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第二场的拆书家YY。先用三个标签作一下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我的职业是互联网产品运营;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位手语爱好者;
第三个标签是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目前挑战的级别是1-1。
今天我拆的这部书是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 这本书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芭芭拉.明托也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创造性的思考、清晰的辨析,以及准确的表述观点。
可能每个小伙伴对于拆书和拆书帮的理解都不一样,接下来我和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和我同样的问题:1、生活中每每遇到问题想从书中寻求答案,但是一本书却很难坚持下来。2、好不容易看完了一本书,回头一想却基本上不记得书里面讲了什么。3、记住了书里面要讲的几点要点了,却发现没有用来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拆书就是解药:不一定要完整的读完一本本的数,关键是把书中的精华内容“拆为己用”,真正变成自己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RIA便签读书法]如何拆为己用”呢?这就有了我们的“RIA便签读书法”。
R是指阅读书本中的某个片段;
I是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片段;
A可分为A1和A2两部分:
A1学习者反思过去的经验。
A2学习者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
[拆书帮]接下来有了读书的方法,你是不是还需要一群陪你共读的小伙伴呢。“拆书帮”就是基于便签读书法应用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组织。目前拆书帮在全国包括正式分舵和筹备分舵共有70多家,我们深圳智荟分舵目前有二个练武场,分别在南山、宝安。
[拆书家]拆书帮是一个陪伴赋能的组织,拆书家们就是拆书帮中不断应用“RIA便签读书法”打怪升级的玩家。他们通过一次次的拆书,不仅为大家分享书中的精华,并将“RIA便签读书法”不断的系统的进行实践。
下面请大家用1分半钟阅读拆页内容,读完请大家回复:1。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不爽的事情可能就是写东西,或做长篇演讲。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写东西是令人头痛的事,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善于写”。许多人还得到忠告:如果他希望事业发展更快,就必须提高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能力——培训讲课能力、演讲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写作能力。
很多人难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讲话能力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写得更清楚一些”意味着使用更简单、更直接的句子。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改变写作风格的难度太大了。这不是因为大家无法改变写作风格,而是因为改变写作风格就像学习打字,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而多数正在企业和政府工作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他们还会不断地受到“写得再清楚一点”之类的忠告。
但是,文章条理不清还有一个比上面提到的原因更常见、但也更容易改进的原因,即文章的结构(structure)——也就是句子的组织顺序(不管句子本身写得是好是坏)。如果读者认为你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表达思想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
1、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
2、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你可以很容易地使受众理解用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先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和同事或者领导噼里啪啦说了一连串,但是对方却反馈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S)
我们都知道,在工作中沟通和汇报能力都是职场必备技能,(C)但要短期内进行提升有什么办法呢(Q)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套路。这个方法称之为金字塔结构表达方式。(A)
什么是“金字塔结构表达方式”?作者简明的了用两个步骤来告诉我们如何表达思想。(What)
具体而言就是:
首先,开门见山的说出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其次,多角度的论点来支撑你的中心思想。
(How)
为什么沟通中别人总是Get不到我们想表达的要点呢?也许主要问题就在于表达的方式和顺序不对,导致听众需要进一步的揣摩和分析所表达的内容。用金字塔结构进行表述,首先一句话概括主旨,再多角度进行论述,就能真正让我们提升沟通效率和让听众秒懂中心思想。
(Why)
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的沟通或表述上,不论是同事交流、上级汇报或演讲和写作中,都帮助你更精准的表达。(Where)
上周三下午(时间),我(人物)在公司(地点)和产品同事沟通在APP中增加一键注册功能时,沟通得比较费劲。
我是这样说的:“我这个需求不会耗费什么人力资源和成本资源。按我们电信和移动目前占比总比率80%,能获取80%的用户手机号码,预计运营商网络下64%用户能获取到手机号,做一键注册的话注册数据应该会有所提升。另外就是还有一部分用户也可能不一定是没有注册意愿,是因为懒得填手机号懒得获取验证码,那这这种方式对这一部分人就能起到不错的作用。而且对于很大一部分因验证码注册而失败的用户起到直接挽回作用,这部分大概每天五六千多人,是有注册意愿也获取了验证码但是注册失败的。”最后产品虽然勉强同意了做这个需求,却对我的阐述方式表示听不懂,听了半天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起因、经过、结果)
其实现在来看,为什么产品表示听不懂我的需求呢?主要是表达的逻辑不够清晰,没有应用金字塔原理先说主要观点,再分论点的方式阐述。(反思)
如果再重来一次我会这样回答:
1、观点:我觉得做一键注册这个需求非常有必要。
2、1)必要性:
a、对懒得填写手机号的这部分用户起到很好转化作用。
b、对于获取验证码失败用户起到很好挽回作用。
2)可能性:
资金投入成本为0,人力投入成本半天时间,转化率可提升20%以上。
大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我这样的情况,表达不清楚导致听众无法理解的经历确实很让人尴尬,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下。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了解“金字塔结构”这个表达方式了,只有“拆为已为”,运用到实际生活应用中,我们才能真正的获得提升。因此我将进行以下实践:
[目标]下周三的需求评审会上签到需求用“金字塔结构”方式进行阐述,让开发理解做这个需求的重要意义。
[行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打算这样做:
1、提炼主观点:签到页面增加连续签到概念可以提升APP留存。
2、用分论点数据进行论证:
a、现在的签到页面,连续3天签到用户不足1%
b、增加连续签到概念签到页面日活预计能提升20%
c、有APP留存的用户去签到的比率在60%以上
金字塔结构的表达方式2步就能让听众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希望大家我今晚的分享的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