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目标:学习本片段后,当我们带有情绪进行决策时,学会运用“技巧决策法”,排除情绪干扰,做出理性决策。
开场: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朱青美,是一名热爱烘焙、喜欢拆书的测绘工程师,很开心大家能聚在这里共同学习和分享。
分组:为了方便等会学习讨论,我们先来分个组,从我的左手边起,每3位小伙伴分为一组,共4组。
【F】今天我带来的片段选自《做出好决定》(案例版)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管理学名人、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他所写的管理学著作被千所大学作为教学用书。这本书总结了千余篇决策学的相关研究,给出6个理性决策的标准步骤,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特点给出12条建议,有助于读者提高决策能力。
【A】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给出了9个自测表,与读者有很强的互动性;汇总了17个常见的心理陷阱,既科学又全面;与原版书籍相比较,本书不但有原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拆书帮三级拆书家增补丰富的日常案例,让抽象的理论更接地气,更易理解。
【B1】因此,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可以了解常见的心理陷阱和决策偏好,知道决策偏好都是受哪些行为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避免失误,决策自如。
【B2】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选择工作、婚姻或者投资时,往往会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策和判断,从而后悔不已。今天的片段,让我们学会在冲动时运用“技巧决策法”排除情绪的干扰,避免冲动决策。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情绪会影响决定,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则取决于决策的类型、重要性、兴奋水平和认识水平。如果你在第10章中的测试中得分比较低,尤其应该警觉,不要让情绪来控制你的选择。第二,你在做重大决定时,如果压力过大或过于激动,就要推迟做出决定的时间。大多数决定推迟一到两天做出并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三,如果你不能推迟决定,那么向他人征询建议。跟没有情感卷入的朋友或亲戚一起讨论这个决定。第四,花点时间扩大你的选择范围。如果你能评估和权衡多种备选方案,就不太可能作出冲动的选择。最后,要一直专注你的长期目标。在做决定时,如果你无法排除情绪的干扰,就要确保它与你的长期计划相符。这样的话,你就不太可能做出一个以后会后悔的决定。
好的,片段不长,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理性决策方法-“技巧决策法”,这个方法能使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淡化高兴、焦虑、挫败感等情绪的作用,在心态平和时,做出一个理智的决定。
要想做出理智的决定,具体怎么做呢?原文片段给出了五个要点:
第一、评估情绪,做决策时,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评估,现在是属于什么情绪中,表达出来。
第二、推迟决策,当我们察觉到有情绪或者压力过大时,能推迟决策则推迟。
第三、咨询他人,有情绪且不能推迟决策时,就要咨询旁观者(没有情感卷入的旁观者)。
第四、增加方案,在决策时,为了避免冲动,增加备选方案(一般是两到四个)。
第五、专注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来从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
【通常行为】那我们平时都是怎么做决策的呢?很多人容易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定,当我们处于气愤、悲伤、欣喜等等情绪中,其实有时候真的没想那么多,这样就会减少我们的备选方案,降低对信息的使用度,然后脑袋一拍、手一哆嗦,就迅速地做出了决定。
【不这样做的坏处】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这时候,我们就难免陷入一种没有考虑周全而令自己后悔不已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后果的困境。这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消极影响,或者与同事、朋友关系恶化,或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理性,或者家庭中出现关系紧张。
【反例】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
去年7月份,我看到房价一直往上涨,而我还没有房子,感到非常地焦虑。便打算在海口买个房子,看到有个中介的朋友圈写着“同地段同户型房子卖到150万了,而这个房子只要128万,因为房东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海南的行情,买到就是赚到。”我赶紧联系这位中介去看房子,觉得房子地段不错,采光挺好,中介看出了我对房子挺满意的,就说:“姐,您再不买就要被别人买走了。”我匆忙地就下了定金,把房子买了。后来发现,这个房子划片区的学校质量很差,就在马路对面的小区楼房质量好,学校片区也好,同户型比这还便宜一点。就是当时因焦虑而太冲动了,我现在还挺后悔的。
如果能重回当时的情景,我会用“技巧决策法”来做出理性决策。
第一、评估情绪,现在自己对买房这件事属于焦虑状态:怕房子涨价过快。
第二、推迟决策,看上这套房子,先不要着急下定金,推迟几天。
第三、咨询他人,如果中介说不能推迟的话,那我也要打电话问问老公或者之前买过房子的同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们不同的意见或者其他建议。
第四、增加方案,在周边多看几个小区,详细了解价格、学区、物业等多各方面因素,然后选出几套房子作为备选方案。
第五、专注目标,最后思考自己的还贷能力,小孩上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房子,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后悔了。
【适用边界】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婚姻、工作或者投资、消费时,带有情绪做决策时,可以使用“技巧决策法”。
【显象提问】好,现在,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自己或者亲戚朋友有没有因情绪而冲动地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比如:像我一样因太焦虑冲动决定而没买到合适的房子;听信小道消息,满仓股票而被套牢;双十一用大量优惠卷买买买,发现比平时买的还贵……请你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先用1分钟写下来,然后在组内分享。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每个人都尽量说说。
注意:需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分享者阿拉丁:
2015年股票牛市的时候,在上证指数到达5千点之前,我听到一个有关某只股票的小道消息,说这个股票前景很好,赶紧买,当时我跟我老婆对于股票知识啥也不懂,而且告诉我们的那个朋友,之前赚了很多钱。那时候我们女儿刚出生,就拿着赚到的红包钱,大概5万元,一下子就全部投资了这只股票,结果套牢了,到现在应该还剩30%,一直都在里面没有动过。
【反思加工】好的,假如回到刚才你想起的情景中,用我们今晚所学的“技巧决策法”,思考下如何避免冲动决策。大家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应用,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分享一下。
分享者阿拉丁: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做决策的时候,再考虑一下就好了。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赚钱咯(专注目标),当时首先应该评估自己的情绪,在当时的情境下,看着大家都在赚钱的时候,不能跟风,跟风是做容易被套牢的,明确自己有跟风的情绪(评估情绪),先推迟做投资决策(推迟决策),然后可以问一下像草莓大人这样的专业人士(咨询他人),他就可以给我们一点建议,会有多几个方案可以选择(增加方案),不要把钱全部投资一只股票,被套牢了,要把钱分摊到多只股票当中,说不定现在不是剩下30%,而是变成了120%,那就赚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