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244期线下活动(河西步步高分场)总第270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移情聆听来进行有效沟通

开场:

(自我介绍及分组)大家上午好!我是杨飞,简单地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大学思政课老师、有书读书会的组织者之一、二胎宝妈。为了方便呆会的学习讨论,我们先来分个组,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共分为2组。

F:我今天的拆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钻石版)。作者是史蒂芬· 柯维,他被称为美国学界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这是一本关于个人效能的书,讲了七个高效能习惯。

A:与同类书籍相比,作者在书中不仅讲了七个高效能习惯,明确地说出其中的原理、行动步骤等,还把这七个高效能习惯搭成一个整体框架,指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该书既通俗易懂,又能让读者马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B1:如果你想要在个人及公众领域提升自我,想要解决当下生活与工作迷茫低效的困苦、人际沟通中的种种问题,想要成为行事有目标、有计划、积极主动的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它会助力你了解现状、找准方向、善用技巧、促成改变,让你的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

B2:今天选的片段叫“移情聆听”,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对方,促进沟通的好方法。移情聆听告诉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心去聆听TA的语言,理解TA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才能让对方更多地去表达自己,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

接下来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刚刚分发到大家手中的原文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给我一个眼神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别人向你吐槽时,不再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立场给建议,而是能运用移情聆听来展开有效沟通的四阶段,用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设身处地地做出回应。

【why】大家可能会碰到这样的状况:爱人跟你抱怨工作上的烦心事,你却跟TA讲大道理?你跟朋友吐槽婆媳关系不好处,朋友一边说“婆媳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的关系”,一边要你放宽心,凡事不要太计较?我们常常在沟通中会陷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觉得对方一点都不理解自己,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

【what】要避免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用到移情聆听。移情聆听以理解为目的,要求听者站在说者的角度去理解TA的感受和观点,再进行有效表达。这样说者才会愿意更多地去表达自己,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

【how】移情聆听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述语句,复述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

第二阶段:解析状况,挖掘对方话语背后的目的或原因,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第三阶段:体会情绪,沉浸并体会对方当下的心情,用表示情绪的词语说出对方的感受。

第四阶段:解释与理解并用,把上面二、三阶段综合起来,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角度说出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沟通,能充分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对方沟通的意愿,实现有效沟通。

(人们常规的做法及这样做的坏处)当我们与身边的人就一件事沟通的时候,很少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想法,常见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和经历去回应对方,直接给建议、试图劝解、下结论,这样会让对方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反而加深了沟通的挫败感,导致沟通无果、失败。

(负面例子)开学初,给孩子报了一个小主持人班,当时是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去上了一节体验课,他对此比较感兴趣。正式报名交钱时,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再三确认他的意向,他表示感兴趣并愿意坚持学下去。上了不到一个月,有天他回来跟抱怨我:“小主持人课天天听范音进行纠音,无聊死了,一点都不好玩。”我当时听了有些不耐烦:“好玩?学知识又不是玩游戏!基本功没打好,当然要花时间进行纠音啊。你以前朗读课文的时候,妈妈就提醒过你,除了每个字读准之外,还要注意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孩子听了,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拆页行动建议)如果我可以用移情聆听的方式进行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件事,充分地去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这样会更好地激发他继续表达的欲望,使沟通顺畅。

(如何改进)我会这样说:第一阶段复述语句:“你觉得小主持课很无聊,没有趣味性?”

第二阶段解析状况:“你不大想上小主持课了。”

第三阶段体会情绪:“天天听范音进行纠音很枯燥,没有成就感。”

第四阶段解释与理解并用:“因为基本功不扎实,需要听范音,不断纠音,上课就显得很枯燥、无聊,没有趣味性,又有挫败感,你对上课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法: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最近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内,你有没有过比较失败的沟通经验?比如:你希望孩子可以先完成家庭作业再去玩,但他想要先玩一会再写作业,抱怨妈妈处处管着他很烦人;朋友和同事起冲突,你听完始末,觉得自己在很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朋友却有些不爽:你是不是我朋友啊,净帮着外人;伴侣向你吐槽教育孩子的苦恼,你没顾及ta的情绪却很理性地给出诸多建议。生活中有太多这种与他人沟通失败的场景,那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事情呢?你当时是怎样跟对方沟通的?

哪位小伙伴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时间为1分钟。

伙伴分享:

女儿:“妈妈,作业太多了,我不想写作业。”

母亲:“多什么?你以前在东风小学的作业还多一些呢。”

【A1+】反思加工

伙伴们刚刚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运用我们学习的移情聆听,来跟他们进行一次更好的沟通呢?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移情聆听四阶段,“复述语句”“解析状况”“体会心情”“解释与理解并用”,你怎么去改进,从而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进行分享。

哪个小伙伴再来分享一下?时间为1分钟。

伙伴分享:

女儿:“妈妈,作业太多了,我不想写作业。”

母亲:“你觉得作业多,不想写。”

母亲:“你觉得作业上的知识你都会了,再写是浪费时间。”

母亲:“你对这种重复练习很烦,觉得乏味、无聊。”

母亲:“你不想写作业是因为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重复练习又烦又乏味,还很浪费时间,不想再写了。”

结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移情聆听”的拆解和学习,也就是如何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说出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和感受。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更有效地沟通。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