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在工作日下班后相约拆书现场。我叫常洁,是今天过级2-1的拆书家,同时也是一位小学教师和职场宝妈。为了方便大家讨论,开始前,我们这样分组:从这位小伙伴开始,两两一组,大概分成3个组的样子。
【图书介绍】
F:今天要带大家拆解的片段来自《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由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两人合著的。这是一本教你怎么阅读的实用类书籍,书中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提倡读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A: 这本书在国外发行了80年,常年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中文版在2004年第一版发行后,已经印刷了38次,本书的豆瓣评分高达8.4分。和同类型阅读指导书相比,它更深刻和实用,能帮你构建阅读体系。
B1:大家有没有这样过:读所有书都是用同一种阅读方法,从头读到尾?又或者你读完一本书,合上书本,却连这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都弄不清楚?如果你想更系统地学习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读不同类型的书,那这本书就应该在你的待读清单中。
B2:如果你想要快速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值得你细读,又或者拿到一本书先对它有个框架性的了解,今天的片段中提到的略读四步法对你来说就很实用。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 在看一本书时,学会用“略读”的四个步骤浏览整本书,能快速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细读,同时也能对它的整体框架有初步了解。
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分半钟的时间完成片段的阅读,读完请眼神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的看过去,特别要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这这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每个特定的类型,而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那本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很惊讶的是,除非是真的要用到那本书了,许多人连目录页是看都不看一眼。事实上许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想到这些努力往往都浪费了,不免让人伤心。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覆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许多人对广告文案的印象无非是些吹牛夸张的文字。但这往往失之偏颇,尤其是一些论说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来说,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的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当然如果宣传文案什么重点也没写,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不过这有助于你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或许这本书根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谈,而这也正是他们宣传文案一无可取的原因。
完成这4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不管是哪种情况,现在你都可以先把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准备好真正的略读一本书了。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读完片段了,下面将开始我的拆解。
书中讲的“略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阶段,它能帮你短时间内挖掘这本书对你的价值,即使你决定不多花时间细读这本书,通过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和这本书有关的事。
【人们的常规做法】大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拿到一本书就立马从第一章开始读,根本不看序言、目录等,感觉跳过这些就像是看电视剧跳过片头片尾曲,能省下不少时间;又或者读书喜欢逐字逐句地读,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上网百度,感觉自己不弄懂这些就不叫真正读了这本书。
【这样做的坏处】这样读书,有可能你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了,却没有什么收获。可能你花大段时间读了几十页甚至整本书,最终发现这本书根本不是你所需要的。也有可能你找到了一本值得自己读的书,但是读的过程中没有用对方法,导致没能很好地理解这本书的脉络,读起来比较低效。
【举负面例子佐证说明】比如说,前段时间,我想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朋友给我推荐了《小强升职记》这本书。拿到书后,我没看目录和序言,从第一章就开始读。读完大半本书,发现犹如水过鸭背,只零零散散记住了四象限法则、要事第一等几个概念,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大体框架都不太清楚。
【拆页行动建议】那么,怎么做才能快速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自己细读,或者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快速萃取一本书中的精华呢?文中提到的略读四步骤,就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第一步,看书名,重点关注副标题和序言。副标题是对主标题进行解释和补充。在序言里,作者一般会介绍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或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以及他在写作过程中是怎么思考的。如果可以,你还可以思考一下这本书属于什么类型,同类型的书还有哪些。
第二步,看目录。目录是整本书的框架,从目录你可以看出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怎么讲的,它是从哪几个部分展开的。
第三步,看索引。通过索引可以了解这本书所涵盖的主题,以及查找自己想了解的关键信息。如果你发现列举出的某条词汇很重要,可以看一下引用这个词条的那几页内文。当然,索引现在一般只出现在专业书籍中,如果没有,跳过这一步就行了。
第四步,看宣传文案。这里的文案一般指出版社的介绍,封面、封底,以及腰封都是你需要重点查看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作者也会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摘要出来。如果一本书的宣传文案华而不实,只是在夸夸其谈地吹牛,那这本书也基本不值得你读。
完成以上四步,你就基本能判断这本书是不是值得你进一步细读了。
【将负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用上面提到的“略读”四步法,《小强升职记》这本书我会这么看:
第一步,看书名,尤其是副标题和序言。这是一本时间管理故事书,书中不仅谈时间管理,更重要的是谈到了在职场中的应用,这本书是在帮你构建时间管理的核心系统。
第二步,看目录。通过目录,我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了一定了解,从时间的去向和职业价值观——到无压工作术的两种方法——到行动中问题的应对——到养成一个好习惯,让想法落地等,有理论有实操,从价值观出发进行时间管理。
第三步,看索引。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总结与提炼,没有索引。
第四步,看宣传文案。这本书的豆瓣评分高达8.4分,是时间管理入门的经典;封底有名人的推荐语录,提到这是近年来中国本土最实用、最靠谱的时间管理书。它在腰封提到书中主人公用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等方法告别了拖延症。看完这些,我基本能判断,这本入门级别的时间管理书特别适合我这个时间管理小白,值得细读,尤其通过看目录,我基本了解了这本书的框架脉络。
当然,略读时这四步不一定全部都要,像很多书没有索引就可以直接跳过;也不用拘泥于以上顺序,大家可以灵活的调整。这里只是向大家介绍有以上方法来进行初步的略读。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场景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阅读经历:想在目标管理/家庭教育方面精进和成长,可市面上这类型的书太多了,去书店逛了一圈,却挑不出一本适合你自己的,或者买回来的不是你想要的;又或者你读完整本书,你却发现自己只记得几个零散的概念或部分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回顾当时自己是怎么读书的?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待会请1位朋友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分享】丽珍:我买书和看书一般是选择豆瓣评分比较高的,也有一些朋友推荐的。我也有过在对一本书不了解就买的情况,买回来翻一下发现里面的内容不适合我,只是标题比较吸引人,所以蛮多书买回来都没有看。
【A1+】谢谢丽珍的分享,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才丽珍分享了一个她自己踩过的坑,请大家结合刚才学到的“略读”方法快速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值得你细读,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朋友介绍书中的讯息,你会怎么做?这里我也带来了一些书给大家翻阅,请大家先在组内讨论,稍后我会请小伙伴进行分享。因为时间关系,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大家讨论,那接下来哪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分享】书勇:大家好!我手里这本书是《只管去做》,第一步看它的书名《只管去做》,副标题是“让你迅速实现增值的目标管理法”,我们大概就有一个概念,这本书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这类书;第二步,研究它的目录页,这个目录页写得非常有诚意,第一章是写给五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第二章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第三章是抬头看路与低头走路,第四章是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从整体来看,这本书就是讲怎么让目标落地,并有结合作者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三步,没有索引,跳过;第四步,看封底、封面这些,有出版者的介绍,还有一些有名的人对这本书的肯定,比如赵周老师、秋叶、成甲等等。看下来,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刚刚拍照已经准备买了。
【总结】很好!非常优秀,刚才学到的方法书勇就灵活运用起来了,从你的分享可以看出你学会用略读的方法来了解一本书了。也希望这个方法和今天介绍的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今后更好地精进阅读技能。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