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原书名叫《超级PR:如何为组织和个人赢得超人气》,因在后台发布活动的拆书类目里找不到相应的书 ,所以选了一本书名类似的。
大家好,我的花名叫易伯伯。
F:今天我给大家拆解的书叫《超级PR:如何为组织和个人赢得超人气》,它的主要作者是美国的霍华德•布莱格曼,他被称作好莱坞的公关教父,是一个在这一行做了30多年的老司机,是一个实战型的人。
A:这本书相对其它同类的书来说,更偏重于实战,没有那么多大而化之的理论,是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来写。
B1:这本书它从如何发布活动邀请、如何应对和利用媒体到如何设计你的公关形象等等,都有一套实操性的方法,并且还会提醒你在公关中会遇到哪些坑,应该怎样避开它们。
B2:今天我分享的主题叫做:成功的关键,一定要把你的信息传播出去。也就是怎么样让人更容易去关注你,理解和注意到你要表达的东西,并对你发布的信息有所回应,避免你发的消息别人视而不见。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这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抬头示意我。
成功的关键,一定要把你的信息传递出去
媒体是一个信息发布的过滤器,这一章要解答的问题就是,怎样通过合适的方式把信息发布给你的目标受众。
迅速说出你的重点
媒体是沟通的桥梁,我们必须利用媒体喜欢的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优质的信息可以快速、有效、清晰地传达出你的想法。互联网时代,发布信息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因为人类大脑一次只能吸收3-4条信息,所以你也不要把发布的信息想得太复杂。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唤起人们的好奇心,想要去研究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即使你是一位核物理学家,也必须以大众都能理解的方式交谈,尽管你并不想这样对待他们,因为这会让他们显得很笨,但还是要对艰深的词汇斟酌再三。这并不是说人们接受不了复杂的信息,而是当你的信息理解起来太过费力时,人们就会转而关注其他。大众可不管你是谁。
记者有一次问爱因斯坦:“博士,你所提出的'相对论'到底是什么意思?”聪明的爱因斯坦并没有跟这位记者解释得太复杂。他这样说道:“把手放在很烫的火炉上一分钟,感觉像是度过了一年。在一位漂亮姑娘身边坐一个小时,感觉像是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我们不必成为爱因斯坦也能明白一个道理:真正优质的信息是简短易懂的,而且它能很好地契合大众口味。
步骤:1.唤起人们的好奇心;2.简短易懂;3.契合大众的口味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一般人的做法怎么做及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打造公司品牌,还要打造个人品牌,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发布信息呢?通常一般人都会发自拍,发一些吃喝玩乐,或者看着很高大上的东西。但通常都是以一种自嗨的方式去发布,较少考虑接受信息这个读者的想法,导致的结果是你发布的信息通常都没什么人回应,也就是你发的信息石沉大海了,从宣传的角度讲,就是虽然这条信息虽然你发布了,但没传播出去,也就等于这条信息没有传播。
<细化行动步骤>
那怎么样才能把一条信息真正传播出去呢?根据这个拆页我整理了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唤起人们的好奇心,第二步:简短易懂,第三步:契合大众口味。
第一步:唤起人们的好奇心。也就是我们可以写点略带小八卦的开头来吸引大家,例如,为何这位90后妈妈会生四个孩子,又或者用幽默搞笑的方式来做开头,吸引别人往下读。
我们重点讲第二个步骤:简短易懂。怎么做到简短呢?一种方法是写完之后重新精简你的文字,砍掉一些累赘的词语,就是拆页副标题里面写的,迅速说出你的重点,就是前面不要铺垫一大堆东西,我们又不是在写小说,对吧! 2)那么易懂呢?就是如果你要说的东西很艰涩,你可以像我们的案例里面的爱因斯坦一样,用故事的形式、比喻的形式来表达,然后要用常见的词汇和场景,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要说人话,少出现抽象和专业的词语。这里特别说一下,人类的大脑用故事的形式来接受信息和理解道理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但是用逻辑思维和理论去表达是最近一两千年才有的事情,用故事的形式传递信息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基因里面了。
最后一步:契合大众口味。就是最后再看一下你写的东西是否是读者熟悉和喜欢的,也就是我刚刚说的,不要自嗨。就是对方喜欢甜的,你不能说我喜欢吃辣的,所以给你吃辣的,就是这三个步骤。
<举例>
A1
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这几个月香港闹得非常厉害,就是港闹,港废那些事,然后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了李嘉诚,然后就看到朋友圈各种文章群起而攻之,说他是个唯利是图的臭奸商什么的。但对此我是持不同的看法,所以前几天我自己也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就在上面写,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香港的发展红利已经消失了,问题爆发出来了,需要找一个替死鬼。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结果这条朋友圈发了一两个小时,没人点赞,我就把它删了。为什么,因为第一话题有点敏感;第二,也没有唤起人们的好奇心,虽然我写的简短但不易懂,例如写什么香港发展红利消失这种话,另外表述的方式也不符合大众的口味。上面说的三个问题,我全部犯了,所以我就把他删了。
