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赢得合作&撕标签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了

开场:

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好,我是这次拆书的分享者陈红星,一个明年4月份就要退休的小姐姐。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正在为自己升级软件的学习者。目前有着高涨的学习欲望,正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迭代。第二个标签是一名花草爱好者,每天侍弄花花草草,看着它们花开花落,超级治愈。第三个标签是拆书道路上的践行者。今天正式开启升级打怪之路。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何为“拆书”何为“拆书帮”?相信新接触拆书学习的伙伴和当初的我一样充满好奇,想要探究个明白。

“拆书”就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着重在于对于学习知识的内化分解,关联到学习者的以往经验反思、和规划学习后具体的运用。比如我们正在看《掌控习惯》这本书,看到根据行为转变的的四大定律,我们就可以把这篇作为拆页,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列出建立好习惯的步骤,并结合以往的相关经验反思,做得对与不对的地方,并把这些步骤作为以后建立好的习惯的应用上。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前面举例介绍的就是个人学习的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介绍完拆书后就来讲讲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就像我们宁波的幸福虚度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

《正面管教》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了

[R:阅读原文]

研究表明: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会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父母和教师作为幼儿接触的最多的人,他们的评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评价有直接和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是自尊自爱、自主自律、自强自信,还是自卑懦弱,自我否定和放任。

如果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怎么办呢?撕掉标签,家长需要做两件事:1、 忽略孩子的这个方面,避免提到关联信息。

比如孩子感觉自己笨,家长就不要再常常提,其实有的方面你也是很聪明的,其实你有时候也是挺不错的。

2、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

比如有人夸自己孩子聪明,你可以在旁边补一一句,他总是很认真看书,有人夸自己孩子漂亮,你就补一句,他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总之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评价他本人转移到关注他有哪些做得好的行为,其实就是要多鼓励少表扬孩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 便签

2分钟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不要随意地给孩子或他人贴标签,如果发现自己无意给别人贴了标签,要学会撕掉标签。

我们知道幼儿的自我认知水平低 ,往往会受到成人的评价的影响,大人的一句你很聪明或是你很笨啊胆小啊等,这些标签式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判断,影响性格的形成,孩子以后的行为无意中会向这样的标签靠拢。所以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真的有很大危害性。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1、和孩子讲话,尽量用客观描述性的鼓励词语,避免用有标签意味的评价用语,就事论事,可以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那什么是描述性的词语,什么是标签意味的词语?比如,看到孩子练习题做错了,可以描述性地说:总共5道题,做对3道,错了2道,我们来分析下错在哪里?而不要说:啊,五道题怎么错了2道,太笨了。2、弄清楚孩子内心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心声。3、如果无意已经给孩子贴了标签,要学会“撕掉标签”,及时改变标签性语言对孩子的伤害。避免提到和标签关联的信息。比如孩子常常感到笨,就不要再常常提起“其实有的方面你也是很聪明的” ,可以讲你这个题做得很认真,检查仔细,完全作对了。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比如有人夸孩子漂亮,你就补一句“他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总之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评价他本人转移到关注他有哪些做的好的行为,其实就是要多鼓励少表扬孩子。

这个方法适合任何孩子,和会在意别人看法的所有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 便签

2分钟

讲完了片段内容后,再来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年假期的一个早上,和朋友在花博园碰面,一起在草坪上练了会太极站桩,她家3岁的儿子乖乖地在旁边自己玩。一辆草坪车开过来,嗡嗡嗡嗡响,孩子吓得赶紧往妈妈身上靠过来,妈妈一边安慰一边说:“别怕,别怕,没事的”。虽然有妈妈的安慰,但也没缓解他的紧张,孩子还是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不松手。妈妈拍拍他,随口说一句“哎呀,别这么胆小。”我蹲下来问他:“是不是有点怕啊,这是割草机,阿姨带你去看看它,摸摸它”我对开割草机的师傅说,能不能让小朋友摸摸呀,师傅说好的,来上来坐一下。孩子刚开始还是不敢上前,我让朋友到割草机前摸摸,坐上去做个示范,小家伙兴趣来了,先是割草机旁边站站,看着妈妈笑,过一会觉得没有危险,便要求坐上去试试。于是坐上便不肯下来了,坐上坐下玩得开心极了。我对朋友说孩子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一种恐惧的情绪,你要学会让他去摸摸看看,等他认识了,熟悉了,以后他就没有那么害怕,但是不要给他加一个胆小的标签。后来朋友特别地谢谢我,说你怎么这么懂孩子,我差点犯了错误,以后要学会多听听他的心声。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之所以这么从容,是因为刚好前段时间看到学过这篇,别给孩子贴标签的文章,在这个地方就用到了,如果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可能以后就会认为妈妈说我是胆小的,那我就不去了,他在以后就会越发的变得胆怯,真的就会变成胆小鬼了。

分享A2 便签

2分钟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准备在女儿身上做以下应用。女儿虽然已是大人了,这个道理也同样可以应用。

我平时对女儿比较宠,上高中功课又紧,不怎么让她干活。她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我发现她回家以后依然也不爱帮我做家务,可能就是我有时候讲她,你真是太懒了,你这个懒家伙,无意给她贴上了一个太懒的标签,现在她就顺理成章地觉得,反正妈妈说我太懒了,那我就不用去帮忙干活了。在家里,耍耍赖,还是很舒服的。学习了这么多,今年暑假在家,我就要给她撕掉“太懒”的标签(不由得开心,妈妈好有套路)1、在她面前再也不提太懒啊,偷懒,不干活等这样的词语。2、给她讲事情多用描述性语言,比如看到她桌子上东西乱放,可以说桌上东西放得太多,有些乱,把书本理成一沓,笔放进笔筒。吩咐她做些事情,可具体到倒垃圾,收拾自己房间,饭后洗碗等。3、在她做收拾房间等家务时,不要挑剔,真诚地给予建设性意见。4、和她聊天,让她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以后的独立生活有很大帮助。希望这个暑假期期,女儿能成为我生活的小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