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大家好,我是老程,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是:软件行业企业管理者、职场精进者、希望成为2020年的三级拆书家。现在我们做一下分组,请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人分为一组,等会会有小组讨论,谢谢。
【学习目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当我们在给陌生人通电话寻求帮助时,学会使用“寻医问药”四步沟通法,更加顺利地得到对方的同意和配合。
【F】今天我们学习的书籍是《别独自用餐》。这本书的作者是基思·法拉奇,他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前国务卿希拉里的人脉顾问,被公认的人脉管理大师,他在这本书通过几个部分:“思路、技巧、从点头之交到同人、升级与回馈”几个章节,全面揭示了他人脉管理的心得。
【A】这本书号称哈佛MBA必读的十本书之一,自2005年出版以来,一直蝉联《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图书排行榜首。与同类型的书相比较,作者现身说法,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一个蓝领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商界精英的思维方式与实操指南,全面和可实操性强是本书的两大特色。
【B1】一般人会觉得“社交”是个很“功利”的字眼,但法拉奇则认为要以“利他”为前提去构建关系网,去实现“利己”和“共赢”,这只是一个书中的一个观点,已经影响了全球数千万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重新检验你的人脉策略,积累帮你实现人生目标的人脉圈,更重要的是建立影响、抓住生活中的各个机会。
【B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片段,讲的是在与陌生人第一次沟通的特定场景下,通过“寻医问药”四步沟通法,顺利取得对方的同意和配合。
“嗨,塞尔日,您好!我是基思・法拉奇。约翰对您一直高度赞扬,终于我能以此为借口来给您打个电话了。
“我给您打电话是为了我的朋友杰夫・阿诺德,他是WebMD的创始人,目前有一个极富创意、前景不错的方法来传输数字内容。因为您将于本季度发布一些新型产品,或许这一方法可以促成您今后更多生意上的合作。下周我会来纽约,我们可以见面商谈。或者如果您不方便,我可以按照您的时间调整一下,空出些时间。”
就在这十五秒内,我用了自称为“暖场电话”(Warm Calling)的四大法则:(1)通过提及对方熟悉的人或公司赢得信任,如此案例中的约翰、杰夫以及他的公司WebMD;(2)说明你的主要目的——杰夫的新创意可以帮助塞尔日卖掉其新产品;(3)让对方知晓你的急切以及愿意做好万全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对方的条件;(4)做好妥协的准备,确保最起码可以安排一个随访。
【what】
我们今天学习的拆页,就是当我们与一个陌生人第一次电话时,通过“寻医问药”四步法,快速建立信任,顺利取得对方的同意和配合。
【Why】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个情况,需要给陌生人打电话并寻求帮助和支持,虽然我们请求的事情对我们很重要,但要得到对方的同意并不容易。
〈一般做法〉
其实大部分人对给陌生人打电话,本身就感觉很有压力了,更何况还要开口请人帮忙呢,更是压力山大。另外我们也通常会犯以下三个错误:有些人在电话里用很夸张的方式去恭维对方,希望对方心里一高兴就帮忙;有些人会很详细地描述自己有多麻烦有多惨,来表明对方觉得帮助你太重要了;还有些人觉得人性本善,只要明确提出要求,对方自然就答应了。
〈一般做法的坏处〉
可结果往往让人失望。第一种情况,夸张地恭维别人,会让别人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感觉;第二种,详细描述自己的麻烦给一个陌生人,这个人也难免莫名其妙:“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而理所当然地请人帮忙呢,却会让对方觉得“这么天真的人,帮了你也没什么意义吧”,所以容易对方就拒绝你一个陌生人了。
〈反例〉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3月份的事情,那时我皮肤发痒,去医院看了几次还没效果,非常苦恼。有个朋友就介绍了一个老中医,但他也告诉我这名老中医年纪比较大,不是愿意帮所有人看病的。我当时也是激动之下,没什么准备就打电话过去了:“张医生,您好,听说您是治疗皮肤病的专家,不知道这周三你有时间帮我治一治吗?”张医生当时很客气地拒绝了我,我又多受了一个月的折磨才再成功再约到张医生帮我治疗。
【How】
那有更好的沟通方法吗?今天的拆页可以总结出一个“寻医问药”四步法来做好沟通准备,就可以很大地提高得到对方同意的机率。具体来讲:
1.寻纽带。我们提前想好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纽带,比如共同的家乡、学校、熟人、社团、爱好等等,这样加大了大家的信任基础。
2.移价值。如果一件事情对对方有价值,那他自然愿意去做。所以我们要指明这件事情给对方有形或者无形的价值。
3.问许可。然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性地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帮忙。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有尊重的态度,同时也要表现出灵活性,愿意尽力配合对方,这些都有助于加大对方愿意帮忙的意愿。
4.要细节。接下来我们继续确认如细节,比如时间、地点、具体流程等等,过程中随时灵活调整以便配合好对方。
为方便大家记忆以上四步,我们把首字母连接后谐音转换一下,简称为“寻医问药”四步沟通法。
〈反例变正例〉
那如果使用“寻医问药”沟通法,我再回到第一次给张医生打电话的情景,可以怎么做呢?可能我就会这样说:
· 您好,张医生,我是从李四那里知道您的,他最近在您这里治疗皮肤病效果非常好,就给我推荐了您。(纽带是大家共同认识的人)
· 我刚犯上皮肤病,最近一直反复,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我想得靠您这样的老专家出手才行,所以能联系到您实在是太高兴了。(认可权威,尊重,恭维和给予成就感)
· 我听小李说您非常忙,但我想麻烦您一下,您看最近方便安排给我诊治一下吗?(问诊治的许可)
(对方回复,可以先看看)
· 那您看,下周二或者周三去您那里方便吗?(要细节,初步提供选项,灵活妥协)
(好的,那就下周二下午过来吧)
这个对话的结果是不是更让人满意呢?