A1+
那么如果我要重新来写这个朋友圈我应该怎么写?用今天学到的三个步骤,那我会这样写:40年前,一个中年人在他穷邻居的邀请下,帮邻居家建了一套房子,然后跟这个穷邻居一起收租,大家都说他是爱国商人。在40年后,他的邻居已经变得财大气粗,而他已垂垂老矣,这时他以当年几十倍的价格把房子卖了,然后他拿了这笔钱到其它地方继续投资,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始骂这个老人是个奸商。
首先第一步,用吸引人的好奇心的方式开头,我会用40年前,一个中年人建房子这样一个方式开头,唤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邻居代表中国,建房子代表投资这种打比方的形式,也更能让别人去理解这件事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让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简单易懂也符合大众接受的口味。
<预防异议>:
听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大众口味有点众口难调,也有人不喜欢你的立场,所以,这种带有个人立场的朋友圈,要慎重点去发,所以后来我把它给删掉了,就是这个原因。
<适用边界>:
另外我再说一下这个方法的适用边界,它主要偏向于塑造个人形象和公司品牌形象,帮助你吸引更多的人气,它不适用于那种以销售为导向的消息,也不适用于发布那种严肃的学术报告、新闻、小说这类的东西。再强调一遍,我今天介绍的这个方法,第一,这个方法有销售功能,但它主要的适用场景不是销售,它不适用于写销售文案和非常正式的公文。这是今天这个方法的适用边界。
<分组演练>
好,接下来呢,我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我们就两两为一组,请大家看一下这条朋友圈。然后等会请小伙伴们一起来演练一下:这里面有两个角色,一个叫我要红,一个叫冷冰冰。我们先讨论如何用我们刚刚说的三个步骤,对这条朋友圈进行重新编辑,大家用便签纸先写下来,然后分别扮演我要红和冷冰冰,以对话的形式,我要红先抱怨朋友圈没人点赞,然后冷冰冰把这个方法告诉我要红如何发布一条信息。先请大家用4分钟来讨论。
<场景设计>
角色:“我要红”和“冷冰冰”。
我要红是一个爱美爱自拍希望得到关注的人,但她去北京旅游,发在朋友圈的微信一直没什么人回复。于是向做自媒体的好友冷冰冰诉苦和请教。冷冰冰用我们今天教授的方法帮她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教会我要红如何重新发这条朋友圈。
原来的朋友圈文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的北京,从机场出来折腾了好久才找到旅馆住下。而行李刚放下即拉拽着小黄人一起去了南锣鼓巷。给我的感觉是比深圳广州的步行街更有特色,就是这条步行街旁边有许多胡同,很多明清及近代的知名人物都住在这些胡同里。例如洪承畴、矛盾、齐白石、冰心等等。而这里的糖葫芦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大个、酸甜、清脆、肉饱满,比深圳的的山寨糖葫芦好吃多了。
冷冰冰:
我要红:
<角色扮演>
好,接下我就邀请其中一个小组的到台上进行演练一下,让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能够把一条信息真正传递出去。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我要红(亦晨)、冷冰冰(Alisa)
我要红:冰冰姐,最近我遇到一个好烦的问题
冷冰冰:啥事啊
我要红:我去北京旅游了,而且还发了好多的朋友圈,但是都没有人回复。
冷冰冰:哦,就是你朋友圈那一大堆不知道啥玩意儿的东西吗
我要红:不是一大堆啊,有美食有建筑有很多的
冷冰冰:我就看到一大堆不想看了
我要红:那我要怎么办啊
冷冰冰:我前两天刚和我们拆书帮的小伙伴学到了一个方法:怎么把信息传播出去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你发这个信息就是要引起朋友圈朋友的好奇心,你可以想一下好的标题啊,吸引人的一些开头,例如你是深圳的,你的朋友圈朋友大部分也是南方人,你是不是可以写“南方的吃货来到了北京”这样的开头。
第二个是内容方面,你的那个朋友圈里面有好几百字了,可以简化一些,把重点表达的意思罗列一下,比方说去的地方叫南锣鼓巷,还有一个就是来了北京要吃一下糖葫芦,重点突出这两点就可以了,搞得简短易懂一些。
最后,你是南方过去的,你的朋友圈也很多都是南方人,你写的时候要迎合一下他们的口味,你要拿北京明清时代古色古香古巷和糖葫芦这两点来吊一下他们的胃口。
我要红:好的,我今晚再发朋友圈一定会记住这个方法。
冷冰冰:嗯,你可以根据刚才沟通的内容再完善一下,第一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第二步,内容简化,易懂一些,第三步,改得更加符合你身边这些朋友的口味。
我要红:谢谢冰冰姐。
总结:
好!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扮演,太棒了,很好的将我们今天所学的的三个步骤演绎出来。
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在发布朋友圈和微博的时候,可以常用这个方法,一点点的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少自嗨,在发布信息后,能够得到更多的正面回应和关注,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