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248期线下活动(河东场)总第275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让你的表达即有吸引力又有说服力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感谢大家今天来指导我们的拆书过级。我叫柳颂婷,我的三个标签是:

1、我是今天来过2-2级别的拆书家;

2、我从事食品电商行业,在一家电商公司担任电商总监;

3、我还是一名瑜伽老师。

我的拆页大概耗时18分钟,主题是:让你的表达既吸引人又说服人。它来自《结构思考力》这本书,我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一本什么书:

【F 特征】

《结构思考力》的作者是李忠秋老师,他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培训老师,并创办了结构思考力学院。这本书从什么是结构思考力以及它的重要性开篇,然后重点讲解了结构思考力的三大阶段和五个步骤,这书本的内容本身就具备极好的结构性,读起来会让读者条理特别清晰。

【A 优势】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著名的思维训练书籍《金字塔原理》,作者运用中国企业和中国人的案例来进行理论的诠释,书中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所常见的,所以相比于原书,我们读起来会更适合,它也被称为中国版的金字塔原理。相比于其他比较专业的理论型的书籍来说,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很多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辅助知识点,案例可以让我们很有代入感的看到知识点的运用,没有通过任何结构思考培训的人都能读懂。作者创办的学院也运用本书中的理念为近300家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方面的培训。

【B1利益】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写作时,大量的文字和数字堆砌,结构混乱;自己能把事情做的很好,但是辅导他人却说不清楚方法;

同一件事情,有人3句话就能说清楚,而你半天也说不到核心上;遇到别人给你安排工作时,常常会错意,把事情办砸?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思考缺乏结构的原因。《结构思考力》这本书就有很多的方法帮助我们训练结构化的思考,让我们达到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知道怎么说”的境界。

【B2】

今天我选择来拆的片段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的表达结构的,在完成今天的现场拆页学习后,小伙伴们就能从主题出发,通过设疑问做回答的方式来构建我们的表达,从而让我们的观点表达或主题演讲既吸引人又有说服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构建金字塔结构的两个步骤,分别是设想问题、回答问题。

第一步,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的新模式。

设想问题是在已经确定主题的基础上,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比如以谈工资话题为例,如果主题是“申请加薪20%”,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跟上司说涨20%之后他会关注哪些问题呢?比如,为什么涨?涨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涨呢?他一定会有很多问题,而且每个人的上司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甚至另一个同事跟你同一个上司,他去谈和你去谈,上司关心的问题也可能不一样,所以这些问题就是这个场景下的私人定制问题。

第二步,回答问题,提前想到答案是事半功倍。

回答已设定的问题。你把上司可能关心的所有问题都设想出来了之后,比如他关心“为什么涨?涨多少?如何涨?”这三个问题,就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想好,同时还要想这三个答案会引发哪些新问题,再循环应用这两个步骤,直到你认为所有的答案都被解答了,就完成了这次金字塔结构的搭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完成今天的现场拆页学习后,小伙伴们就能从主题出发,通过设疑问做回答的方式来构建我们的表达,从而让我们的观点表达或主题演讲既吸引人又有说服力。

【可被观察到的行动】现在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片段中的内容,待我讲解完,再加上待会的应用环节,我们今天在现场就能运用简单的三步法,针对未来将要进行的一场表达进行构建,并画出类似原文片段中的金字塔。

【what】平时我们更习惯去告诉对方我们是什么、有什么,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这种思维模式却正好相反,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通过疑问与回答来层层分解主题,直到我们解决了对方所有的疑问并接受我们的观点为止,这样我们的表达金字塔就构建成了。

【why】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这个方法要求我们第一时间清晰亮出主题观点,让听众马上知晓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从而进入状态,避免:说了半天,对方还不清楚你意图的情况;其次是方法要求所说的内容都是听众关心的问题,所以会非常吸引人;再有就是对方关心的问题都能被一一解答,所以一定非常有说服力。

【how】那具体怎么做呢?原文清晰有两个步骤,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来,还有个步骤被隐藏在其中,所以是三个步骤:

