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奔跑在三级拆书家路上的菩提树下,今天是我的2-2过级现场,感谢大家的光临,也非常感谢大家的见证。
【分组】今天我们参与的有 4个人,我们就不进行额外的分组,大家一会儿积极讨论并发言。
【图书介绍】
【F】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这本书讲得就是非暴力的原则以及沟通的方法,马歇尔博士本人利用书中的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可以说非暴力沟通在世界上影响力巨大,很多人因为非暴力沟通,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而在全球也有相当多的人致力于传播非暴力沟通这一爱的语言。
【A】市场上关于沟通类的书籍很多,那么这本书里讲到的方法,实操性特别强,除此之外,书中有很多作者亲自采用非暴力沟通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案例,生动而且便于读者理解,读起来很流畅,没有枯燥感。
【B1】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和朋友或者爱人倾诉工作的不快或者生活的烦恼时,对方的回答或者反应有时不但不能缓解你的烦恼,而且会让你陷入更加苦恼的境地,从而不愿意向他倾诉?或者当朋友想你倾诉烦恼时,你说了几句话,朋友就沉默不语,或者干脆岔开话题,不愿意继续交谈。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这种状况,那么这本书可以让你知道原因,并且教会你如何和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B2】今天的这个拆页片段解决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异化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尴尬或者烦恼,教会我们如何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与需要,为我们的良好沟通带来巨大帮助。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倾听别人,体会说话者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能够和对方进行顺畅的交流,达到与别人通畅交流的目的。
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拆书片段,阅读完毕请举手示意我。
【R】拆书片段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新邻居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了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在这个例子中,很明显,家人观察到的事实是:车被借给了陌生人。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在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下面进入拆书家讲解环节。
【I】拆书家讲解环节
【What】:当我们的家人因为某些原因责备我们时,通常我们的反应不是反驳,就是自责,更有甚者就是彼此互相指责,开始争吵,最后不欢而散。如果对方在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能够用心体会他话语背后蕴含的感受与需求,那么就能够理解对方,从而也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
【Why】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如果不用心倾听别人的话语,那么会曲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也会造成彼此间沟通的障碍,而长久的沟通交流不畅,则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不利于创建和谐关系,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How】 :如何用心倾听别人的话语呢?
01、客观表达你观察到的情况。通常用“我注意到……”句式。比如,“我注意到你下班回到家,看到沙发上堆着没有洗过的衣服,然后把包砸到沙发上。”
02、表达对方话语背后的感受。比如“你感到生气”或“你很生气,对吗?”
03、揣测对方话语中蕴含的需求。比如:“你希望下班回到家,家里干干净净,很整洁,是吗?”
04、表达对方话语中蕴含的请求。比如:“你希望我把家收拾干净,保持家里舒适,对吗?”【Where】:这种倾听别人的方法使用范围很广,不受限制,既可以用在亲密关系上,也可以用在同事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也可以使用,同时谈判桌上也经常被用到,且效果很好。
有时候对方的话语中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那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如果你不太确定自己体会到的对方的感受或者需求是否准确,也可以采用问句,逐步追问,直到明确为止,因为越能准确表达出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越有利于进一步沟通。
举个例子。下班爱人回到家看到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生气地对你说,“家脏成这样也不知道收拾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好好体会一下爱人的感受和需要。你可以这样说:
我注意到一下班回家,看到家里到处是孩子玩具(观察),你感到生气和郁闷,是吗?(说出对方的感受)因为在单位忙了一整天,你需要整洁和舒适,也需要放松,对吗?(说出对方的需求)你希望家里干净有秩序,是吗?(说出对方的请求)
【预防异议】你可能会说,这么说会不会太僵硬了?感觉像在说套话。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习惯而已,一直以来我们没有使用过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进行交流过,当第一次接触并运用时,总是不那么自然,这没关系,孰能生巧,当你使用习惯了,就会觉得很熟悉。
你也可能会困惑,如果每次碰到这种情况,你都这样处理,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软弱,而对方会变本加厉?其实,关于这一点马歇尔博士曾经说过,你要相信你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你要相信,如果你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对方能够感受得到,并且也会学着体会你的感受和需要。
你也可能会想,是不是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之后,每次倾听别人时都得这么说呢?其实也不是,非暴力沟通目的是让你感知自己或者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你只要意识到,并能主动感知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起来其实是很随意的,别人也通过的你表达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用心,只不过我们刚开始接触非暴力沟通时,对它不太熟悉,可以先可以去这样说,你使用习惯了,就可以按照你的风格来就好。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1:
【A1】:大家现在想一想,明天就是周一,新的一周你可能会碰到的需要进行沟通的场景,比如每周一各单位要开例会,这时候你可能需要倾听领导的指示和领导进行沟通;你也可能会在新的一周针对家务活和爱人进心沟通,或者针对学习和孩子进行沟通,现在请大家想想,未来一周,你可能会碰到的沟通场景,并进行分享。记住,只需要设想一个你可能会碰到的沟通的场景。
【分享者1-肖昀】:新的一周,我可能会针对家务问题需要和爱人进行沟通并倾听爱人的话。
【分享者2-何子洋】:周一例会,肯定要面对领导,领导可能会针对工作提出他的建议,这时候我需要倾听并和领导进行沟通。
【分享者3-考拉】:我要和朋友沟通一下明天登山的具体事宜,肯定要倾听朋友的建议。
分步催化2:
【A2】:看来,大家在未来一周都需要和朋友、家人、领导进行沟通,而且也预想到沟通的场景,那么现在我们把刚学到的倾听别人的四个步骤,应用到你刚才设想的场景中,看看这样的倾听和沟通有什么不一样。大家现在在便签上写下来具体的应用步骤,一会儿我们分享。
【小组成员分享——肖昀】
未来的一周,爱人回到家肯定会说抱怨家里很乱。这个时候我可以这样和爱人沟通:
我注意到刚进门,你脸色不太好,说家里太乱了。(观察)看到家里到处是孩子的玩具,你感到很心烦,也有些生气,对吗?(说出对方的感受)你渴望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整洁干净,你需要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这样你就很放松,对吗?(体会对方的需要)你希望我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你希望家里保持整洁,孩子的玩具不要到处扔,是吗?(说出对方的请求)
通过肖昀的分享,大家一定理解了倾听别人的四个重要的点,——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去应用,这样就和别人建立起了沟通的渠道,也更能顺畅沟通。希望我们再以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学习到的内容,学以致用,从而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非常感谢大家地参与,今天的拆书活动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