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一级拆书家戴友爱,爱戴的戴,团结友爱的友爱,大家可以叫我友爱。我的三个标签是科研工作者,运动爱好者和终身学习者。
【分组】在活动开始之前呢,为方便大家的小组讨论,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贺芳和汝芬姐一组,远方到猫大妞你们三个一组。
【设定学习目标】技能点:用FAB法介绍图书,重点是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提出请求的时候,能够学会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模式,了解他人对我们的请求的反应。
我今天要拆的书名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帮助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减少人和人之间的因为语言沟通带来的问题。
【A优势】
这本书已经成为沟通类书籍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豆瓣评分8.4分。作者曾经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在双方已经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特殊的贡献。2006年,作者马歇尔获得了地球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也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手册。这本书从2009年出版以来,再版多次,还被香港大学列为50本经典必读书籍之一。
【B利益】
【B1】(这本书对学习者的利益)B1应该比B2多
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和“暴力”没有关系,但很少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会使用语言暴力,比如否定他人,指责等等。这些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学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可以用非暴力的语言模式去化解人际冲突,也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沟通需求。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处理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以及他人的关系。当你有心或无意的语言暴力导致亲密关系的失和的时候,非暴力沟通可以帮你找到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重塑亲密关系。
【B2】(本次拆解片段对学习者的利益)
今天的拆页就可以告诉我们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模式,了解他人对我们的请求的反应。
下面和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原文片段。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原文。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一下我。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我们的请求)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
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a) 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
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 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
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
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
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
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 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
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技能点【I】讲解有例子,并且提到了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异议,并且给了预防性的讲解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阐述【WHAT】
这个片段讲了用非暴力语言模式三步法去了解他人对我们提出的请求作出的反应。
前因后果【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1)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对方提出的请求时,很少会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后果1)这样如果你你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又没有直接告诉人家,而对方就会误以为你已经答应了他。,从而影响了你们的人际关系。当明白别人的请求时,如果心中不愿意,一种表现可能是拖延任务,一种可能会勉强应付,无论哪一种对于关系的维护都不利。
(一般做法2)一般我们在了解对方明白我们的请求时,很少去考虑对方正在想什么,只是期待对方能答应我们的请求。
(后果2)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一味追求达到自己的请求和目标,而这样一旦对方有其他异议也不利于后续的交流沟通了。
所以我们就要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来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受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说了,那么如果你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询问对方的感受和心情,人家根本不理你或者就是不愿意告诉你他正在做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更需要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模式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了。
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我们的请求是不是给你造成了困扰?是不是你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如果对方认为我们提出的请求不能答应,那么可以告诉我们不能答应的原因。这样我们的沟通也是有结果的,并且明确了是哪些问题导致请求难以达成。然后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后续沟通。
【How】“如何了解他人在明白自己请求后的反应”的几个步骤(三问):
1.问感受:说出自己想要了解对方的感受,例如: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一位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授想要让我去她的实验室读博士或者做研究,不过她说她要我之前的导师给我写一封推荐信,然后我就向我研究生导师提出请求让她帮我写一封推荐信,我想知道你明白我想要你帮助我写推荐信的请求后,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我导师当时听说王教授通过我们班级研究生群主动找到我邀请我加入她的研究组,并且要求我导师给她写一封推荐信,她说她非常开心,因为这说明她培养的研究生备受青睐。
2.问想法:说出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比如我说:我想请你谈谈对我的想法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妨碍你帮我写推荐信?导师当时只说了一句:“非常可行,这封信应该就是非我写莫属了。”
3.问意愿:说出自己想要了解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例如我说:“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帮助我写推荐信?”导师说:我非常愿意给你写这封推荐信。”最后,我也在导师的力荐之下,拿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三个职位任选其一的机会。尽管最后我并未前去工作或者读博,但是我也一直很感谢恩师对我的推荐,让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去年11月份我去参加我们医院组织的肺移植论坛,正好遇到了肺移植科的主任,她过来跟我打招呼问我的近况,我就跟她提到了想要让她资助我去郑州参加一个病理学年会的事情,虽然她答应了,但是我又担心此事不了了而知,于是我运用了这三个步骤了解她的反应。
当时我就运用了这三个步骤了解她的反应,第一步我就问她:“当你知道我想让你资助我去郑州开会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没想到张主任说:“我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啊,因为这说明你很好学上进。还没拿我当外人“第二步我又问她“那您觉得我的想法可行吗?如果不可行您觉得哪些因素会妨碍您资助我去开会了?”张主任就说:“可以啊,我可以联系公司资助你去开会的。”最后一步我就问意愿,我问她:“那您愿意资助我去开会吗?”她很肯定的说:“我非常愿意联系公司资助你去开会学习的。”这样我也就获得了机会11月份去郑州参加了我们病理学领域由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年度盛会。同时也让我对于张主任的信任增加了许多。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很好用的。
【【适用边界WHERE】
这个非暴力沟通了解他人的反应方式适合于你不是特别了解对方并且你也想要知道对方在你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请求后的反应的时候,如果是很小的请求,比如请帮忙关一下门就不用这样麻烦了。
【分步催化1 场景联想】:
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没有你可能想要对家人提出来一个比较大的请求,你需要及时了解对方的反应,比如说你和家人一起吃饭讨论生二胎的话题,你向妈妈提出请求,如果我们计划要二胎了?你能不能继续帮忙带的?然后,你的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三缄其口,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又比方说你和老公在一起讨论过年去哪过的问题,你想和老公提出请求回你老家过年?而老公夹在父母和老婆中间左右为难的时候,保持沉默是金,那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让他打开金口,告诉你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分步催化1 指令开始】
请大家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在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内你可能会提出请求而且想知道对方反应的场景,可以先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尽量每个小伙伴都要表达一下,待会儿请一位小伙伴现场分享一下。
大家都已经想到了是吧,那请哪位小伙伴自愿起来分享一下呢?
远方:我来分享一下吧,我估计我马上就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正在做一个泰国项目,我们公司的产品是要出口到泰国的,产品出口的要求就会变高,因为我们的设备超大,超高,要分开发货,然后我担心我们到时候会与质量部门的人会产生冲突,其实他们是没有什么规范的,全凭两个个人感觉那样检验操控,就想运用你刚才那三个步骤来进行沟通。
拆书家:好的,你就已经想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好的,谢谢,请坐下。大家都已经想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了,那接下来该怎么运用刚刚我们所学的三个步骤来了解在这个场景中对方是不是会答应我们提出的请求呢?大家再花两分钟的时间把这个步骤实践一下,看看对方是不是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然后小组会进行讨论一下,接着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是如何运用这三个步骤的。
【A2分布催化2指令结束】
好了,看大家讨论的都比较激烈,因为时间的关系,先讨论到这,那么请远方继续分享一下自己的了解他人的反应便签。
学习者分享:好的,谢谢。还是我来分享一下,我就把我做出的报告给他,问一下他怎么看,就相当于是问他的感受,然后问他是怎么想的,问他的想法,相当于是遵照他的意愿吧,然后,问意愿,问他这个事情能不能通过我们两人合作把他做好?
拆书家:对,问想法就是问他这个可行不可行?不可行的话,哪些步骤会影响?
学习者:是的,相当于是遵照他的意愿,别到时候我们这样操作了他又不行。相当于是把他一起拉进来。
拆书家:变成是两个人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了,是吧?
学习者:对。
拆书家:好的,谢谢。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非常的精彩哦,也应用了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三个步骤,我也举到了我的学习工作中的一些例子,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呢可以多多运用,那我今天的拆书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