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管人的艺术》 所属活动: 2015拆书帮杭州光明顶分舵线下第12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提升表达清晰度,让对方明白无误的听懂我在说什么 学习目标: 1. 能用自己的话重述5种方法的意义和用法;2. 能够根据拆

开场: F(特征) 1. 作者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很有建树,出版过多本专著;
2. 本书共20多章从自我管理和沟通开始,逐渐引出领导力和团队管理、问题解决等组织管理的大部分问题
A(优势)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本书内容质量有保证,覆盖面广,可以解决团队管理的大部分问题
B(益处) 你可以用它作为团队管理的入门书,按图索骥的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部分,再找其他材料深度学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增加信息清晰度的方法

信息的传递者应该主动消除沟通中的障碍,确保信息对于接收者来说是清楚并且可理解的。下面这些事情有助于达成这个目标。

使用多种沟通渠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传递同一个信息能够提高这个信息被准确理解的可能性。比如表达一条语言信息可以使用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或者在一张纸上把它画成图表。这种多渠道传递同一信息的模式能够保证接收者有机会通过不止一种感官接收到信息。举个例子,一位经理在谈到迫切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时可以通过语言、声调、面部表情、手势、图片、姿势和视听演示来传达信息的紧迫性。

做到完整和具体。当一条信息的主题对于接收者来说是崭新的或者不熟悉时,信息传递着可以通过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和细节来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具体。一旦接收者理解了传递者意图的大致框架,他们就更有可能准确地理解信息。传递者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底线和举例的方式来降低误解产生的可能性。

自己承担责任。信息传递者应该使用“我”和“我的”这样的人称代词对信息中所传递的感受和评价承担责任。概括性的表述比如“大家都这么觉得”就会留下质疑的空间,因为有些人也许不“这么”认为。用“你”开头的信息,比如“你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常常使得接收者采取防御姿态。但是以“我”开头的信息,比如“我很生气,因为你迟到了让我等很久”,就一点也不含糊,而且描述出了传递者的感受。

保持言行一致。要确定言行一致。说一套做一套会令接收者迷惑。比如,如果经理们告诉下属他们可以“随时待命”地帮助下属,但是当那些人真带着问题找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却表现出优越感或者心不在焉,他们就是在传递着和语言信息截然不同的东西。

简化你的语言。复杂的修辞和技术性的行话术语会令那些不使用这些话的人感到困惑。许多组织内部发展出了自己一些特定的术语,或者明显属于公司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由一些特定的词语和短语组成。这些词语和短语代表着特定的人物、场景、活动和事情。比如,在迪斯尼所有的员工都被称作演员,工作时他们叫做“登台 ”,午餐或者休息时他们称作“下台”,好的情况和事件就是一个“好样的米奇”,不好的事情就是一个“糟糕的米奇”。

在组织内部,行话和术语是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在和公司外部不了解这些术语的人沟通时还用这些语言,就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在和那些组织外部不能熟练使用组织语言的人沟通时,有效的沟通者会尽量避免使用行话、俚语、陈词滥调以及华丽的比喻。通过拥有同理心,与信息接收者换位思考,信息传递者才能用有意义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编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一、目的梳理

1. 作者给出了5种方法,这5种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增加表达时的信息清晰度,让对方可以无痛、自然、准确的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

2. 如果用原文里的一句话表述,应该是哪一句?

  -信息的传递者应该主动消除沟通中的障碍,确保信息对于接收者来说是清楚并且可理解的。

二、方法梳理

3. 人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此处使用多种沟通方式与此有关。视觉有哪些表达形式?

  -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动作、肢体语言等

4. 听觉有哪些表达形式?

  -语音、语调、音乐、音高、重点、强调、空白

5. 其他感觉渠道没有那么丰富的区分

6. 第一种方式,使用多种沟通渠道,刚才我们说的是不是都属于多种沟通渠道?在你传递信息时,使用多种渠道是指,上述所有渠道在传递信息时均可利用。

7. 第二种方法,“做到完整和具体”,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到完整和具体”?以及为什么要“做到完整和具体”?

  -当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时,别人不了解这个信息的初衷和背景,就不能准确而丰富的理解这个信息,从而产生误会,甚至对方的理解,以及后续的行为,都不能“主动的”达成你的意愿。传递清楚背景,对方才可以从他自身出发积极主动的配合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到更合适的做法解决。

  -此外,工作中推进协作时更强调效率,最高效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对方你该去干什么。然而这种表达在听话者看来,他会觉得自己是你的一个工具,我只要帮你实现愿望就好了。而这个状态他本身就是有情绪的,当遇到问题时,他又不知道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就会偏离你的预期。所以传递信息或发布任务时,更应该强调目标层面的信息表达,需要提供项目背景。

8. 做到完整和具体的标志是什么?什么叫做做到完整和具体?

  -在背景信息相互知晓的情况下,双方在目标层面达成共识,就算做到完整和具体了。

9.请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第三种方法——“自己承担责任”,是指什么?

  -从“我”和“我的”开头,说的是自己的目标和需求,这样别人就会考虑这个目标是否合理,进而和你一起想办法。

  -在方法层面从“我”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对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弱很多。

10.第四个方法——“保持言行一致”,用一句话概括下,它说的是什么?

  -对应的方法和目标一致,说到做到。

  -所以在布置任务时,最后一定要有一步check,方法和目标是否一致,方法是否指向目标。

11. 第五个方法——“简化你的语言”是指什么?

  -关键在于尽量避免复杂的修辞和技术性的行话术语。如果话里有一些自己团队才能理解的术语,就要转化成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

三、案例探究

12. 从一段郭德纲的视频中判断出,这段对话中说话方没有注意上述方法的哪一种。

  -“走”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应的是“做到完整和具体”和“简化你的语言”这两个点没做到。

  -“进去”&“就不”的对话的问题出在“做到完整和具体”和“自己承担责任”这两点没做到。

四、激活经验

13. 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用“我遇到过方法1的问题”这样的格式。

14.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使用上面方法的好处。曾经我在上教育学的时候,有个青年老师非常牛,上课方法非常赞。曾经有一节课她是这么做的,一上课灯就黑掉了,她一句话都没说,然后用一整节课的时间给我们放了一部性教育纪录片。第二节课上课的时候她是这么解释的,今天给你们看这部影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们,以后当你们给学生讲一些务必要讲,但是你难以开口的内容时,你一定要想到,还有一些资源是你可以利用的。比如说图片、视频等等,代替你用自己的嘴来讲解。这就是多种渠道的价值。

15. 使用上述所有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所表达的信息,以更合理更准确的方式传达到对方的耳朵里,进而引发你想要的行为。否则,因为说的不准确,导致听的不到位,就很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行为跟不上。而这是我们在工作生活的每次沟通中,要竭力避免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两位参与者参加情境模拟游戏。我选择了一道行测选择题,里面有很多的业务数据。

场景1:两位参与者,一个作为老板,接受汇报,汇报后给予反馈;另一个作为汇报者,使用片段中的方法,现场做一个汇报,让老板听懂你的汇报。

场景2:你是另外一个省的广电员工,你白天上班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数据,感叹他们省可以做到这么多!现在到了晚上,你和自己的老公/老婆吃饭聊天,你要把这个感受和信息告诉他,跟他聊天,你会怎么说。

 

作业:设计接下来两周之内你的一次重要表达,注意上面的方法,让对方能够准确的get到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