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面对亲密关系对象“注意力投标”时(where),用用心倾听和表现兴趣或同频回应的方法(澄清),给(行为)对方积极回应(界定),以此实现和对方的紧密互动,避免破坏性互动。
【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我是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的司法搬运工姜同学。今天我们的分组呢,两两相对的人是一组。
<事件场景>: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设想几个场景:一个约会的夜晚,上一秒伴侣还兴致盎然的和你叽叽喳喳,下一秒突然就沉默不语了。你问“怎么了”,他(她)只是带着怨气的回答“没什么”。一个夏日黄昏,打了一下午篮球的儿子满头大汗兴冲冲的向你跑来,到跟前还跟你炫了一下运球的技巧,你劈头就问“作业写完了吗”,儿子原本洋溢着热烈笑容的面庞突然就冷却了下来。
<提问>:面对亲密关系对象突然地沉默或愤怒,你会是何反应?你能否找到症结所在? 你会认为是他们在无理取闹吗?为什么为之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人却仍说你忽略他(她)?
<影响>:其实这些情景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并不少见。如果你总认为这是小问题或者只是对方的矫情在作祟,最后,曾经关系亲近的人也会越走越远。一件件你认为不重要的小事正是你们埋伏在你们亲密关系中的杀手。
<解决>:我们一起来看《如何正确吵架》吧!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争吵的表象下,隐藏着的是一次次未被满足的渴望,而对对方“注意力投标”的成功的积极回应,则可以让你识别并满足这种渴望,进而建立起更深入紧密的联系。“注意力中标”两步法送给今天在场的各位。
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这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你可能会认为,投标( bidding)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让你的伴侣在一场无声拍卖会上为你竞拍一场浪漫度假,或在网上为你买一些情趣玩具。不是的。我们对爱与被爱、被关注、被倾听、被了解以及感到自己重要性的渴望,常常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冲动,研究人员称之为“注意力投标”( bid for attention),即每一个我们分享想法、关注对方、说我爱你、希望伴侣以笑意或拥抱或认可给予我们回应的时刻。回应“注意力投标”有多重要呢?最终离婚的伴侣对10次投标行为只会回应3次;而对关系感到满意的伴侣中,回应的次数高达9次。稳固的亲密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积极互动。如果你持续留意自己与伴侣的互动,将更有可能使天平向创造性而非破坏性的一侧倾斜。
好的,我看到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讲解前我先确认一下,现场的小伙伴有谁对投标这个词语的意思不清楚的吗?(没有)
好,我们知道工程投标,意味着我想承揽这项工程,如果我成功了那就是工程中标。采购合同投标,意味着我想拿下这份合同,如果我成功了那就是合同中标。那你知道亲密关系中存在“注意力投标”吗?这意味着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你的注意力,对不对?如果我成功得到了你的注意力,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注意力中标”。
【概念对比】
那怎么样才算是成功得到了注意力呢?这样说大家可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几个例子里看一下,在亲密关系对象为吸引你的注意力而“投标”时,你是否注意到了呢?而你让其“中标”了?(现场PPT展示)
<举例>
1、 “亲爱的,快看,那边有一家DQ(冰激凌店)!”
我:这个时候她期待的是什么?(互动)
学习者:“我想吃”、“给我买”
我:我们来看这位先生怎么回应的?
回应一:“什么?你说什么?”
我:这个回应实现“注意力中标”了吗?
学习者:“没有”。
我:出了什么问题?
学习者:“装傻”、“不想买”。
对,你根本没有倾听对方在说什么。你的注意力在哪里?是不是自己都不知道?面对这样的你,对方会是什么感受和反应呢?(互动)温柔一点的可能会说“没什么”“算了”或者火爆一点就会直接“你聋吗”对不对?换一种回应呢?
回应二:直接把车开到DQ旁边,问伴侣想要什么口味的冰激凌
这么帅的一波操作,不值得伴侣给你双击666吗?
