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TF 2-1
【自我介绍】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叫张文静,首先我用三个便签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老师,是一名工程师,最重要的是我还是一个小学女孩的妈妈。
【F】特征: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正是由于作者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此书不仅具备理论深度,还特别实用贴地气。书中介绍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管教方法和技巧。
【A】优势:在同类得亲子教育类书籍中,《正面管教》可以说是经典中得经典。下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本书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自出版以来仅在美国就销售得400万册,并且还被翻译成16中语言,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家长。这也使得正面管教已然成为一个教育理念的流派,被众多新生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奉为教育指南。
【B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是否经常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者破坏性行为,一方面恨不得打上一顿,得到立竿见影的管教效果;一方面似乎觉得打孩子不是什么好的管教方式。不打又担心过分娇惯孩子,让熊孩子肆无忌惮。真是难为了新一代的家长们。如果你也有这样地困惑,都可以从《正面管教》得到启发。
【B2】我今天所选的片段提出了赢得孩子的概念,并给出具体实施步骤,创造出良好的亲子沟通气氛,实现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
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沟通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同事伴侣之间也是可以迁移使用的。【学习目标】因此今天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本次的现场学习,学会运用“赢得孩子4步骤”这种赢得合作的方法,在当你遇到沟通双方有分歧,有矛盾时,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最终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看完的小伙伴们给我一个眼神示意我一下。
选自《正面管教》 作者:简.尼尔森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拆页 HOW】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您们达成共识。
分组:
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分享,我先给大家分以下组。(从……到……为一组,加手势。)
I:
(What)这段话介绍了赢得孩子的4个步骤。那么什么是赢得孩子呢?所谓赢得孩子就是赢得孩子愿意合作、愿意和你沟通的意愿。只有孩子愿意和父母沟通,才能听进去家长在说什么,才有可能思考一下我们的建议和规劝,从而发生改变。
(why)【负面一般的做法】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情况下,当爹妈的都有这种愿望,恨不得自己苦口婆心的规劝和告诫,孩子们都能洗耳恭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免。而事实往往是熊孩子要不就是充耳不闻,要不就是哭闹以示反抗,家长于是更加着急上火,一场亲子大战拉开序幕。【这样做的坏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家长的话呢?
【举反面例子】举个我自己深有体会的例子。比如去年春节期间,我女儿和表妹捉迷藏,我无意中透露了她的藏身之处,使得表妹很容易得就发现了她,于是大哭不止。我一直劝说别哭了,哭一身汗感冒了。没有什么作用,她听不进去。我又说再哭打你了,她反而哭得更加厉害了。果然是你越着急想让她听话配合,越是闹得厉害。
【拆页行动建议】【例子有效性】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片段中教了我们“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有效坚持、无效改变。我开始采用这书中介绍的4个步骤跟孩子交流。
首先要明确描述出孩子的感受。我说:“我知道你自己藏得很辛苦,不想被别人找到,被我说漏了觉得很可惜,现在很伤心是不是?”被我说中了,她哭声开始减小。注意描述完对方感受,跟孩子核对确认。用这种类似这种语言:是不是这样?你现在是不是感觉……
其次表达共情或理解。我说:“我了解这种感觉,我很辛苦和努力如果被别人给破坏了,也会这么感觉”。这一步就是要告诉对方她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可以被认可的,可以被接纳的。
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孩子的行为肯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感觉,比如因为你这样大哭大叫,我们很担心或者心烦意乱。我说:“看着你这么一直嚎啕大哭妈妈很担心,担心你哭坏嗓门,哭一身汗生病。”
最后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解决当前的问题。我说:“你看,你这么大哭不止不仅没能解决问题,还影响自己的身体。如果下次再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哭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方式,比如说直接说出来你的感受和想法,让别人一下就能知道。”
用这样的方法,我通过逐渐让孩子解除对抗情绪,获得了愿意合作的气氛,较好地分享双方的感觉,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好了,我的例子讲完了,现在轮到我们的小伙伴们在自己的回忆中快速搜索一下,有没有类似的冲突。
A1:【显像提问法】我们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没有这样地时刻:比如说你跟孩子说不要挑食,希望他吃点蔬菜,孩子非常对抗,无肉不欢;再比如孩子玩一个有点难度的玩具,几次没有成功,他就发急摔玩具;或者你的伴侣或者合作伙伴提出了一些要求,而后面他们在得知没有预想的好,就怒气冲冲的来兴师问罪的这种场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双方出现了什么冲突、矛盾或不合作?请回想后记下关键词,在小组内一下自己冲突或者不合作经历。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向所有人进行分享。
我们时间有限,组内分享就告一段落了。现在有请刘伟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刘伟:我想分享的事情比较常见,就是我孩子玩手机的事情。有时候我会同意孩子累的时候玩10分钟的小游戏。上个月有一次,她说累了玩十分钟手机,可是十分钟过去了,她仍然不愿意放手。我说我们之前说好了,就玩十分钟,现在时间到了,你要放下手机了。她就是不同意,于是我们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
A1+:【反思加工指令,强调加工过去的例子】如果现在打开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我们有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运用今天学习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你会怎样改善自己的沟通呢?请思考,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表达一下。
之前有一次因为一个项目需要沟通,同事项目伙伴语气很冲,并且把责任全都推到我身上,非常得不配合。我觉得我可以这样跟她沟通:
表达对方感觉:我知道你现在对这个项目进展很担心,很着急。表达理解:我了解你这种感觉,你目前对项目着急这我都知道,也很理解。再表达我的感受:我刚才听你说话的语气很冲,说实话我感觉挺受伤的。最后导向解决问题:这个项目顺利完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现在还不是分责任的时候,我们看看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好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