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含分组)我们先分组。每组3-6人,每组一位组长,组长负责掌控本组的讨论。
Hello,大家好,我是张宁 弓长张,李宁的宁,我的三个标签是学习者,创业者,跑者。
【学习目标】
今天,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使用【行为】奖惩机制,“定奖励,分任务,设处罚,找裁判”4个步骤【澄清】,制定坚持做某事的方案【界定】。
【图书介绍】(学习者场景法)
【事件场景】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曾经一度特别羡慕那些跑马拉松的人,觉得他们意志力特别的强。所以我暗下决心,自己也要跑一次马拉松。于是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早上6点半跑五公里,跑五天休息两天。头两天,积极性特别高,恨不得六点就出门跑步,到了第三天,跑步的激情慢慢降了下来,但是我还是靠着自己的毅力完成了跑步任务。一周后,就开始了各种拖延,从拖延起床开始,闹铃响了,按下,再响,再按下。再一看,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算了,明天再跑吧。就这样,我以各种理由拒绝跑步,今天太冷,今天天气太差等等。两周后,我再也没有跑过步了。
【提问】请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立下flag后,后来因为激情褪去没有完成目标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容易放弃呢?真的是自己不如别人嘛?
【影响】这样的事情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它不仅会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也让我们一度的怀疑自己是一个自制力极差的人,久而久之,会导致自己做什么事儿都喜欢自暴自弃,养成了半途而废的习惯。
【解决】那怎么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小逻辑》,书中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方法,教我们通过奖惩机制来制定方案,提高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
【A1】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平时完成目标情况和能力的,我们先用1分钟的时间做一下自测题。“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圈出对应的得分,然后把自己的分数做个统计。做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量表自测题】
1.我总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目标。 1 2 3 4 5 6
2.我总能用奖励的方法促进自己完成目标。 1 2 3 4 5 6
3.我总能用惩罚内容激励我按照计划去完成目标。 1 2 3 4 5 6
4.我的奖惩内容始终和我的目标是相关联的。 1 2 3 4 5 6
5.我总会找一个裁判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 1 2 3 4 5 6
总分:
【I】解释自测题
好了,大家的结果都出来了。请问一下有没有24分以上的同学?
24分以上,说明你很善于用奖惩机制帮助自己完成目标,恭喜你,这一点做的非常不错。
12-24分,说明你有一定能力用奖惩机制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12分以下,你们不用举手啦,当然你们也无需气馁,接下来我就与你们分享怎么解决这件事儿。
【R】阅读拆段
大家对自己已经有初步了解了,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请大家先看看手中的段子,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给我一个提示。
迪恩·卡尔兰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着眼于如何运用金钱奖励,助推人们实现目标,以及如何设置奖励条件能够使得激励作用更加有效。通过与菲律宾的绿色银行合作,他们试图测试,当激励措施让吸烟者感受到利益攸关的时候,对他们戒烟效果的影响。在选定了一群想戒烟的吸烟者之后,研究小组随机将其中一些人划分为一个小组,该小组成员有机会得到一个银行账户,还要往账户里存钱,如果测试期间烟没戒掉,账户里的钱则会被没收。他们称该计划为“克尔思”,意为“致力于减少和结束吸烟”。
“克尔思”计划的参与者必须选择,要把多少钱放在这个利益攸关处,研究人员则鼓励他们把通常会花在香烟上的钱存进那个银行账户。参与者每两周存一次款,在六个月的合约期结束后,平均起来,每个账户的存款达到550比索(11美元)。这大约是他们月收入的20%,所以这笔钱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账户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些报名参加了“克尔思”计划的吸烟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参加这项活动,但一旦决定了参加,他们就必须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合同,以免中途退出。绿色银行的技术人员接受了训练去测试,用吸烟检测试纸来测试原来的吸烟者会不会在两次存款之间偷偷地吸上一口。只有测试结果显示为零,才是通过了测试。如果被测者没有通过尿检,他们累计已经存入“克尔思”账户里的所有钱都将被捐赠给慈善机构。换句话说,因为吸了根烟,他们要失去长达六个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然而,如果通过了测试,成功者会得到一笔不错的意外之财——而且更妙的是,既然已经这么长时间不吸烟了,他们以后也不太可能会想再把钱花在香烟上。
“克尔思”计划是有效的,而且成效显著。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中,已经拥有了“克尔思”账户的,相比于那些没有账户的同伴,有着超过30%的可能性更有可能通过尼古丁测试。更妙的是,活动效果还将持续显现。活动结束的十二个月之后,卡尔兰对最初的参与者进行了一些测试,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持有过“克尔思”账户的人比那些没有账户的人更可能不在吸烟。
好的,大部分伙伴已经看完了。
【what】(和学习者互动):
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例子使用了什么方法帮助吸烟者戒烟的?
学习者回答:“奖励的方法”
有没有效果?