1、 确定表达主题,也就是我们要呈现的观点。

比如我需要鼓励同事在公司去做学习分享,我的主题就是:在公司做一场学习分享。

2、 从对方角度设想问题。

营销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培训课程要以学员为中心,同样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核心理念也是以对方的需求为中心的。这一步最大的难点是能不能换位思考。不过大部分的问题基本都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几个问题而来,大家可以做排除法。选择的标准是以你对听众的了解,你觉得对方会关心的问题即可,一般选择1-3个就好。比如上面的“在公司做一场学习分享”的主题,我设想我的同事们会问“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去做”。

3、 回答问题。

这里有两个核心需注意:

1、每一个回答本身必须是一个结论。比如“学习分享者可以得到更快更快的成长”这句话就是结论,而像“学习分享者可以得到好处”这种就只是回答的思考方向。

2、有些结论还需要继续用理由去支撑它,比如我还需要用具体的理由去支撑“学习分享者可以得到更快更快的成长”这个结论。那我的支撑理由就是:1、学习分享者为了要分享,需要对分享知识的进行总结提炼,甚至还要翻资料去拓展,这样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强;2、分享中能得到大家的反馈,从而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去改善提升;3、分享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个人逻辑思维、临场应变能力的锻炼。

那对“怎么去做”,我的回答则是:主动+努力。具体的做法是: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知识点;准备分享资料,并寻求相关专业人员或上级的指导;和综合部预约时间地点。我画出的金字塔如下,大家也可以看看我刚才发给大家的文件下部分。

【预防异议+讲解】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每次都需要画这么一个图吗?这也太复杂了。

其实重点不是画图,只是我们很有必要运用“疑问回答”这样的结构去思考、去组织自己的表达。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个图可以内化到大脑里,可以直接表达。我上面也给大家分享了2W1H的简易模型,你只需要看看对方到底对你的观点中的哪个问题疑惑或兴趣最大,着重讲解就好了。

大家可能还会问,这是管理者才需要用的,我们普通员工或者不工作的人很难也没有必要学习吧。

那我的想法是,只要会在工作或生活中有需要说服他人的情况,就需要学习这个结构。而且结构化表达信息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思维习惯,经过刻意练习和实践应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灵活运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

大家想像下你未来一周的生活或工作中会涉及到哪样的情景呢?比如主题演讲、产品推广介绍、向老板做汇报、辅导同事下属、指导孩子、说服某人做某事等等,总之它是需要你去吸引并说服对方的。你想到了什么呢?1分钟时间,请大家写下你的一个应用场景。将场景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关键信息都写下来。注意只需要写出场景,不需要写怎么解决,写完之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

学习者分享记录:

毛毛姐:我下周要对车间的员工宣导搞卫生的制度,我猜想大家会不情愿。

【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好,我看各位伙伴都写好了,那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刚才想到的应用场景,利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方式来构建你的表达,请注意步骤:1、明确主题;2、从对方的角度设定问题;3、回答问题。现在给大家4分钟时间进行书写和组内分享,建议大家画出自己的金字塔。稍后我们请1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记录:

毛毛姐:

1、我的主题是:每天对车间进行清扫,给我们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2、我猜想他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搞卫生?怎么安排?

3、我的回答是:

为什么要搞卫生?——① 整洁干净的环境能让人心情舒畅,想想我们自己的家,我们都希望它是干净的;②干净的环境便于整理我们的生产物料,避免丢失和危险发生。

怎么安排(我要搞哪些)?——①我制作了一个卫生先进奖的奖状,并准备了一张儿童游乐场的卡,奖励落实执行好的员工;②大家分为7组,2人/组,每天1组搞卫生,依此轮流,这样每个人一天只要搞一次就好。③对于需要搞卫生的场地和标准,请大家看我制定的这个制度,一周后欢迎大家提建议,我们总结调整。我每天下午6点会过来检查,比对标准评分,一周后评分最好的小组获得奖励。

好的,谢谢毛毛姐的分享,这就是一个很有结构化的表达思路,恭喜你收获这项[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技能。

不过呀,在实际的运用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对问题的回答一定要换位思考,以避免自说自话,比如刚刚毛毛姐的“为什么搞卫生”这个问题,我们要去从员工的角度上看看不搞卫生给他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困扰,而不是说给我这个老板造成了什么困扰,回答是需要针对他们的困扰而去的,让他们听完能感叹到:原来搞卫生能解决我们这样的问题呀。

(备注:以上学习者记录案例是学习者现场提出来的,但现场并未梳理得如上清晰,上面的记录是场后她和我再沟通后梳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