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165次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综合陈述五步法 学习目标: 学会并能使用综合陈述五步法

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好!我叫李海洲,中国唐人李氏家族的李,九州四海的海,九州四海的洲。自我评价如名字,健康的体魄,博大的胸怀,乐意闯荡和折腾,也能静下心来专注提升自我。我的标签是:基督徒,健身爱好者,项目管理师,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的场景现在还沥沥在目,收获很多,自己对如何来读书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想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由来以久,这一次参加了便签法学习线上课程 ,并且顺利毕业。今天,我第一次作为一名准一级拆书家站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开始我的升级打怪之旅。感谢大家捧场。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说到拆书帮就需要先说清楚拆书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综合陈述五步法
片段来源:《关键对话》P118
【阅读原文】
为了解如何使用综合陈述法应对复杂的对话,我们回到前面的案例来看一看。这一次,妻子提出敏感话题方面的表现要好很多了。
丈夫:亲爱的,今天过得怎么样?
妻子:不怎么样。
丈夫:怎么了?
妻子:今天检查信用卡账单时,我发现有一笔48美元的消费,地点是街头的晚安汽车旅馆[分享观察到的事实]
丈夫:啊?会不会弄错?
妻子:没错,确实如此。
丈夫:别担心,哪天有空的时候我去那家旅馆核对一下情况。
妻子:我觉得还是今天晚上就弄清楚比较好。
丈夫:不用了吧,还不到50美金,回头再说吧。
妻子:可我担心的不是钱的问题。
丈夫:那你担心什么?
妻子:我担心的是旅馆问题。要知道,我妹妹就是在那家旅馆发现他老公有婚外情的,她也是发现了一张可疑的旅馆账单。[试探性地提出想法]这件事我不必担心吧?你觉得这个账单会有什么问题吗?[询问对方观点]
丈夫:我不知道,不过你可以一定要对我放一百个心。
妻子:我知道不该怀疑你的忠诚,我也不相信你会搞婚外情。[对比陈述]不过,如果我们能今晚把问题查清楚的话,我肯定就安心多了。你觉得行吗?[鼓励尝试]
丈夫:好吧,我没意见,咱们就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清楚。
这是一场真实发生过的对话,整个过程跟上面的描述完全一样。对丈夫起疑心的妻子并没有横加指责,虚构令人不快的想法,而是分析事实,然后试探性地提出可能的结论。事情的结果是,原来这对夫妻月初的时候曾到一家中餐厅吃饭,餐厅老板同时经营汽车旅馆生意,在给餐厅顾客结账时使用的是和旅馆同一台刷卡机,这可真是让人虚惊一场。
通过试探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攻击、谩骂和威胁对方,这位妻子不但成功避免了一场错误的纷争,而且巩固了有可能被错误行为破坏的夫妻关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分享观察到的事实-试探性地提出想法-询问对方观点—对比陈述--鼓励尝试,可以来应对一场复杂的对话。 
【why】
采用综合陈述五步法进行沟通,容易让双方接受,让谈话更加顺畅.。
【how】采用综合陈述五步法的步骤:
1、分享观察到的事实———告诉对方,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内容。 
2、试探性地提出想法———我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3、询问对方观点———请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4、对比陈述———对比我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
5、鼓励尝试———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where】
适用于一些敏感或棘手类并存在一定风险的对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人物)在今年的三月份(时间)入职在现在的公司,入职前的口头合约是定职定岗,产生的价值双方利益分配,但是入职后却只进入了定职定岗,产生的价值,进行利益分配的事公司领导层再没有提起,自己采取了无声的抗争,工作处于了不积极的状态,让自己有力无心(经过),结果是自己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其余工作自己一概不参予(结果)。
【反思】
自己在入职之前应签一份合同书,写清岗位职责利益如何分配或在出现上述问题后采用综合陈述五步法进行沟通。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
A2:目标:5月份与公司领导层展开一次对话
行动:我将按照以下综合陈述五步法与对方展开沟通:
1、分享观察到的事实———先告知及罗列清楚,我为公司处理的具体事实,创造的价值是多少。 
2、试探性地提出想法———根据以上事实,提出自己应该得到怎么样的利润分配(得出的结论)。
3、询问对方观点———请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4、对比陈述———对比我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
5、鼓励尝试———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