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始之前给大家分下组…
请大家相互记住自己的组员,之后会有小组讨论和发言的环节。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分享活动,我叫徐驱,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汽车行业产品经理,我目前是一家500强车企的产品经理,目前所在行业跟我的名字还是蛮贴切的,四轮驱动;第二个标签,马拉松爱好者,我是个长跑爱好者,连续四年参加了南昌的国际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项目;第三个标签,成长中的拆书家,今天是第二次练级,非常期待与大家度过一段愉快而又有收获的时光。
图书介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这本书《好好说话》,这本书是由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写作完成,马东出品,如果看过《奇葩说》节目的朋友应该对这些名字比较熟悉,就是那一批人。这本书分享了很多在不同场合的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我们今天带来的片段就是来自这本书。
我现在给大家发一下今天的片段内容。请大家阅读前两页即可,前两页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片段内容,大家看完之后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好的,请大家开始阅读。
掀桌砍价三步法
在谈判中,我们如何把桌掀好呢?从下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理解砍价时掀桌的三个步骤。
一个朋友特别会砍价。如果在商店看到一个心仪的东西,他会很小心地拿起包装盒,反反复复看很久。如果身边有朋友,他还跟朋友交流几句,流露出对这个玩意儿的喜爱。他也会跟店家聊,但绝不开口问价,都是在问跟这个商品有关的细节,一直细到保修能保多少年,说得好像已经买了一样。同时,他还会很不情愿地表达出一些犹豫,哼哼唧唧地说:“老婆对于我总是买这样的东西很不爽”“我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它"等。
到最后已经把钱包从兜里拿出来放手上了,他才开口问店家:“我要付你多少钱? ”而不管店家报出什么价格,如1000元,他都会立刻做出极度震惊状,并迅速把钱包收起来,一边对店家说:“开玩笑呢,要我命呢! "一边对朋友说: “唉,可惜了。”
这个时候,店家要么会立刻抛出一个大折扣,要么会说:“那你说多少钱好了。”而我这位朋友就可以十分从容地说:“我原以为,一两百元就搞定了,谁知道这么贵啊,买回去还不得跪搓衣板啊?但我确实挺不好意思砍价的,这样吧, 400元,我也不勉强,不行我就当认识个朋友。”
整个过程持续10-20分钟。在这个过程里,这位朋友十分完整地完成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表达上桌意愿,把对方也拉到谈判桌上来
正式谈价之前,一定要充分流露出自己的交易意愿,给对方制造一定的成交预期。因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在店里逛一圈就出去了,他最多只会觉得自己少赚了一笔钱,没多大事儿。但如果我们先给对方一种稳赚的感觉,然后再突然撤出,他会觉得自己亏了。为了止损,他肯定愿意给我们让步。
所以,案例中的朋友,一开始就充分流露出对商品的喜爱,给店家营造出一种“这钱赚定了”的感觉,一步步地增加对方的沉没成本。
第二步:等对方上桌,再讲出还有不太友好的其他人也在桌上
一方面,这是为之后的掀桌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这也是设立安全网,避免双方直接对立,让对方依然和我们在同一条船上,从而在掀桌后继续谈判。比如,案例中的朋友就把责任都推给了他老婆。
第三步:条件成熟,果断掀桌
在对方给出条件后,我们的态度就得来个大逆转。从原来的极度开心变得极度不开心,让他迅速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时候,店家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交易取消,他之前投入的期待、陪你聊天的时间就全成了沉没成本,他不仅没赚,而且还亏;要么继续交易,但他就必须接受我们的断崖式砍价。
当然,这三个步骤不是每次都成功,因为我们自己报出的价格总得落在对方的底线之内。而即便不成功,我们也是有退路的,我们完全可以做痛心疾首状,说:“今儿我就不管我老婆了,老板,就按你的价买了!”
