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代秀梅,一名一级拆书家,也是一名旅游爱好者。
技能点:设定目标,包含可以被观测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通过这次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在面对关键对话时,不再是做出“傻瓜式”选择,而是明确目的,化解正面冲突。
技能点:FAB法介绍图书(F特征,A优势,B利益)
(F特征)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图书是《关键对话》,是一本沟通类图书,作者由美国科里·帕特森等4位培训大师合著。本书教给你沟通中的两大原则,找到在隐忍和暴怒之间的方法,圆满解决问题。
(A优势)这本书是《纽约时报》评选出的沟通类畅销书,在美国销量达300万册。相对于理论性强的书籍,它是作者团队历经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找出对话高手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属于实践出真知。
吸引了史蒂芬·柯维、樊登、采铜等大咖推荐,为此书作序。书中用丰富的对话情景,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对话技巧。(B利益)
B1: 你有木有这样的同事,被称为“刺头“,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反对,总有讲不完的抱怨话,大家都无法跟他共事。这本书正好给你提供了一些技巧,帮你在关键时刻做到四两拨千斤,解决类似问题。
B2:通过拆页学习后,小伙伴们在面对关键对话时,不再是做出“傻瓜式”选择,而是有技巧的化解正面冲突,
。
现在给大家发一段原文拆页,请各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后抬头示意一下我:
主题:运用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化解正面冲突。
【片段来源】《关键对话》 第32页
【R:阅读原文】
尽管我们很难把人际互动中诸多事件的特定顺序描述的像关键对话那样清晰流畅,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对话高手总是能做到从心开始。换句话说,在展开高风险对话时,他们总是首先明确目的和动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目的都不会动摇。
他们对目标的关注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通过对话想得到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其次,对话高手从来不做“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选择)。和那些错误地认为只能“逃避或对抗”的问题解决者不同,对话高手认为无论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了,下面我来详细讲解一下。
或许,大家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妈妈刚从小红书学了做红烧肉的妙招,晚上兴致勃勃的做给大家吃。你瘪了瘪嘴,如实的说:老妈,拜托,我减肥欸,不吃了。老妈不高兴的说你怎么这么难伺候。一场家庭聚会不欢而散。惹老妈不高兴,你也觉得难堪。过了一个星期,老妈晚餐又做红烧肉了,为了照顾她老人家的面子,你只好放弃减肥目标,违心的吃了一顿肉食。
这里,“说实话”和“顾面子”都是“傻瓜式”选择。“傻瓜式”选择是指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对抗,或是在成与败中走极端化。说到底,这都与个人不会应对关键对话有关。
什么是关键对话呢?它是指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存在观点不同或者充满风险或者出现激动情绪时的对话。
(what)原文这段文字正好教给了我们,在遇到关键对话时,运用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关注自己的目的,用对比法消除误解,避免“傻瓜式”选择,化解正面冲突,
。(how)技能点:细化步骤
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可以通过以下
五小步实现。第一步、明确目的
1.否定表达 理解他人,找到误解你的地方,用否定的语言表达,消除误解。 可以用“我不希望你认为……”
相反,我非常支持你,我希望你能多接触新鲜东西,丰富一下老年生活 。
.阐明目的。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
比如,之所以我不想晚上吃红烧肉,是因为我最近在减肥,晚上只能吃点清淡的。
.提 建议。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有意义的建议,寻找更有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注意,不一定要在这次对话中就解决问题,有时候暂停对话也是一种有建设性的选择,也是个好主意。
比如,妈妈,可不可以星期天中午给我做
块红烧肉,让我尝尝你的新手艺。这样即达到了减肥的目的,又可以让老妈炫耀一下厨艺。大家注意一下,第一步是思考的过程,第二步是可以对话的行动。不管提出什么样的新建议,都不能动摇我们的目的,如果为了和谐而改变目的,也是一种傻瓜式选择。
一般情况,遇到各种各样的关键对话,人们常常会有以下三种应对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1、选择逃避,隐忍不发。长久的沉默隐忍,反而会有更强烈的爆发,导致结局惨烈,不可收拾。(“傻瓜式”选择的坏处)
2、敢于面对,但往往处理的不得当。
冲冠一怒,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傻瓜式”选择的坏处)3、敢于面对,而且处理的很的当。会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快乐的人生。(从“心“开始的好处)
在这,我问
,你们 哪种应对方式 呢?大家一致选择第三种方式!
