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淄博封神NO.058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化解尬聊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让你轻松掌握破解尴尬聊天的方法。

开场:

           各位热爱阅读的小伙伴们,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我是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的司法搬运工姜同学。因为今天我们的学习是需要分组讨论的,所以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左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右边的小伙伴是一组。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豆瓣评分8.7分的《提问力》。作者是我们拆书帮的帮主赵周老师、武汉分舵创始人李真老师和广州分舵创始人丘恩华老师,原来不同情境和目的下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三名顶级拆书高手帮助你破解沟通难题、化解人生窘境,是不是值得一看?今天我们选取的片段就是这本书中的“开放/封闭式问题”,教你用开放式提问的方法,避免令人尴尬的聊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看电视时喜欢看体育频道,但跟许多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我特别喜欢看记者采访运动员

记者们的提问方式:

“这是你的第二届全运会了,你对自己的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是不是等了很多年?”

“之前咱们交流过,我说你一定要拼,你今天拼了吗?”

“比赛的最后,A球队队员不断地在犯规,你是否觉得A球队有12个人在比赛?”

“你取得这样的成绩,最想感谢的是祖国还是父母?”

你觉得这些记者的提问存在什么问题?

他们虽然在提问,但所提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来回答,很多时候答案已经在提问之中,回答者只需要选一个就成了。这一类提问,叫作“封闭式提问”(提出的是封闭式问题)。对于封闭式提问,回答者往往可以用“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前者或者后者”来回。而开放式提问就像一个命题作文,而不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回答者需要思考和解释。一般来说,用“如何”“怎样“为什么”“怎样看待”…等引发的提问,属于开放式提问(提出的是开放式问题)

促进人际关系的提问技巧之一,是就对方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1)   提问的方向是对方熟悉的话题,而不是自己热衷的话题。这样对方才有话好说,有话想说。

(2)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宽泛。问得太宽泛,对方就会感觉无从说起,只能简单概括地回应,然后两人就无话可说了。

(3)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因为太多封闭式问题会导致谈话枯燥,对方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接受审讯或盘问。而开放式提问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它会令对方感觉到,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总之,要有区分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的意识,要能刻意扭转只是表达或者只提封闭式问题的习惯。在希望促进人际关系的场景,就对方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想认识一个人,好不容易开了口,没说几句就把天聊死了。老朋友好久没见了,很想聊聊最近的情况,又是没说几句就把天聊死了。(反例)就像今年9月份我们大学同学聚会,有一个以前上学的时候关系还不错的女生,当时见到就挺想和她多聊聊,我就问,她就答:

“做律师挺忙的吧?”

“是挺忙的。”

“你和***咋样了(她老公)”

“就那样吧,还凑活。”

她这么一说,我就感觉她好像不太想和我说话似的,就没再多说。

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的拆页告诉我们,有时候天聊不下去,是因为你的提问方式不对,而促进人际关系的提问技巧之一,就是围绕对方熟悉的具体话题灵活的运用开放式问题,那才有可能新朋友相见恨晚,老朋友相谈甚欢。

(How)这个有效的提问技巧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1)提问方向:对方熟悉的话题。你和一个英语专业的人聊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对方多半会认为你情商堪忧。

(2)提问内容:要具体,不要过于宽泛。你问相亲对象“你觉得我怎么样”,不如问“不知道你对女朋友的外貌和性格期待是怎样的呢?”

