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2020年蜀汉分舵线下第4次晋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积极倾听

开场:

大家好,我叫姜燕,姜子牙的姜,孙燕姿的燕,因为我渴望拥有姜子牙的睿智,孙燕姿的独立率性,很高兴跟大家在拆书帮结缘,我的三个便签是:瑜伽践行者,演讲爱好者,二级拆书家,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分组。

希望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亲子相处中,当孩子拥有问题时,我们能运用(行为)积极倾听的三步法(接收信息,复述反馈,达成共识)(澄清),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界定)

事件场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找你沟通,你想好好安慰他,结果他转身就走,比如孩子跟朋友A因抢玩具起了冲突,他回来跟你说:“A太不对了,明明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偏要抢我的,我不喜欢他了,以后都不跟他玩了”,你答到:“你们不是好朋友嘛,他先玩有什么关系嘛,好朋友就是要分享的嘛,你太小气了!”结果,孩子一听完,扭头就走了。

提问:为什么你明明想安慰他,结果反而把他气走了呢?

影响:这种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果处理的不好,会让我们跟孩子相处产生隔阂,严重点,还会让家庭关系不和谐。

解决: 那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美国托马斯.戈登出品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相比同类书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家长可以构建一种具有疗愈性的、和谐的环境。希望跟随我学完今天的片段,你能学会使用积极倾听去沟通,让你跟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说到这里,看到很多伙伴很感兴趣,那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积极倾听

当孩子拥有问题时,除了邀请孩子开口的开启法,还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应方法。开启法仅仅只是打开了孩子的谈话之门,然而父母需要学会如何让这扇门保持敞开。

积极倾听远比被动倾听(沉默)更为有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把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都包含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接收者是积极的,与发送者一样。但是,要想学会积极倾听,父母们通常需要更多地了解两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以下一些图将会有所帮助。

不论何时,当一个孩子决定与他的父母沟通,他就会开口,因为他有需求,常常是因为他的内心产生了某种想法。他想要一些东西;他感到不安他对某些事有情绪;他为某些事难过;他遇到了问题一我们说这个孩子的生命体处在某种不平衡状态。为了使得生命体恢复到平衡状态,孩子决定开口谈话。比如说,孩子肚子饿了。

孩子
饥饿

为了去除饥饿(不平衡状态),这个孩子成为信息“发送者”,要与人沟通他认为能给他带来食物的信息。他无法传达自己内心确切的想法(他的饥饿),由于饥饿是一种发生在生命体内部复杂的生理反应,并且永远只能停留在生命体的内部。因此,要想与别人沟通他的饥饿,他必须选择某些他认为能够多向人表明“我很饥饿”的信号。这个选择过程被称作“编码”一孩子选择了一个编码。

孩子
编码过程

饥饿

假设这个孩子选择的编码是:“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爸爸?”这个编码或语言符号的组合,就会被转化为一种被接收者(父亲)所感知的气氛。

孩子 编码
编码过程

饥饿 “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

当父亲接收了这个经过编码的信息后,他必须经过一个解码过程,这样才能明白它的意思,进而了解孩子内心正在发生着什么。

孩子 编码 父亲
编码过程 解码过程

饥饿 “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 他饿了

如果父亲能够正确地解码,他就会明白孩子已经饿了。但是,万一父亲把这个信息解码为孩子是着急要吃饭,以便能在睡觉前出去外面玩耍,他的理解就是错误的,整个沟通过程便中断了。但是,矛盾就在这个地方—孩子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发生的,正如父亲也不知道,因为孩子无从知道父亲内心的想法,就像父亲无法看透孩子的想法一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概念对比强化讲解):好的,看到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这个拆页告诉我们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就是指当发送方发出信息后,接收方需要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解码对方的需求,及时给予对方反馈,确保正确理解对方的需求。

(Why)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积极倾听就是听对方说,至于听没听懂,不重要,只要表示我在听你说,就可以了,其实这只是在装听。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来举几个例子:

小张想去游乐场玩,说到:“爸爸,我一个人玩好无聊啊。”可爸爸仍专注地玩着游戏,大家说,小张的爸爸有没有在积极倾听?没有,因为他根本没有接收到对方发出的信息。

小李此次考试发挥失常,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对妈妈说到:“妈,我此次考试发挥失常”,妈妈:“失常,那考了多少分?”小李:“70分”,妈妈:“怎么考的这么差”。大家说,小李的妈妈有没有在积极倾听?没有,因为她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忽略了对方的需求。

