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们先分组,每组3-6人,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引导讨论。
大家好,我是Jason 夏,我的三个标签是今日头条创作者,终身学习爱好者,以及复盘践行者。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这本书阐释了如何应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则侧重于表达自己。也就是通过现场学习,大家可以在对别人有所期待的时候,用没有语言暴力的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让对方能更加了解自己。
片段来源:《非暴力沟通》
页码:第006、007
下面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如果有提前阅读完的朋友,请举手示意一下。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
所有的朋友都已经看完了拆页。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当你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的时候,你会如何做呢?也许你会斥责对方,也许你会发泄情绪。这些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实质上是一种语言暴力,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而非暴力沟通则提倡真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而避免语言暴力。
那么,到底如何去做呢?作者提出了表达自己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事实。留意观察到的事情。无论是否喜欢,关键在于不去做出评论,只要说出发生了什么就好。
第二步,表达感受。我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将自己的感受准确地描述出来,会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例如失望,生气,不高兴等等。
第三步,说出需要。我们不高兴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有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这个时候就要清晰地说出需要。
最后一步,提出请求。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请求,期待对方如何做,越具体越好。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在购物中心里漫无目的地逛着。儿子几次凑到我身边想从我的裤兜里掏出手机玩游戏。当时我有点生气,就严厉地对他说:“不是说了不要抢我的手机吗?怎么又来了?!”。看我生气了,他就走开了,不忘扭过头对我做了个鬼脸,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这下我就更火了,于是,我一顿吼叫,教训了他一顿,一家人都不愉快。
事后我很后悔。我想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清晰地表达出我的感受和需要。
首先,我会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说:“你已经有两次想拿我的手机。”
然后,表达出我当时的情绪和感受:“我有点生气。”
接下来,我说出我的需要,也就是生气背后的原因,我会说:“我希望你的眼睛能保持健康,这对我很重要。玩手机会损害眼睛。”
最后,我提出具体的请求:“现在我们两个一起想一想,玩点别的什么游戏,可以吗?”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表达自己。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最近遇到别人令你不快的情况,你是如何表达你的不快的?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时间5分钟。
现在哪位朋友愿意分享一下他(她)的经验?
现场学习者蒋国衡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看见儿子玩手机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着急,作业都还没有做。然后我就跟他急了,说:“你能不能不要玩手机了?!你都玩了一晚上了,还在玩!”
儿子说:“我喜欢玩啊,这不关你的事呀。”然后就走了。
谢谢这位朋友的分享,很精彩。
经过上面的学习和大家的经验分享,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会有什么场景可以应用非暴力沟通的自我表达方法呢?你打算如何去做呢?你想完成目标到什么程度呢?请在拆页上写下自己的规划,要有详细的目标和步骤,确保应用规划可以执行。
现在哪位朋友愿意分享一下他(她)的应用规划呢?
现场学习者蒋国衡分享了自己的应用规划:针对儿子经常玩手机这个问题,我打算这个周末跟他聊一下。主要目标是定下一个规则。观察事实就是我看你最近天天都在玩手机,从早晨玩到晚上。表达感受就是我看着就很着急,很焦虑,因为你还面临着升学考试。说出需要就是我希望你能够规划一下时间,规划一下玩手机的时间,一张一弛。提出请求就是现在你来规划一下时间吧,我们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