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30s)
大家好,我叫佳薇,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三岁宝宝的妈妈,第二个标签:环保从业人士,第三个标签:终身学习者。正因为有育儿及自我提升的需求,所以我来到了拆书帮,希望通过拆书的学习,帮我更好的内化、运用知识。
[分组](30s)
为了大家更好的讨论,我们先进行分组,我左手边的两位一组,右手边的三位一组。
[图书介绍](1min)
《不吼不叫》是一本育儿书,它的作者是罗娜·雷纳,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吼叫问题。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对家长更为包容,书中特意介绍了不同的气质,让家长从9个维度去发现自己与孩子的不同,从而更好的理解孩子,以减少吼叫的行为。这本书将带领我们去关注吼叫的过程,帮我们更好的觉察自己情绪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并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从而减少我们的吼叫行为。
[过渡]下面进入到R环节。今天介绍的片段是一个案例,关于停止吼叫的5个步骤的具体应用。我先简单介绍了这个案例的背景:
周末早晨九点单亲妈妈伊娃正在睡觉,她5岁的女儿茉莉在看电视。由于茉莉吵到了她的室友杰茜工作,所以让茉莉把电视关了,于是茉莉哭了。伊娃出于愤怒、自责和尴尬,也因为孩子让她无法继续睡觉了而准备发火。
下面就是伊娃利用“停止吼叫A-B-C-D-E步骤”控制了自己的吼叫,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如果大家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P121-122)
伊娃的“停止吼叫A-B-C-D-E步骤”
以下是伊娃在处理杰茜和莫莉的事情中采取的步骤。
自问:当她询问自己的感受,她感觉到了愤怒、尴尬和紧张。莫莉的哭泣是伊娃的关键触发器。她能够倾听自己的负面想法,然后将它们转变为更加理智和充满同理心的想法。在伊娃小时候,一旦哭起来就会挨骂,如果不赶快停止,妈妈就会给她颜色看。现在,伊娃已经懂得在对事情做出回应之前,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
呼吸:她做了几次缓慢的腹式呼吸。她平常工作或者早上早起时也会练习腹式呼吸。当她将呼吸引导到肩颈部位时,她能感觉到这些地方开始放松。
平静:她等着自己平静下来,提醒自己说这不是什么紧急情况,女儿虽然伤心,但并没有危险。
决定:她决定不要再把电视打开,这样会损害杰茜的权威。莫莉需要学会听从杰茜的要求。伊娃也不认为需要给莫莉什么惩罚。她觉得应该做的是引导女儿,帮助她平静下来,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她希望能和女儿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她理解要适应从爸爸的家搬到妈妈的家,对莫莉来说并不容易。
同理心:随着伊娃对情况的逐步处理,她也能够体谅莫莉的感受。直觉告诉她应该给女儿一个拥抱,告诉她她的难过或者抓狂都很正常。伊娃能够给女儿自己童年未能得到的妈妈的安慰。伊娃也能够体谅杰茜,她很明显是压力太大。把莫莉的注意力转向厨房是很有效的方法。伊娃知道女儿饿的时候哭的时间更长。而如果伊娃不提醒她,或者把吃的放在她面前,莫莉也意识不到自己饿了。
随着伊娃不发脾气的时间越来越多,她对自己管理情绪以及帮助女儿调整情绪的能力也更加自信。她开始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且能够在偶有退步或者被太大的压力淹没时谅解自己。比起父母刚离婚的时候,莫莉也轻松多了。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得到了帮助,满是了自己的需求,也学会了尊重别人的需求。
[过渡] :好,大家都已经看完了,我们进入[I]环节。
[what]
这个拆页用一个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停止吼叫A-B-C-D-E步骤的具体运用。
[how]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这5个具体步骤分别是什么:
1、A(Ask)-自我觉察: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想法,如:是什么让我这么生气?是否我联想到了什么,让我加剧了这种情绪?
2、B(Breath)-调整呼吸:觉察自己的呼吸,放松身体
3、C(Calm yourself)-平复情绪:从积极、现实的角度重新看待让我们发火的这件事
4、D(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确定需要:理解对方行为背后传递的信息及需要
5、E(Empathize)-用同理心沟通:体谅对方感受,通过沟通,化解问题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来举个我的例子。
上周我辛辛苦苦烧好菜准备喂我女儿吃,我女儿各种作,提了各种要求就是不吃,我费了不少力气才把饭喂完。回想这个经历,我觉得我恰好用了停止吼叫A-B-C-D-E步骤,处理了为女儿不好好吃饭的问题。
首先,当女儿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不肯吃饭时,我感觉到孩子在故意跟我对着干。(自我觉察)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呼吸),并让自己冷静下来,自我安慰,可能孩子并没那么饿,也可能是平时不是我喂,所以孩子还没适应我的方式(平复情绪)
接着我思考孩子的不配合可能想要更多的自主权(确定需要)
然后我跟我女儿说“你如果真不想吃,那我们就不吃了,但如果不吃,晚上你可能会饿肚子。你如果确定不吃,妈妈就把你从餐桌上抱下来”。然后女儿确认不吃后,我就让她去客厅玩了。(用同理心沟通)
[why]
使用停止吼叫这5个步骤既能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式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跟踪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从而控制自己的吼叫行为。如果我们不能控制住吼叫,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并教会孩子错误的与人沟通的方式。
[where]
虽然这是本育儿书,但停止吼叫的ABCDE步骤,同样适用于亲人和朋友间。它在我们产生某些情绪且正要发火时,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过渡]下面我们进入A1环节,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进行分享。在这个环节大家请回忆你曾经的一次吼叫经历,并思考是什么事情打开了你的情绪开关?从开始到吼叫,你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分享时间2分钟,等会儿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员A分享她吼叫的经历:
上次回家长辈见到我瘦了就询问原因,我以为只是正常的寒暄就说“是因为工作太累”,但家人依旧不依不饶,不停的问“是不是因为在减肥?是不是在吃减肥药或者没吃饭呀……”他们越说,我就越想发火。本来想忍住的,但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说一直在说,所以情绪就上来了,就说“我没有减肥”,然后关门走了。但情绪过后又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A2:催化应用(3min)=30s引导+2min写便签+看是否有时间进行便签分享
[过渡]最后我们进入A2环节,催化应用。请大家想想如何在未来两周或者一个月内,利用停止吼叫A-B-C-D-E步骤,改善吼叫的问题。请大家拿出便签写下你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再次强调一下,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如未来两周或者一个月)、可衡量或者可观测的预期结果。请大家拿下便签简单的写下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利用ABCDE步骤帮你实现这个结果。也就是未来多长时间,碰到哪个场景,你需要利用这个步骤帮助你控制你的吼叫行为。
学员B分享她的规划应用:
目标:我希望未来两周,当孩子睡不着,不停的叫我时,利用控制情绪吼叫的5步,用更好的方式跟孩子沟通。
步骤:
1、A-自我觉察:正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我希望孩子睡觉是因为我想要有更多的时间放松、工作或者看书,孩子不睡觉会打断我会让我有不爽的情绪。
2、B-调整呼吸:做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
3、C-平复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4、D-确定需要:了解孩子睡不着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妈妈给到她什么样的情感支持?——了解她睡不着背后的情感需求是什么,并响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慢慢的放松下来,可以更快的进入睡眠。
5、E-用同理心觉察:主要还是理解和谅解孩子的行为,去探究孩子背后的情感需要,如亲亲、抱抱,而不是在她叫我的时候情绪上很暴躁,不要用吼叫的方式去回应她
[总结]
今天的这个片段就到这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觉察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