学习者回答:“有”
对,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这个拆段就是告诉我们,用奖惩机制成功帮助吸烟者戒烟的。
【why】那既然奖惩机制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那是不是也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目标呢? 当然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司可以用它来激励团队,父母可以用它来激发孩子,人类可以用它来训练宠物。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奖赏有助于刺激我们大脑中的某些特殊通道,不仅使我们感觉良好,还会鼓励我们寻求更多的奖励。
【预防异议】
那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就是说,这些奖惩机制只对小朋友有用,对于大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异议,只能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理解奖惩机制,奖惩机制并不是简简单单做得好就奖励,做不不好就惩罚。他有具体的行动方案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奖惩机制。
【how】
1. 定奖励:把想实现的目标与一个重大的奖励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这个奖励对你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越具体越好。比如,你要买手机,那买什么手机,什么品牌,多大内存等等。
2. 分任务:把总的目标分解成小的具体步骤,对完成小步骤给出相应的奖励,在实现总体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激励自己。帮助我们养成习惯,比如:每周完成计划后,给自己什么奖赏。
3. 设处罚:当我们完不成目标时,也要对自己做出相应的惩罚。可以按完成程度,给出不同的惩罚。这个处罚一定要戳痛自己。不痛不痒的就算了。自己讨厌什么,抵触什么?就可以处罚什么。
4. 找裁判:为了让你的奖惩机制更有约束力和强制性,这个裁判很重要,不仅仅是找一个人监督你完成任务的质量,决定是否给你奖励与惩罚。还要给你一定的反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
【举例】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给大家讲一下我的一个案例。去年三月初,我计划六月份参加一次马拉松,目标是5个小时内完成比赛。我就是利用奖惩机制来制定任务的。
1. 定奖励:完成目标后,我会给自己放一个星期的假期,去彭州的山里住上一周,完全放松的那种。
2. 分任务:每周我会训练4次,每次1个小时。每次完成当天跑步计划后,奖励自己喝一瓶爱喝运动饮料。
3. 设处罚:成绩在5:00-5:30之间:洗一个月的碗筷,5:30-6:00之间:洗一个月的碗筷+做一个月的早餐。6:00以上:洗2个月的碗筷+做2个月的早餐,啊 想起来就可怕。
4. 找裁判:我找我的老婆作为我的裁判,检查我每周完成的质量,根据比赛结果,给我奖励,或者惩罚。
最终呢,我顺利的完成了比赛。
【适用边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所有的目标,都适合使用这个奖惩机制,比如短期目标,自己的内驱力本身就强,不用靠外力就能完成。有时使用奖惩机制反而更容易起到负面的效果。
【A3】促动参与
所以下面我们来做一次模拟练习,练习使用奖惩机制。请大家仔细听听要模拟的场景:
【场景设计】2020年已经到了,小张同学知道小王同学是拆书帮的一员,想请小王同学帮个忙,小张计划今年养成健身的习惯,每周去两次健身房,可是去年的计划失败了,小张想问一问小王,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张更好的完成健身目标嘛?
【小组讨论】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找两个小伙伴儿,一个人扮演小张,一个人扮演小王,小王应该怎么运用这4个步骤,帮助小张制定方案,更好的完成目标,时间7分钟,最后,我将邀请一组来一次角色扮演。好的,现在开始。
【现场小伙伴演练】
张芸瀚 扮演小张 姜燕 扮演小王
小张:小王啊,我知道你经常参加拆书帮,也很能加持,正好我有件事儿,想请教你,我去年计划,每周健身两次但是最后一失败告终,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我我重新制定计划?
小王:你这事儿真的问对人了,我前两天正好学习一个方法,和你分享一下,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什么?
小张:每周至少健身三次,坚持下去。
小王:恩,你的目标已经清楚了,那如果你坚持下来后,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奖励呢?
小张:一年之后,给自己买一款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定奖励】
小王:那你的预算是多少呢?
小张:7000元
小王:好的,那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把目标分解一下,怎么一步步的去完成?
小张:恩我的计划一周锻炼三次,是一个循环训练,比如:周一,有氧,周三背部,周五力量。【分任务】
小王:好的,很明确哈,假如你一周内没有完成计划,你会怎么惩罚自己呢?
小张:我会惩罚自己吃一周的水煮菜吧【设惩罚】
小王:哇 好残酷,为了你的目标更好的完成,你能不找一个人监督你完成呢?
小张:哦,我可以找我的教练【找裁判】
小王:是的,已经非常好了,也希望你今年可以完成自己的计划。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儿,已经很不错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分任务这一项,除了把目标细化以外,还需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的奖励,比如完成一周计划后,给自己一个什么奖励呢?去督促自己养成健身习惯。【回应与反馈】
小王:买一本书,奖励自己。
我:非常好啊,让自己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A2】催化应用
【特定任务】
2020年刚刚到来,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使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制定2020年的计划吧。最后,你可以你的计划或者内容分享到分舵的微信群或者你朋友圈里面,或者私信我,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习者坤前分享】
我计划2020年上半年(6月30号之前)完成3级晋级
定奖励:如果顺利完成后,我奖励自己去日本自由行7天
分任务:3关9级,第一关一个月的时间,第二个两个月,第三关,三个月。每次晋级成功后,奖励自己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设处罚:如果三个月后,没有完成最终的目标,三个月不看电影!
找裁判,我师父就是我的裁判,已经把这目标发给他了。
【结束语】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奖惩机制的4个步骤——“定奖励,分任务,设处罚,找裁判”,来帮助我们制定方案,提高完成目标的能力。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实践和运用。
感谢各位的参与,我的3-2晋级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