而相比之下,那些一进店就问价,然后砍一半的传统做法问题在哪儿呢?第一,前戏没做足,压根儿没把对方拉到谈判桌上,这笔买卖成不成,对方根本不在乎;第二,没有设置安全网,虚拟一个第三方敌人。如果你只知道掀桌,把对方一脚踢开,当然效果不会好。
好的,相信大家基本都已经阅读完了片段内容。片段的内容主要讲的是:
通过使用“掀桌砍价”三步法,提升砍价的成功率
这里先要明确下方法的前提条件:
一是价格是要有沟通余地的;
二是跟你沟通的人有决策权。
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砍价方式是:一进店就直接问价砍价,这种方式砍价成功率比较低;
而通过学习文中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双方上桌
简单说,就是表达自己对商品强烈的购买意愿,引起卖家的情绪投入
第二步,上桌引敌
引出我们与卖家的共同“敌人”,作为后续砍价的伏笔。
第三步,掀桌砍价
我来讲一个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如:
我们去洪城大市场买行李箱,我们进了一家店,看中了一款,开始
第一步,双方上桌:
我们仔细观察地看行李箱,并不时称赞,哎呀,这个用料真不错,这个设计也挺好的。让老板觉得你对这个箱子非常感兴趣,他觉得我们已经要买这个东西了,让卖家产生一种心理预期:我们是“到嘴的鸭子”。
第二步,上桌引敌:
这个时候可以在交谈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我妈老是说我乱花钱,家里的东西还能用就买新的。这个时候,“老妈”就是假想出来的我们与卖家的第三方的“敌人”,这是后续砍价的伏笔。
第三步,掀桌砍价:
这个时候,该问多少钱了,卖家报价之后,我们这个时候要来一个态度的大逆转,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非常开心的,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想买的东西,而这个时候马上拉下脸:“哎呀,这个东西如果我以这样的价格买回去,我老妈又得说我了。”表现出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让卖家陷入一种抉择,他不得不做两种选择:
要么就是接受我们的砍价。
要么拒绝砍价,忍受一种“到嘴的鸭子飞了“的难受感觉;
三步组合拳打下来,可以明显提升砍价的成功率。
以上我对于片段的理解
接下来是一个提升学习效果的环节,也是需要大家参与的环节,请大家想一想,结合今天的知识,自己曾经有没有砍价失败的经历。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一共三分钟时间,大家可以开始讨论了:
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模板,分享经历的时候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件
...
好的,我们请这位朋友分享下她的经历:
A1学习者案例(现场分享)
学习者:熊女士
时间:今天下午3点多的时候
地点:11楼某服装店(拆书活动地点在商场)
人物:我和服装店老板娘之一(有合伙人,简称A吧)
事件:我想去某服装店里买衣服,我跟这家店之前有过合作,之前办活动时试过一件衣服,当时价格只谈到了8折,不合预期价格,也没进一步谈价。今天服装店老板娘A一个人在店里,其他两个合伙人不在店里,因为我确实蛮喜欢这件衣服,所以又来到了店里,但是价格对我来说还是有些贵,所以我试图通过打感情牌的方式来讲价,我说:“这衣服我也试了两次了,我确实挺喜欢的,再有你看我们上次也一起合作过,我们也这么熟了,如果你能5折卖给我,我以后会经常在这里买衣服”老板娘A的考虑是因为店是三人合伙开的,她自己一个人不能完全做主降价,因此最后也没有给我期望的折扣。我也就没买她的衣服。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分享,好的,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我们拆书帮的学习目标是把知识拆为己用,那怎样才能检验知识是否真的掌握并为已用呢?所以要看我们能否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行动当中。
接下里,请大家结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想一想,如果在未来遇到类似砍价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请大家写在最后一张纸上,纸上有一些要求。大家在写未来的行动时,要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比如你什么时候去做,包括需要有具体的步骤,步骤可以参考我们今天学到的“砍价三步法”,包括要有可衡量的结果,比如砍价成功或失败。
好的,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A2学习者案例(收集整理):
学习者:何先生
下周三的上午,我会和朋友谈他想请我去他公司做兼职司机的事情。
我确实也想有这份兼职,因为换岗位后工资低了好多,有事做多少可以补贴点家用
第一步:双方上桌
我会跟他简单聊聊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我开车有20-30年了),让他感觉到我的实在可靠,开车稳重。同时我会询问他每天具体的工作内容,让他感觉到我对这个工作是很感兴趣的。
第二步:上桌引敌
跟他聊完我的工作经历和兼职的工作内容后,我会提到我老婆:”其实我老婆对于兼职会有意见,她老说我别这么拼,身体要紧(我目前身体状况确实不是最佳状态,还在恢复期),所以真要兼职我还要做她的思想工作“
第三步:掀桌砍价
前面打好基础后,我会问朋友兼职的薪资情况。如果朋友的薪资答复不合我的预计(我的预期是一个月三千五加外出补贴),我会故作吃惊状:”不会吧,工资这么低,我一个月除了正常工作,兼职也要上二十二天的班,这个工资我老婆是一定不会同意的,我答应了还不被她骂死。”
朋友问我想要多少钱的工资呢?我会报出我的预期:”一个月三千五加外出补贴,这样我老婆还会考虑一下,我也好做她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