【适用边界】
所以“寻医问药”四步法比较适用于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通电话请求帮助的情境。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从价值对比的角度,你获得的价值比对方获得价值大的情况,这时候你可以小心地使用这个方法。反过来,双方非常信任,或者他获得的价值很大,比如你说“你什么时候有空,给你还钱去”,那他肯定随时都是有空的,那未必要使用这个方法,也能达成共识。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显像提问】以上是我对拆页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往经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下面的场景:比如你给一个陌生客户打电话,你噼里啪啦说了3分钟,对方却温和而坚定地说:“没需要!不要再给我电话了”;再比如你给同学的朋友打电话请求帮忙,结果张哥却给了一个“十分动心然后拒绝”的回应;
现在请大家回忆思考一下,以前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也就是第一次向陌生人提出请求却遭到拒绝的场景?当时的场景具体是什么样的呢?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那个场景的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讨论时间是2分钟,一会儿会请一位小伙伴做公开分享。
好,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愿意出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 我以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电销,刚开始不会打,就说:“请问您最近需要资金周转吗?,对方要么不接,有些还会骂人,反正成功率很低。
拆书家:对于成功率低,你分析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学习者:就是没有做好第一步,对于他来说,他不知道你是谁,好象就是电话骚扰,然后第一反应就是挂电话,甭管他有没有需求,就算有需求他也会找熟悉的人。
拆书家:她分享的案例我们都非常熟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服务和被服务的情况,只是通过各种形式而已(共情并继续后边步骤)。
【A1+】【反思加工】
刚才大家都回忆了类似场景,现在请大家假想一下,如果能回到当时当地那个情景,你会如何结合刚刚学习的“寻医问药”四步法,你会怎样改进呢?你能找到与对方的哪些关系纽带?你觉得事情对他有什么价值?你会怎样要求许可?下一步怎么灵活的安排?
大家思考一下并在小组内用2分钟分享,稍后请小伙伴公开分享,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2:
地点在深圳
时间是在去年的10月份,我们院长给了一个深圳供电局的处长的电话给我,让我给他打陌拜电话。
这个电话目的是为了让他引进我们的一些培训,我说:“李处,我是通过广州供电局某某介绍联系您的(拆书家:这是有个纽带),据说咱们深圳供电局有一个需求,正好我们公司是做企业人才梯队发展的,十多年经验,我们也是拿到教育牌照的。看看您什么时候方便,然后我们约个时间可以深度交流一下?”可他说最近没有时间,就直接这样拒绝了。
我来反思的话,我“寻纽带”、“移价值”这两步做到了,但“要行动”还不够。如果再来一次,我会这样说:
“李处您好,我是通过广州供电局那个某某介绍过来的,说你们这边有个关于人才梯队中青年骨干培养的需求,那我们正好呢是做了十多年的一个人才梯队的培训,同时也拿到了教育部的教育牌照,那您也在深圳,那看看您是什么时候有时间?”
那这个时候,他可能会说:“哎,这段时间没有时间啊。”
那我可能会问他:“那您看看您是下周或者下下周哪一周有时间呢?”用封闭式提问法。
那如果他还没有时间,我可能再说:“那下个月的第1周还是第2周有时间吗?”,我愿意可以根据您的时间,去到您公司,专门去聊一下。去您办公室时间也不长,可能也就10分钟,你看可以吗?”。(拆书家:你愿意有一个时间上的灵活度去配合)
(拆书家反馈:好的,好的,分享的很棒啊,就是把这个四个步骤的一些要点都把握住了!谢谢)
【结束语】
时间过的也很快,非常感谢大家聆听我2-1分享,希望大家牢记“寻医问药”四步沟通法,当你与陌生人的第一次电话沟通时,相信它能帮助我们大大地提高成功的机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