小桃想去朋友家玩了再回来吃饭,问到:“什么时候吃午饭呀?”奶奶以为她饿了,赶紧去厨房做饭去了,边走边说到:“快了!“奶奶有没有在积极倾听呢?没有,因为她给予的反馈没能帮助她正确理解对方的需求。

小花妈妈正在处理工作中的紧急事件,这时小花因跟小齐产生分歧,过来找妈妈,说到:“妈妈,小齐她每次都这样,总是要听她的。。。”大家说这个时候是否适合积极倾听呢?不适合,因为她妈妈现在没有时间,所以积极倾听一定要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

HOW(细化原文步骤):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做到积极倾听的几个步骤:

1, 接收信息,主动接收对方传递的信息,可以用微笑和专注地眼神来表达接收到了信息。

2, 复述反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对方的意思,来征求对方的反馈,有时需要多次复述,才能明白发送方的真实需求。

3, 达成共识,可以用这样的话术来确认,“是这样么?”“那是不是准确?”。

这三步之间可以往复交叠使用,比如在复述反馈后,我们也需要接收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给予反馈,达成共识,那大家看看用这3步,最难的是哪一步?

学习者:我觉得最难的一步是复述反馈,因为当出现问题时,我们习惯于着手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沟通;

好的,说的非常的好,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三步,给大家举个例子。

就以开头儿子跟好朋友出现冲突,找我沟通为例:

他:“A太不对了,明明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偏要抢我的,我不喜欢他了,以后都不跟他玩了。”

我看着他的眼睛说到:“A抢你的玩具?”(接收信息)

他:“对的,刚刚我们玩完游戏后,我看到了沙发旁的金刚侠,我拿着正要玩,结果他就抢我的。”

我:他抢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复述反馈)

他:“是的,那明明是我先拿到的,他应该先征求我的同意。”

我:你希望他先征求你同意,你同意后再给他玩,而不是他直接抢你的玩具。 (复述反馈)

他:“对的,他这样我很生气,如果他不跟我道歉,我就不会跟他玩了。”

我:“因为A没有征求你同意,就抢你的玩具,你很生气,你希望他能主动跟你道歉,只要他道歉,你就会原谅他的,是这样么?”(达成共识)

他:“是的。”

(where)今天说到的积极倾听都是从与孩子相处的场景展开的,可能在座的有些还不是父母,其实积极倾听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成人之间,比如闺蜜,同事之前都适用,不过使用时一定是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如果对方正在处理紧急事件,正忙的焦头烂额,就不适用,还有,再次提醒一点,我们积极倾听的目的是为了能正确理解对方的需求,至于需求是否合理,应对如何应对,不属于此次拆页探讨的范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加深小伙伴们对“积极倾听”的理解以及未来更好的应用,请自己编一小段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今天学到的积极倾听的技巧。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站起来讲讲她的剧本。

大家看下翻页的内容,上面有个剧本的范例,就是之前与儿子沟通的那一段,供大家参考。

学习者案例:

时间:周五晚上

地点:餐厅

人物:我和闺蜜G

情节:

G:我和男朋友吵架了,我不想理他了。

我:你们吵架,发生争执了?(接收信息)

G:对,我过生日,他都没有表示。

我:他没有给你礼物,你觉得他不爱你了。(复述反馈)

G:也不是不爱,就是没有那么关心啦。

我:你是想说他现在心思放在你身上的时间少了嘛。(复述反馈)

G:对,其实我也知道他挺忙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我还是期望她还是能抽空想起我啊,过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他怎么能没有表示呢?

我:对,我明白,你希望他在合理安排自己事情的时候,抽空能多多关注你,特别是这种重要的日子,能给你一些表示,是吗?(达成共识)

G:对啊。

好的,非常感谢YY的分享,她在分享中非常好的一点是有将每个步骤清晰的讲出来,我相信好多女生都很在乎生日,如果过生日时,男朋友都没有表示,很多女生都会生气的。

好的,从刚才她的分享中让我看到大家已经能够使用积极倾听的3步法去沟通了,相信通过这3步法的使用,会让大家在沟通中如鱼得水,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