很好,
今天这个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正好可以帮到我们。(where)这个技巧,适合于相信从自己开始、从自身找原因的人,也就是积极主动的人;不适合于哪些认为苦恼都是他人导致的人。
下面我来讲一个我自己的真实的案例。
12月初,我去一家企业检查业务工作。他们提供的一个数据有纰漏,我提出整改,对方不服气。这种情况下,对方不认可我工作交不了差,放过这个细节不追究会带来一些隐患。眼看事情僵在这里,无法进行了。这时,我想起了从“心”开心的技巧。
我思考了一下,从他们的角度看,我这么严格审查他们,是想为难他们,不想让他们通过
而数据完整性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命,帮他们把关,是我的职责(明确目的)。于是,我跟他们老总进行了沟通:
刘总,你看,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拿一个数据为难你们,限制你们发展(否定表达)。相反,我希望咱这个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能顺利通过明年国外的审计(肯定表达)。之所以我会认真对待这个数据,是因为我的职责是严格把关,要把企业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水平(阐明目的)。今天下午,我们和企业的业务人员一起,把这个数据来龙去脉好好算算,看看哪个地方理解不到位引起的误解,看看如何规划,能降低风险(提建议),好吗?对方欣然接受,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终于把这件事解决了。
(预防异议)或许有的小伙伴们觉得,我生活的很平静,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暴力冲突啊。你想想,人和人不一样,想法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啊,不同想法存在时,想极力维护和平而无视它的存在,这也算是一种沉默隐忍,是我们要消除的极端选择。
A3 促动参与
技能点: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场景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我们刚刚学习了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现在一起来做一下演练。
(场景设计)
1.请大家仔细听好了场景
(小组讨论)
2.面对这样
的情景,作为 ,该如何用从“心”开始的对话技巧来和小张沟通,化解正面冲突呢?或者,作为小张,怎么跟老婆婷婷沟通呢?大家可以参考我刚刚讲解的两大步、5个小步和举例句型,给大家5分钟时间(现场宣布的时间宁可少点,不够可以延长),一个人扮演小张,一个人扮演
,在小组内演练一下,加工出两人对话的剧本,接下来会请一组小伙伴为我们表演一下。大家注意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过程(留意现场学习情况),以场景中应用拆页学到的技能为主,可以是婷婷跟小张沟通,也可以是作为小张,怎么跟老婆沟通,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因为解决事情的方法可能很多,不止拆页中的一种。我们的目的是学会从“心”开始这种技巧方法。(如果发现目标是解决场景问题,及时澄清,把大家拉回到拆页中的方法。)
(角色扮演)
3.好,下面我们请一组小伙伴上来给大家表演你们加工的剧本。
(分享时多选择新加入的小伙伴,让他们体会一下拆书帮的温暖,也体验一下拆书帮现场活动带来的魅力)
我们请一组小伙伴上来表演一下,李建扮演婷婷,晓琪扮演小张。(二人为真夫妻)
婷婷:老公,首先我不希望你认为春节我们不回家陪伴老人是不孝顺(否定表达),正相反,我认为春节假期回家陪伴老人是很难得很孝顺的行为(肯定表达),之所以春节放假想带儿子去北京玩几天,是因为大家都放假了,孩子也放假了,我们从很紧张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想带孩子去增加他的社会阅历,我们也放松一下,增加我们一家人的感情(阐明目的)。
小张:这个过程中频频点头,嗯嗯回应老婆。
婷婷:老公,我希望你听一下你的建议,放假时间有好几天,我们可以去北京玩几天,在一起回老家陪老人。或者,老公你也可以选择先回老家,陪老人吃个团圆饭,然后征求一下爸妈的意见,带着他们一起去北京。你觉得怎么样?(提出新的建议)
小张:嗯嗯
拆书家引导:你明确的目的,思考的过程是怎么思考的。
婷婷:我想带孩子去北京玩增加他的社会阅历,不想让老公误解我。(明确目的)。
拆书家回应:真棒呀!第一次参加活动就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看来生活中也是个沟通达人阿!
我们还有几分钟时间,再请另一组小伙伴给我们分享!请北鱼和新来的小伙伴陈晨,分别扮演小张和婷婷。
婷婷:老公,今年过年我想要点不一样的。我想出去玩玩,也让儿子长长见识。
小张:要什么不一样的?
婷婷:咱们每年过年都回家过年,但是今年我特别想去北京过年。
小张:回家不是挺好吗?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的,多热闹!(明确目的)
婷婷:我觉得也挺好!
小张:挺好的,那咱们就回家过年吧。
婷婷:老公,你去过北京吗?
小张:我也没有去过。
婷婷:我也没去过,咱孩子也没有去过。上次我在给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时候,他们有一个五星红旗的文章,特别好。我们一起去北京看升国旗好吗?带爸妈一起去,让孩子长长见识,买买年货。我们今年也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仪式感。
小张:我不赞同你去北京,不希望你认为我不支持你和孩子去长见识(否定表达)。恰恰相反,我很鼓励你这种行动(肯定表达)。我们还是回老家过年吧。(阐明目的)
婷婷:我们每年都回去,今年可不可以做点不一样的。
小张:要不这样,放假时间比较长,我们先回老家过年,过完年以后,我们在一起上北京。或者我们一起带着父母一起去北京,他们也想去看看升国旗,只要团圆就好。(提出新建议)
婷婷:那还是听老公的。先回家过年,然后在带父母一起去北京,好吗?
小张:听老婆的。
(一地狗粮,哈哈哈)
总结,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从自己开始改变,从“心”开始, 让对话顺利进展下去。加油,各位小伙伴!我的讲解结束了,非常感谢小伙伴来参加我的拆书活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