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吴胜琴。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一直很喜欢读书上,自从有了两孩子以后,读书就变成了买书。因为很多书都是只买不读。前段时间和一群小伙伴参加了叮叮妈组织的拆书帮线上30拆以后,我了解了另外一种新的读书法——拆书学习法。拆书是把图书的知识片段转化成学习者自己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主要用于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除非把知识具体应用,要不不能为人们带来价值和改变。拆书帮又分为个人学习拆书法和组织学习拆书法。在拆书帮里我们又把个人拆书法叫做RIA拆书法。它是拆书帮学习法的一个核心,通过这种方法能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不用读完整本书,就能把书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把知识拆为已用。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组织学习拆书法,就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到现场,引导一群人,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已用。拆书帮也是基于这样的学习爱好者建立的一个社群,我们现在所在的分舵就是“贵阳黔九桃花源拆书帮筹备分舵”。
《游戏力》 劳伦斯.科恩 美
受过惊吓的孩子,需要某种途径而从恐惧中康复过来。其方法之一,是重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用说或者玩的方式都可以。孩子通常会一遍又一遍的重演同一个情节,这个情节与他们经历紧密相关,或者多少有些瓜葛。不过,孩子有时可能会忘记一些事件的细节,或者拒绝谈论那些细节,因为那太痛苦了。他们可能需要大人以温和的方式,帮他们回忆起所害怕的事件,从而完成疗愈,最终将恐惧释放出来。大人和小孩一样,都想把可怕的事忘掉。然而,掩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布鲁克斯和席格尔认为:“让孩子陈述故事,其意义在于让他释放与事件或经验有关的情绪。没有这个出口的话,这些残留在孩子心里的感受,会在未来困扰他。”我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会更多地讲述,大人同样需要讲出自己的故事。父母们需要相互分享育儿过程中的苦与乐,尤其是那些痛苦的、尴尬的、或是可怕的事件与感受。
书中作家给我们介绍了让受惊吓的孩子从恐惧中康复过来,重演和陈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让孩子陈述故事,有利于让他释放与事件或经验有关的情绪。例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的小孩子的宠物死掉了,在中国有很多家长会说:“有什么关系,这个死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更好的。”其实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他内心悲伤的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如果这些情绪没有这个出口释放的话,这些残留在孩子心里的感受,会在未来困扰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去常为了制止他们发泄情绪,而转移她的注意力,或者说“不哭了就买糖吃”,又或“再哭就别玩了”,实际上这种阻碍孩子情绪发泄的方法,是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候会用阻碍孩子发泄情绪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A1: 上周女儿在玩的时候被门弄伤了手。大声哭了起来,安抚一会儿似乎好了一点,但她看到手上出血的地方马上又哭了起来,“我的手,妈妈,我的手……”,哭了几分钟,我实在有点听不下去和受不了,平时处理问题的方法双开始出来 ,我想着用一些其实的东西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就说“妹妹别哭了,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健达奇趣蛋。”仔细想想这样的方法可能暂时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但是她疼痛、伤心的情绪并没有得到宣泄。
A2:看了《游戏力》以后,我有了全新的想法也提醒我以后可以怎么做。。再遇到孩子受惊吓的情况时,可以按照片段里说的做:1、接纳孩子的难过的情绪,告诉他他现在的情绪叫什么,给情绪命名。不用买糖,或者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制止他们哭泣。2、以夹手为例,用玩和说的方式来重重演发生的他夹到手的情景。3、允许他不断重复做和说,直到他觉得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