(3)提问形式:尽量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区别就像是选择题、填空题和命题作文的区别。你事先把空间设定死了,对方就算有心也没法发挥。你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吃的怎么样,与其问“今天吃的好不好”不如问“今天都吃了什么啊?”你想和一个刚刚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打开话题,问他“通过考试是不是很开心”不如问“这个考试这么难,你是怎么这么快就全部通过了呢”。

(Why)为什么是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封闭式问题更有效呢?大家想一下,封闭式提问的特点是什么?就像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上对方只要说“是、不是”、“好、不好”、“能、不能”就能完全回答了。开放式的问题则会通过引导对方做出思考或解释来丰富对话,而在这里面你又可以随时发现更多可以切入的点,一点连一点,最后就连成线、形成面,不仅让你把天聊下去,还聊的特别酣畅有收获。至于为什么最好是对方熟悉的具体的话题,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联想一下:即使你对对方也感兴趣,但是如果他突然抛过来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内的或是一个特别宽泛的问题,你是不是只会头冒问号,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不是“臣妾不想”而是“臣妾做不到啊”!

【例子】

就像我刚才讲的自己的例子一样。其实第二天返程的路上,那个女生给我发了信息,说很久没见,本来想好好聊聊的,所以并不是她不想聊。如果我早学了今天的提问技巧,可以怎么把这段对话进行下去呢?首先,找对方感兴趣的:可以是我们共同的专业法律方向的,或者当时我俩都带着孩子可以聊一些关于孩子的,或者是她社交平台上经常关注的。怎么问出来具体内容的开放式问题呢?我觉得这几个问题都不错:

你毕业的时候不是进企业了吗,怎么后来辞职做律师了?

我看你在朋友圈里经常转发关于心理学的文章,你都对哪些方向的比较感兴趣呢?

你家女儿看起来好乖啊,不像我家那个咋咋呼呼的,平时有啥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

我相信,如果是这些问题,我们的对话会很顺畅。

(Where)开放式提问方式呢比较适合于一对一或者人数较少的需要进行深度交流的聊天场景,而且也不是说这种场合下完全必须100%开放式提问,有时候穿插几个封闭式提问来及时确认对方态度或倾向也很有必要啊。在一对多浅层次交流的时候,比如演讲和培训等场合,封闭式提问更有利于引发快速的互动,开放式提问就不太实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听完我的讲解,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有没有过因为不会提问或问了太多封闭式问题导致尬聊或草草结束聊天的失败经验呢?下面我们用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就你的失败经验和大家讨论一下。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下面我邀请果盘伙伴为我们分享一下ta的相关经验。大家欢迎!

果盘:前天和朋友吃饭,有不认识的人在,也想着大家可以认识一下,就问“你从事什么行业?”他说“在机关”。然后我又问“现在什么职务啊?”那人就没怎么说,就没聊下去,我觉得就是问的太直接了,而且都是封闭式问题,对方很简单就能回答了。

谢谢果盘为我们分享的案例,他在想认识的人面前问了一些封闭式问题,而且还有些涉及隐私对吗,对方就没有继续了解和交流的欲望。那接下再请小伙伴们结合我们今天的学习,想一想当你想和一个人顺利的开展一段对话而避免尬聊也就是想促进人际关系的场景中,你会怎么做?请结合我们刚学到的3个步骤,写在你的便签上。

    写便签时请注意:不能仅是表决心,要是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时间到,请大家把便签交给我。

    今天我的分享至此结束,预祝大家可以用“我—信息”的方法和孩子们进行真诚而又有效的互动。谢谢!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背景:儿子围棋课有一个同学的妈妈是儿童心理咨询师,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一直想找机会和她好好聊聊这方面的内容,我想用今天学习的开放式提问的方法向糖糖妈妈了解儿童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学习途径等信息

时间:周三晚6:30 

场景:在教室外等孩子下课的妈妈聚在一起聊天

行动步骤:

首先,找到对方感兴趣的,也就是儿童心理咨询师方面。我可以这么问:糖糖妈妈,我看你的朋友圈个人标签是儿童心理咨询师啊。真羡慕,我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以此开始话题。

接下来,在聊天中我会选择这几个问题:一个优秀的儿童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现在中国儿童心理咨询师方面比较权威的培训和认证机构都有哪些啊?如果我也想成为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现在你有没有比较合适的书籍推荐我先看看呢?平时你有没有办一些讲座或课程啊,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呢?我也想有机会去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