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汤真,接下来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位二孩妈
第二个标签:我是医院财务工作者,第三个标签:我是一位健身爱好者。
后面会有分组讨论环节,我先给大家进行分组。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重点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这本书是美国最著名的亲子教育书之一,豆瓣评分8.8分。它利用大量的现实场景和对话案例探讨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寻求建立亲子友爱、互敬互爱的沟通技巧。
A优势(比较):与同类书籍相比,它的优势在于简单易懂,操作性强。适合慢慢去读,读完后马上就可以进行演练。这本书由两位作者完成,分别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们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而且都有三位孩子,属于理论加实战派,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这套理论,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
B利益(学习者的利益):B1作为家长,我们都深爱着孩子,如何爱?需要学习。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夸奖孩子,给他们提建议、让孩子配合我们都是有技巧的,这些技巧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我们的爱,同时自己能和他们共同成长。B2今天我分享的这个片段让我学会了如何和孩子们共同面对和克服负面的情绪,我自己也学会了如何与坏情绪相处。
目标:通过20分钟的学习,让大家在与有负面情绪的孩子沟通时,采取有效的步骤,帮助他理顺情绪,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
如何说孩子オ会听,怎么听孩子オ肯说
第10-11页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
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侯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語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们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有一个“熊孩子”的称号,是形容那些蛮横不讲理爱哭闹的孩子的。就我的经验来看,孩子有负面情绪时都会秒变熊孩子。不过大家别担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巧,让孩子说出并面对他的感受,再引导化解掉不好的情绪,熊孩子又会成为可爱的孩子。
Why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工作生活中受了委屈、遇到挫败时,我们最希望的是什么?我最希望的是有人愿意倾听,而且能感受这些负面情绪,这样我会觉得自己的感受被接纳了,被人理解了。一旦我的感受被接纳了,我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孩子,一方面他需要家长给予他安全感,另一方面他无法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果他发现自己可以用语言表达感受,就能更好的解决情绪问题,也能更好的、理智的处理问题。
【常见的负面做法】但实际上,当孩子说的话令我们感到生气或不安,大家通常会主观的打断,还会脱口而出的训斥、或者热心提建议、讲道理、说别人的看法、否定他的感受。
【不这么做的坏处】长此以往,孩子的负面情绪总是被忽略遭到否认,会困惑或难过,觉得自己不被家长理解,即使家长提供了合理的解决办法也不会有效果,不利于亲子沟通。
【举反例】上周四,我大儿子羽毛球训练完后一脸痛苦,告诉我他的膝盖下方痛,教练查看了是生长痛,无法解决。我下意识的和他讲大道理,比如轻伤不下火线,男孩子要坚强勇敢。又找出他同班女同学的视频,她正好当天在练柔道,和对方扭打在一起很强悍的样子,我说你看你同学,还是个女孩子呢,好坚强的。孩子马上就不再说话了,心情特别不好的样子。
How 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呢,作出提出四个步骤如下:
第一,全神贯注地倾听。比言辞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请停下手中的事情,放下手机。认真的面对孩子,与孩子保持同一水平视线。
第二,简要回应。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我们在认真倾听。
第三步,说出他们的感受。清楚的了解孩子说的事情,我们要找出这些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并给他示范表达出来。
第四步,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把自己当作孩子,发挥想象力与他同频想象,让孩子明白你也想实现愿望,你认同他的感受。
【步骤讲解】当时我马上反思,孩子肯定觉得妈妈太不理解我了,长久以往,我将无法走入他的内心。于是我试着和他就这件事情再进行交流。
【变成正例】
第一,全神贯注地倾听。 我坐在他对面,问他是什么感觉。他说是一阵一阵的痛,很不舒服。
第二,简要回应。我回应他,哦,是这样啊。
第三步,说出他们的感受。我说,哦,膝盖下面这么痛,教练又说是生长痛,没法治疗,你肯定很难受、很烦心。
第四步,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我说我真希望有特异功能,今天在你感到痛的时候飞快的出现在你身边,抱抱你,给你按摩,给你打气加油!
结果孩子马上不是那么难受的表情了,还说明天要坚持继续去打球。
Where:这个片段适用于家长有效的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不适合很紧急的情况或遇到危险时。同时只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不能马上找到解决方案。
提问设计: 接下来需要大家激活过往经验,并做讨论和分享。
提问:回忆一下最近一个月内,你自己的或某位亲戚的孩子有这样的情况?他丢失了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伤心的哭了,你苦口婆心的说道理,安慰他,但他却根本听不进去?或者他情绪低落,说自己某件事情做得不好,觉得别人会笑话他,你鼓励他、夸奖他做得很好,他却更加坚决的大叫“我就是做不好”……请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结束后我将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注意哦,只说你遇到的情景,不必说你如何做。(讨论1分30秒)
学习者分享:下面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场景。(2分钟)
提问设计:假如回到当时的问题场景,你能否运用我介绍的步骤,让对方理清并面对自己的感受以便更好的想到解决方案?请花两分钟的时间在拆页反面写出你的计划,稍后我来请一位伙伴做分享!另外再重述我们提到的的四步:1.全神贯注地倾听。2. 简要回应。3.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写计划2分钟)
学习者分享:OK,请xx来分享你是如何来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的。(2分钟之内)
好的!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步骤:1.全神贯注地倾听。2. 简要回应。3.说出他们的感受。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我的分享结束了,请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