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海口花梨分舵第70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怎样交待任务或者接受任务 学习目标: 如何利用责任性授权来明确任务

开场:

           开场: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朱青美,是一名热爱烘焙、喜欢拆书的测绘工程师,很开心大家能聚在这里共同学习和分享。
分组:为了方便等会学习讨论,我们先来分个组,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共分为2组。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在委派或者接受任务的时候,能够利用责任型授权方法达成共识,包括任务的目标、指导、可利用资源、评估标准及奖惩。  

F】今天我带来的片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钻石版)这本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家”,曾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也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他创建的柯维公司与多个世界500强公司都有合作关系。

 

A】这本书在2002年《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优势在于:作者把众所周知的七个习惯搭成了一个框架,清晰明了说出其中的原理,并且对比了通常的做法,突出七个习惯的优势,让读者通俗易懂。

 

B1】读了本书后,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七个看似简单并不简单的习惯,而且还知道各个习惯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实践,能够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养成这七个习惯。

B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任务分配给他人的时候,或者是很简单地说一下,让对方不知道具体怎么执行,或者是详细讲解任务的每一步,但是这样效果往往并不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高效且容易执行的授权方法,今天的拆页就可以告诉大家答案哦。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有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双方都要明确并且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及截止期限。

指导方针: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可用资源:告诉他们可以使用那些人力,财务,技术或者组织资源来取得所预期的成果。

任务考核: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定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奖罚制度: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务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中介绍了一种授权方法-责任型授权。责任型授权更关注最终的结果,给与对方更多的信任以及自由发挥的空间,而授权者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其他的事情,被授权者有了独立思考操作的机会,会更加的积极主动,有利于个人和团队成长,也有利于目标达成。

 

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呢?片段中给出了五个要点:

第一、明确目标,授权人要明确最终目标,并且将这个目标传达给被授权者,确保其完全理解

第二、给以指导,在明确结果的基础上,不要告诉对方每个步骤具体如何做,针对一些问题给出指导,或者强调一些重点即可。

第三、提供资源,告知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资源等等。

第四、制定考核,制定标准来评估成果,包括,项目进度的时间节点、成果的评估标准等等。

第五、设立奖罚。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以提升积极性。

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一下:在工作中,对于给新同事交代工作时,我会经常使用责任型授权方法,有一次交代新同事写一个观测方案,我说:“小张,写一个关于某楼房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监测等级你可以参考《建筑物变形监测规范》(2016年版),我等会发楼房结构图、平面图、方案模板等相关资料给你,领导要求下周一交,你周四写好了给我审核,认真准备,项目顺利中标,编写方案者可以获得300元的奖励,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小张说:“没有,讲得很清楚了,我现在就开始准备。”这样表达后,小张就很清楚的知道此次任务的目标、指导、资源、考核、奖惩。通过合理的授权能让新同事更快地成长,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我不是领导啊,工作中都是别人授权给我,我都没机会授权给别人啊?这个问题提得好,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句话交代事儿的领导,比如,“欣桓啊,年底了,部门的总结报告要准备一下了哦。”大家听到这样的授权的时候会不会很无助呢?没有具体的指导,也没有相关的资料参考,只能自己想办法。最糟糕的是有时候还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的程度,没有一个完成的期限。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跟领导确认总结报告包含的内容、具体提交的时间、重点的指导、可用资源、初稿定稿的时间点以及奖惩。

 

【适用边界】其实责任型授权不仅仅可以用于工作中的上下级之间布置任务,还可以用在生活中,比如让孩子去独立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请朋友帮忙组织活动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布催化1】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授权者或者被授权者,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内,你可以运用责任型授权的场景,比如你领导一句话交代事儿的时候,你需要与他达成任务的共识;或者你需要让小孩独立去超市购买东西,或者你需要授权你的下属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每次家庭聚餐、朋友聚会,都是你亲力亲为,这次你想授权给爱人或者朋友完成这次的活动安排,请大家先想一个类似的场景。

 【分布催化2】针对刚才大家想到的场景,你会如何运用今晚所学的责任型授权方法呢,请大家结合刚才五个要点进行思考,请大家先思考1分钟,等会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分享时间为3分钟。然后我会找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应用。


学习者欣桓:

     我想运用责任型授权方法布置全家大扫除的任务,首先明确目标,在2020年1月10日之前,每个家人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给以指导或者评估标准就是家里明亮整洁,两年之内不使用的东西全部清理掉,提供的资源是家里面所有的清洁工具,如果有需要其他的工具,可以再购买新的清洁工具,任务考核,具体的时间表就是1月5日全家人进行拍照,初次检查,如果发现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再次清理,直到1月10日全体家人都满意的话就算是通过。在1月10日时,谁没有做好自己负责的区域,就罚他洗一个月的碗,如果做好的话,就奖励他100元现金。

    

   哇。太棒了,我们感谢欣桓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欣桓从责任型授权的五个要点,给家人授权打扫卫生的事情,奖罚分明,很不错。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多运用责任型授权方法,帮助他人成长,也能提高办事效能,我今天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