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范晓芳,因为我非常喜欢吃土豆,因此给自己起了个花名哦,土豆,所以你也可以叫我土豆。用三个标签来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企业HR。我11年毕业后就一直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熟悉人力资源各模块,擅长培训与人才发展,能自己设计开发课程。第二个标签:运动。我喜欢跑步、爬山,也喜欢打羽毛球,我技术不怎么好但体力还不错,经常别人累了我还意犹未尽。第三个标签:心理学爱好者。我大学辅修应用心理学,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也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目前在寻求心理学在人才发展工作中的应用。很高兴认识大家!
在拆书之前,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是什么?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这里的拆书不是把书给拆了,而是拆解的意思,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现场拆书课,也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您现在所参加的就是杭州光明顶分舵的活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2013年4月由教育实践家赵周老师创办于北京,截至2019年12月已覆盖至全国28个省份52座城市,正式分舵52家,筹备分舵18家,会员总数1816人。
【图书介绍】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心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有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是“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来自书中第140-141页。
【原文片段】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能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做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囔“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让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受怎么样?”
【Why】常言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我们常用来表达愤怒的方式往往是生气、指责他人,过激的情绪常常让我们丧失理智,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结局往往是不欢而散,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可能还会继续恶化,给自己添了更多的麻烦。因此,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愤怒非常重要。
【What】拆页就是这样一个沟通工具,教我们表达出愤怒背后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让我们从愤怒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注意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How】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暂停。当我们觉察到愤怒、不满、生气时,内心好比有一团火要喷涌而出时,一定要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不要做。
第二步,观察。留意我们的指责,想想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感到愤怒呢?
第三步,体会。体会我们的需要,我为什么会感到愤怒,是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呢?我想要究竟是什么?
第四步,表达。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比如原文中的案例“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让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受怎么样?”接下来还会有一些对话,作者会表达出来他想要得到你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Where】适用于在人际沟通中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满足自己的需要且不会让沟通氛围很难堪。
一、分享A1便签
【故事】分享一个我自己失败的案例。上周六幼儿园放假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暑期习惯养成表,要求小朋友在家里每天要自己吃饭、坚持午休,做到了可以贴一枚小勋章。中午吃饭时,婆婆习惯性拿起勺子去喂儿子吃饭,我看到就说你要让他自己吃饭,不要总是帮他做事情,边吃边玩这个习惯很不好,在学校里自理能力差还要被老师说,平时在老家也是一样要让他自己吃饭。
【反思】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和老人难免会有矛盾,我真正的需要其实有两层:表面看是希望老人减少对孩子的包办和干涉,实际上市希望他们能够尊重我们的教育方式,但是方式表达错误,总想去改变他们而不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可想而知,沟通结果并不是很愉快。
二、分享A2便签
【目标】这周日组织一次家庭会议,针对暑期小朋友习惯养成问题开展一次非暴力沟通。
【具体行动计划】
1、暂停。寻求一个安静的时间,最好是孩子睡觉后,和老公、婆婆一起心平气和的坐下来。
2、观察。针对前期自己的情绪和老人道歉,体谅他们的辛苦,阐述自己认为可能不太恰当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阐明清楚自己的情绪来源。
3、体会。希望老人能够在我们管孩子的过程中尊重我们的方式。
4、表达。和老人坦诚沟通自己的需要,作为孩子的父母,希望能够给他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减少包办,尽可能达成统一的养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