2、“老公,我新买的裙子漂亮吗?”
我:这个时候她期待的是什么?(互动)
学习者:“妈呀太俊了”、“美”。
我:我们来看老公的回应。
回应一:“你打扫好房间了吗?”
我:这个回应实现“注意力中标”了吗?
学习者:“没有”。
我:出了什么问题?
学习者:“答非所问”。
对,你的回答和对方没有在同一频道上。对方会怎样?简单利落一个字,“滚”对不对?要是换一种回应呢?
回应二:“这件裙子的颜色趁的你的皮肤更白皙了,真好看”
如果你这样说,妻子很可能会穿着漂亮的裙子哼着小曲儿拖地去了
3、老姜,最近我们办公室的小李让我压力好大。
我:这个时候她期待的是什么?(互动)
学习者:“倾听”、“倾诉”、“安慰”。
我:对,你的倾听,你的安慰。老姜怎么回应的?
回应一:“我们办公室老张才真让我头疼”
我:这个回应实现“注意力中标”了吗?
学习者:“没有”。
我:出了什么问题?
学习者:“互相发牢骚”、“互相抱怨”。
对,你的注意力此刻在哪里?在自己身上对不对?虽然你们现在看似在同一频道上,但你并没有表现出对对方的兴趣。对方会是怎样的感受?我想会很失望,感觉发出的渴望又被弹了回来。换一种回应呢?
回应二:“难怪你今天看上去不太开心”
你克制了自己也想一吐为快的欲望,暂时先对朋友的困境作出了回应,他一定可以感受你对他的重视。
4、你在聚精会神的看比赛,妻子走过来靠在你的身上。
我们看一下回应。
回应一:“去,把我的啤酒给我拿过来。”
这个回应实现“注意力中标”了吗?没有。
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你的回应既没有和对方保持在同一频道上,也没有表现出对对方的兴趣。她想和你温存一会,你把她当佣人使唤。对方会怎样?
学习者:“滚”“你自己没长腿吗?”“喝喝喝,喝死你”对不对?
我们来换一种回应:
回应二:顺势轻轻地搂住她。
氛围是不是完全变了?
好,大家都理解的特别好。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对方“注意力投标”时,“注意力中标”并不是说你随便给出回应就可以达成,而是必须看到对方对被爱、被关注、被倾听、被了解的渴望并投入感情的给予一种积极回应。
<引出知识点的逻辑、步骤>
那这个积极回应究竟要怎么实现呢?我们总结出实现“注意力中标”的两个关键步骤,也就是中标两步法:
第一步:投入倾听,发现渴望:当对方开口说话或向你靠近时,“听”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是不是最起码的尊重?不止听他(她)说的话,还要“听”背后隐藏的渴望和期待。当对方走过来轻轻靠在你的身边,她真的只是想找个地方靠一靠吗?你有没有看到这一刻她想和你亲近的渴望?轻轻地搂着她不就是很好的回应吗?
第二步:表现兴趣或同频回应:漠不关心或另找话题都将切断对方互动的渴望。当对方启动一个话题,如果你可以马上给予正面回应当然最好,但如果一时你还没有确定好,只要表现出兴趣就好啦。比方说“你是说…吗?”“…对吗?”当妈妈问你“儿子,你晚饭想吃什么?”你可以简单表示兴趣“哇,看样今天又能吃到老妈的拿手菜啦”;如果你已有答案可以直接告诉她“我特别想吃红烧肉”。这些回应是不是都要比冷冷的一句“随便”要好的多?
