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语言的魔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183期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虽然”换框法

开场:

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拆书升级打怪。我是杨转福,我想用三个标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每天坚持阅读,拥有成长性思维和拥抱变化的心态;第二个标签是教练技术研究学习和推广者,最近在用拆书法系统研究教练技术,近一个半月大概看了20本教练技术相关的书籍;第三个标签是模型思维深度学习者,曾系统研究过上百个思维模型。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语言的魔力》这本书里边的一个片段。《语言的魔力》这本书是罗伯特·迪尔茨的代表作,罗伯特·迪尔茨是NLP教练技术领域的集大成者,殿堂级人物,全世界公认的50%以上的NLP技巧都是他创立的。今天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是该书的 “虽然”换框法 片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模式,不同的语言模式会有不同的力量,我们可以主动的给我们常用的语言模式换一个框架,达到积极正向的效果。

下面跟随我一起来学习吧。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给大家提前准备的原书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虽然”换框法

识别言语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创造语言工具,帮我们塑造和影响从体验中认识到的意义。范例之一就是“虽然”换框法。这个模式的应用,是在任何以“但是”来减少和贬损积极体验的句式中,简单地用“虽然”来替代“但是”。

用下列步骤来尝试它:

1.识别出用“但是”来贬损积极体验的陈述。

例如: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问题以后可能还会出现。

2.用“虽然”这个词来替代“但是”,注意一下这会如何转移你的注意焦点。

例如:我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虽然问题以后可能还会出现。

这个结构使得人们保持正面的关注点,同时也满足保持平衡观的需要。我发现,这个技术对那些倾向于使用“是的,但是……”模式的人特别强大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 Why】

该片段讲述了“虽然”换框法的价值和操作步骤。语言是有框架和模式的,好的语言框架带来积极正向的意义,不好的语言框架带来消极负向的体验。对于不好的语言框架,我们可以用“换框”的方法进行转换。比如说我们在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时,经常会用到“但是”这种言语模式,这会降低和贬损我们的积极行为和体验,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我们可以用“虽然”进行句式转换,以体验到积极和正向的意义。

【How】

我们可以通过两步走来应用“虽然”换框法。

1、 写下语言中“但是”的陈述。这个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和口头语言。我们要有意识的觉察到我们语言表达中“但是”的模式,用笔在笔记本左边写下来,如“我想参加周四拆书帮的活动,但是我可能会加班”,“我想挑战TF1-2等级,但是我有点担心我通不过”等等。

2、用“虽然”代替“但是”。在笔记本右边一栏,将“但是”替代为“虽然”,大家将替换后的句式念出来,用心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如“我想参加周四拆书帮的活动,虽然我可能会加班”,“我想挑战TF1-2等级,虽然我有点担心我通不过”等等。

这种语言转换特别强大有力,能够让我们的关注点聚焦在积极正面上,并且可以提高我们的行动力。

【适用边界】

当我们表达一件想做的事情,如果语言表达模式中出现了“但是”的自我否定和找借口的倾向时,可以用“虽然”换框法进行转换,将“但是”替换为“虽然”。该方法技巧不适用于本来就是“虽然XXX,但是XXX”的逻辑陈述句,这样会出现两个“虽然”。

【完整案例】

让我举一个完整的例子来看看怎么应用这个技巧吧。我个人特别喜欢教练技术,想参加一个自己关注了很久的教练技术相关的认证培训班,报名费8000元,本来积蓄就不多,如果报了班,意味着我没有其它预算去旅游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以前的语言模式如下:“我想参加下个月的教练技术认证班,但是报了班就没有多余的钱去旅游了。”我用了“但是”这种语言表达模式,可以看出我的积极行动意愿明显降低了。

这个时候,我其实可以用该技巧把“但是”转换为“虽然”,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我想参加下个月的教练技术认证班,虽然报了班就没有多余的钱去旅游了。”这个时候我的关注点是在如何去行动去学习教练技术上,而不是给自己增加行动的障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的练习演练,让我们先做个分组。下面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以方便大家在组内讨论。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通过读这个拆页,我们知道,当我们的语言模式中出现“但是”这种模式时,我们可以通过将“但是”转换为“虽然”,以让我们的关注点保持对积极正面的关注。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过往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我们是否经常用到“但是”这样的句式?我们是否用“虽然”进行过转换?现在,请我们按照分组在小组内讨论,每人1分钟,4分钟后,我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分享。

学习者A分享整理:这让我想起了我上周六和朋友聚会的事情。上周六朋友从成都来重庆,很久没见了,约好了晚上6:00一起吃饭。刚好那天我接到老板的一个临时紧急任务,不知道能不能做完。我就给朋友发微信:“我特别希望晚上和你一起吃饭,但是我临时接到一个工作任务。”朋友看到信息就回我说:“那就算了吧,改天约”。结果没聚成,朋友很遗憾,我也很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内心还是蛮想去聚餐的,自己加紧时间弄,有可能也在6:00前做得完工作,我习惯了“但是”的表述方式,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找合理化借口。如果我当时用“虽然”进行表述,我想结果会完全不同吧。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我们学习了“虽然”换框法的两个步骤,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在拆页或者便签上,写下未来你们如何具体应用“虽然”换框法,将“但是”的语言模式转换为“虽然”,写清楚你何时,具体会在哪一件事情上,用到以上的方法。

学习者B便签整理:我打算将“虽然”换框法用到我未来减肥目标的实现上。我想要在7月底前减肥4公斤。当我用“但是”的表述方式给自己找借口不去健身时,我会用“虽然”进行转换。如:

我今天想去跑步,但是天气在下小雨了->我今天想去跑步,虽然天气在下小雨了。

我要控制大吃大喝,但是今天晚上的聚餐的菜肴真的很美味->我要控制大吃大喝,虽然今天晚上的聚餐的菜肴真的很美味。

最后,小结一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NLP教练技术领域殿堂级人物罗伯特·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里边的“虽然”换框法,我们要意识到语言是具有魔力的,通过识别和觉察我们语言模式中的“但是”模式,将其“转换”为虽然,会让我们更加聚焦于积极正面的事项,提高行动力。

我的分享完毕,感谢大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