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兰州金城关分舵(西宁第一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了解他人反应 学习目标: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冲突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张磊。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沟通的时候更有同理心,正确的了解他人的反应以便更能够出正确的回应。今天的片段来源于《非暴力沟通》作者为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这本书豆瓣评分8.5分,在同类沟通书籍中更加有操作性,在理论层面上更加的深入,剖析人性方面更清晰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拆书家们大部分都会在练习的时候选择这本书。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别人和自己,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运用它的沟通方法,可以更有助于自己的生活,更有助于解决身边的冲突,增加生活的幸福力。它可以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现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模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 人际间的冲突,最后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大家想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特别喜欢跟他聊天,发现跟他聊天可以让你有倾诉或者讲述的欲望,他想请你帮忙的时候特别的能为你着想,那么这样的人做对了那些事情呢?我们来看下面的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2222.png111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为:观察 感受 需要 请求。在请求环节怎么才能用正确的方式提出请求。重要的一点是了解他人的反应,从反应中了解你的请求是否能够被接受,并且让别人感觉到尊重

谈话中我们往往不知道对方对我说的问题的反应程度,假如有误会,我们需要了解三种内容才知道此次谈话的效果如何。并且要问出来,得到再一次的反馈才可以消除误会,否则在不了解他人反应的情况下会得到消极的回馈。假如你在跟下属训话,我们讲完我们的愤怒和要求,希望了解他的反应,他到底听进去了没有,了解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沟通,那么怎么才能了解他人的反应呢?

了解他人的反应包括三个方面:

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2.对方正在想什么

3.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例如:

1.听到我说的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呢?为什么呢?你是不是觉得......

2.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那些因素会方案建议的实施呢?

3.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以推迟一周?


曾经谈过一个客户,介绍银行业务,但是他表现的极为冷漠并且将宣传资料扔在地上。我会根据这三条分析客户的反应

我:你把我给你的资料扔在地上是很讨厌我的介绍吗?

客:你们这样的介绍的太多了,每次来说一大堆,没啥大作用。

我:我们只是单纯的介绍,并不是强迫你贷款,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么辛苦的介绍你不贷款感觉不好意思?

客户(态度转好):也没有不好意思,暂时不需要,你们放下资料我会主动联系你们的。

我:可以,那我把电话写在上面,你需要的时候会不会给我打电话?

客户:会的。

一般的业务人员遇到客户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快步离开,因为他意识到客户真的生气了,赶快逃离这里。下次也会对此人避而远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

大家有没有感觉自己难以捉摸别人的反应,平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别人的反应,如果运用文中列举的方法该怎么办呢?大家有没有过别人不了解你的反应而误会你的时候?


红彤彤:

我来分享小伙伴分享的一个真实的案例,小时候去别人家出串门,正逢过年,别人给他和小朋友都给了红包,他怕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丢了红包,就帮忙保管,后来忘记还给别人,并且带回了家里,他的妈妈发现后以为是他骗小朋友的钱,不管三七二十一暴打一顿。但是爸爸的处理方式很不一样,看到我很委屈,主动的问我这是什么情况,并且问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爸爸妈妈带着我再去他们家道歉并将钱还了回去。


A1+

想想你最近有没有和亲近的人沟通的时候发现沟通很不顺畅,想要提出某种要求但因为忽略了他的感受和反应遭到敷衍或者拒绝,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并基于这个方法,重新编写一段说辞体会他人的反应。


学习二组:

向朋友倾诉时:听到我说这些,你什么感受呢?有啥想说的没有?

看到朋友脸色有变化:是不是我说的那些话让你感到不舒服不高兴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想分享的吗?

表达请求时:对于我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会及时改正的,请原谅我好吗?


学习三组:

和父亲畅谈到深夜2点,通过了解父亲的反应,明白了:

1.父亲担心我的单纯,善良被坏人利用,受伤害,心疼我每天睡觉晚,休息少,太累。

2.父亲想了解我的真实想法和规划

3.理解接受我的现状,期待看到更好的女儿

真正了解对方的诉求,感受,才能有进一步的对他人的想法有正确的理解,从而接受自己的请求,听到大家分享的案例,通过沟通和倾听,我也了解父亲和我谈话的感受和顾虑,了解他的反应才能更好的解决事情,打消父亲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