这就是“注意力中标两步法”,其实,实际用起来的时候呢,顺序可以灵活调整,看谈话状态选择哦。
<举例>
我就是这个方法的受益者。前天老公突然提起来说“手上还有七个材料没有写完”。其实我们的工作没有交叉,我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我知道他其实只是想有人分担一下那种压力(倾听)。意识到这是他的“注意力投标”后,我说“都是很麻烦的材料吗?”(表现兴趣)“确实都挺棘手的,都是些大材料”。我捏着他的脸说“写材料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工作,可怜的娃,你看你都瘦了。”(同频回应)谈话的最后我并没有给出什么解决建议,但心情大好的老公请我吃了一顿火锅,还专门去买了我爱喝的柠檬百香果。
<适用边界>
所以,面对亲密关系对象的“注意力投标”时,请用“中标两步法”给予积极回应。这里的亲密关系并不限于夫妻,父母子女、闺蜜哥们也同样适用。但如果对方只是简单地和你在说一件日常的事情,比方说家里醋没了,你大可不必非要要进行亲密互动,记得回来时买瓶醋就好啦。
<预防异议>
你也可能会问,那我怎区分他是在“注意力投标”呢还是只是日常生活随便说了一句话呢?我们确实无法设定出具体的情境或话语将所有的“注意力投标”情形都囊括其中,因为即使是相同的话语和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也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我相信,对你重视的人,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你的感受力会比你想象的敏锐。
我的讲解和举例呢就到这了,接下来,为了加深大家理解,请大家练习将今天学习的“中标两步法”融合到一个自创的小剧本中。
1、剧本中的场景是未来一周内可能会遇到的亲密关系对象“注意力投标”的场景;
2、剧本中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角色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这个过程中用对话形式体现出你是如何运用“注意力中标两步法”回应对方的“注意力投标”的;
4、请小伙伴把你的小剧本写在拆页背后附带的便签位置中,3分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小剧本。
我们是独立创作不需要讨论哦!
我的指令清晰吗?还有没有不清楚如何操作的小伙伴?
好,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开始我们的创作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现场分享案例一:分享者:代秀梅
背景:明天孩子去拿期末考试的成绩,据估计他的语文考得不好。
人物:我和儿子
事件经过:(明天孩子返校拿成绩后)
儿子:老妈,当初你要是给我做的考试餐(一杯牛奶加鸡蛋)要是里面多加一根烤鱼肠,我的语文会考的更好。
秀梅:你希望自己语文再多考一分是吗?《先给他回应(同频回应)》。
《其实他想减轻一下自己的压力和失望(发现渴望)》。
秀梅:你想语文多考一分是吗?
儿子:哪个学生不想自己多考高分啊!
《他就会变得兴致勃勃》
秀梅:我们要不要一起找找除了小鱼肠其他可以考高分的方法啊?
儿子:好呀好呀。
我:那你觉得他这么和你说的时候期待的是什么?
秀梅:他在向我倾诉他的语文没考好。
我:面对他拿到的没有考好的试卷,你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帮他驱赶掉沮丧或者是害怕,表达出“不用担心这些”“我可以理解你”,剧本是这个意思对吗?
秀梅:是的,是的。
反馈:谢谢秀梅姐的分享。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了,面对孩子没有考好这个情况,孩子可能不会直接说妈妈我很失望,但是你发现到了他内心的这种感受和需求,然后用“中标两步法”,消除孩子的负面感受,不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且还能引导他去找没有考好的原因。是个成功的实现注意力中标的案例。
点评补充案例二:任静
背景:孩子放寒假了,他总是有意无意的跟我提起来同学已经事先约好了要和他一起玩。
人物:我和儿子
场景:我接他回家的车上
儿子:妈妈,张**说寒假想和我玩。
我:是吗?(表现兴趣)
儿子:是呀,他说要一直和我玩,而且只想和我玩。
(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其实他不是单单只想告诉我张**邀请他玩的事情,他想让我知道他很受欢迎而且希望寒假好好玩玩)(发现渴望)
我:那好呀,放假就应该和好朋友好好玩个痛快的。(同频回应)
儿子:妈妈万岁!
结束语:
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以后大家在遇到亲密对象“注意力投标”时可以用“中标两步法”表示欢迎对方的靠近并做出积极的回应,祝愿你与你爱的人建立起更亲密的联系。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