工作中,你与客户就某项目内容有分歧;诸如此类的,那是什么样的场景?请大家来说一说,好吗?

【学员分享】

小莉:就是这个假期,我想带我父母去一趟北京,我是想自由行,他们呢,一直想报旅行团,现在就是意见不统一。

沙粒:我是与孩子对于培训班的报名有分歧。

分步催化2—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好,感谢大家的分享,在刚才的分享中,我们有听到生活中有不少需要协商解决的事情,接下来,请各位就我们刚刚分享中的某一个场景,去设想一下,如果遇到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怎样运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步骤,设计一个“能够获得双赢结果”的预案。

在这里,我提示一下,在设计预案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双赢的思维习惯,自觉运用“四步法”的知识。

请大家尽量设计得详细一些,可以用关键词写在拆页的背面。然后,就可以在小组内分享。

5分钟以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员分享】

姝汐:我是老师,我的场景是工作上的。最近我们学校有个女孩子被门压坏了,是因为另一个男孩子推门造成的。事情发生以后,男孩家长付了一部分医药费,后来发现后续要不少医药费,就不干了,双方就闹僵了,现在都把责任推给了学校。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可以用今天学的双赢思维去跟男生家长谈,第一步,理解对方,对方认为孩子很小,在学校不小心造成了别人受伤,学校也是有责任的。第二步,深挖问题,从家长一开始主动垫付医药费能看出来,家长不是不愿赔,只是不愿意赔太多。第三步,协商结果,就是去协商一个都可以接受的费用。第四步,找到途径,学校可以给双方家长做工作,看能否各自都退一步,共同承担医药费,毕竟孩子还是同学,每天都在一起相处。这就是我想到的四个步骤。

好,谢谢姝汐老师,四个步骤讲的很具体,这个事情是真要靠双赢去沟通的,方法用得很好。

我们今天学习了双赢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分别是理解对方、深挖问题、协商结果、找到途径。希望大家都把这个方法用到生活中去,在表达自己意见与体谅他人之间找到平衡,更加幸福地生活。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