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打怪拆书家,我叫林颖,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陪孩子共读的妈妈,儿童阅读推广者、幼儿园教师。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
《关键对话》的作者团队曾出版过4本《纽约时报》畅销书,即《关键对话》《关键冲突》《关键影响力》《关键改变》。作者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2004年,获得杨百翰大学马里奥特管理学院迪尔奖,以表彰他在组织行为领域的杰出贡献。该书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在关键对话中的技巧。
A) 优势:
它是《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畅销书,长居美国亚马逊沟通版图书前列,全美畅销300万册,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实证调查,所述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300多家采用。史蒂芬.柯维、樊登、采铜 联袂推荐。
B) 利益:
B1这本书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其在“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我们在面对难以应对的对话局面,能够有效地面对。
B2下面这个片段中告诉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要如何通过询问自己四个问题,持续关注自己的目标,回归对话的真正目的。
成功的关键是,
【分组】在正式开始拆书前,我们先分一下组。
《关键对话》P37—38页
下面,我们来看看你会遇到的情况。你正在和一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展开激烈讨论,上面所说的关注目标问题应该怎样应用呢?在开始交谈时,你应当首先审视自己的目标或动机是什么,谈话过程中问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同样,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了,这时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一旦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们体内作祟,我们便失去了理智思考的能力,目的感已经失去引导我们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
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时停止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坦率诚恳地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方式太过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高明。”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目标是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オ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
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当面对不同看法而产生激烈情绪的对话场景中,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其实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不是对方的错误与否,而是我们常常弄错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是对方在制造麻烦,正是这种错误的念头在阻止我们利用对话来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对话失控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目标,常常使用对抗或逃避的方法来对待。然后我们又在争吵结束后或沟通后,才对刚才说过的话懊恼不已,比如太冲动,说出的话太伤人;或者没有沟通好自己的想法,使人误解,耽误了工作。
举例:
比如,我上周向人事主管提交我的评审材料,她一拿到我的资料时,就扔回给我说:“这份资料不行,课题资料必须课题负责人盖章签字。”我当时疑惑地说:“这些是原件复印的,为什么还要盖章签字”“因为我没有见过这些原件,所以不能证实这份材料是从原件中复印出来的,也不能证明你就是课题组成员”其实课题组专家及成员经常在学校里开研讨会,难道还会有假吗?这份课题的负责人不是我们本单位,我要跑到马尾的学校去找她,而且原先的课题材料都是这么递交的,怎么我就不能。我当时真的很生气,但是又没办法,因为我知道她是看人下菜,她说不行就不行。所以在这次对话中我选择了沉默,把材料拿回去按她的要求盖章签字。这样一次的对话,对我来说又棘手又气愤。
如何在这样棘手的对话中,让自己不偏离对话目标,解决我实际的问题呢?
How
让自己回归对话目标的四个问题
首先,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收益,自己能从对话中获得什么?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第二,考虑对方的收益,作为对话的双方参与者,你也要通过互惠互利的原则想一下能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第三,从长远角度考虑,这次对话能给对方的关系带来什么收益,例如以后的关系更和谐,沟通更顺畅。
最后,所有的对话都要落实到行动上,要想实现上面的三个目标你该怎么做?
在这次棘手的对话中,如果我能问自己这四个问题,一我希望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我的材料顺利评审过关;二我希望对方实现什么目标——将我的材料整套上报评审;三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我的材料合理有效,有助于她辨识材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一想到这第三个问题,我就会非常明确了这次对话的目的了,而不会用对她的个人评价来干扰我的对话情绪,因为我要完整递交自己的材料。这时候最后一个问尤为重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要询问在哪些地方加盖公章,是否要用复印原件章,是否每一张都要这样做等这些问题,有助于我将材料一步到位地整理好。
【预防异议】:可能很多人会说,当我们情绪失控时,怎么还会想到去问自己几个问题呢,这可操作性太难了,或者会说说话的当下很难有时间让自己思考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在预估到这次对话比较棘手前就让自己思考一下,让自己明确目标,不至于在对话中被肾上腺素带着走,或者在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快要爆发时,停止对话,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在养成一个行为习惯是都很难,需要刻意练习,现在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思维习惯的养成,只要方法得当,假以时日,一定能看到效果。
【技能点】【A2】【分步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想想你是否也有在沟通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每次你和他沟通要么有一方回避问题沉默不语,虽然保持着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没有产生正面冲突,其实大家的心里都很不舒服;要么大家在对话中产生愤怒的情绪,觉得对方在针对自己,然后就把刚才对话目的抛之脑后,最后以吵架而告终,却没有解决问题。请你用2分钟和小组内的伙伴分享其中的一个。只需要分享你遇到的场景,不需要涉及如何去做,我们将在下一环节思考如何做。
我请1位小伙伴用1分钟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他遇到了什么样失控的对话
分步催化2:
感谢__的分享,现在,请设想一下你下次要和他沟通时,如何通过回答这四个问题,帮助自己关注目标,让自己在对话中保持理性地思考和对话。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写在便签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辅导孩子做作业,“跟你说了这么多遍都不改”,可是说着说着就偏离了原先跟他对话的目的,本来是要让他认真学习或好好做作业,就会开始衍生了其他问题,然后就开始就给他贴标签“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亲子关系就很紧张。
我要理清我和孩子对话目标是什么,我希望他好好做作业,他要完成自己的作业。那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能为亲子关系做些什么,就是希望在没有硝烟的情况下完成作业,所以我们要商量好,首先情绪失控要先暂停,其次可以共同制定学习方案,对晚上做作业这件事达成双方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