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刻意练习与目标达成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刻意练习! 学习目标: 在学习和提升自己某一方面技能的时候,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开场:

大家好,我是卢燕,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充满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改变随时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个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个人一组。

【F】

我要分享的内容来自《刻意练习》这本书,刻意练习是本书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出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专家用来在其领域中实现卓越的特定学习方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A】

这本书豆瓣评分7.9分,被拆书帮帮主赵周、安人心智董事长阳志平、樊登读书会樊登等多个知名大咖推荐。与其他学习类书籍相比,“刻意练习”是作者从30多年的科学实验研究中总结提出的,并且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研究案例。 

【B1】

你是否也曾经相信“天赋”是注定的,在某项技能上没有天赋,是不可能成功的,刻意练习告诉我们,不要被天赋禁锢,通过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你是否也曾经相信“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光努力就可以,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B2】

为什么即使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也未必能让我们从平凡变成超凡,为什么我们在某些技能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却依然表现平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片段将告诉你原因以及改变的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大家在训练自己某项技能时,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有意识的提高。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特别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效地用于引导你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计划:为了将差点将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关键接受那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如今,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提出),你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提到学习某项技能,可以分为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和训练提高已有的技能,通常我们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新技能上面,对于已有的技能,我们认为只要不断地,自然而然地使用,它就会慢慢提高,就像我们传统中相信的干了20几年的老司机、老师、医生一定比干了3、5年的新手能力更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不去刻意地提高,这样自动化地练习,并不会带来进步。

比如,我一直想要提高演讲能力,以前我认为只要不断的在拆书,在分享,我的演讲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但是,过了这么久,我的演讲能力并没有什么提高,每次分享好像只是站在上面背了一篇文章。


【what】

这种练习被作者称为是天真的练习,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有目的的练习。那么怎样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呢?


【how】

有目的的练习包括以下4个步骤:

1.明确目标,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引导自己进行有效的练习

2.保持专注,要取得进步,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在你的任务上

3.有效反馈,及时的反馈可以让我们辨别自己在哪里存在不足,并引导我们去改进。

4.走出舒适区,走出舒适区是有目的的练习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能走出舒适区,我们就只能永远地停留在原地。


学了有目的的练习,我对提高演讲能力做了这样的规划:

1.明确目标,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改善演讲时的发声,在30天内达到演讲时不再有口头禅,咬字清晰,并且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2.保持专注,不管是在准备期间还是分享过程中,除了关注过级的技能点之外,还要把每它当作一场正式的演讲,专注认真地对待

3.有效反馈,每次分享完及时收集观察家和学习者的反馈,并且回听录音,及时复盘

4.走出舒适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站在这里把准备的东西背出来,而是积极地霸占舞台。

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的演讲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避免可能产生的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已经学会的技能,已经能够应对所需,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去提高,这跟我去学一项新的技能又有什么区别?这个方法其实是我们可以用来打造自己招牌的一个方法,即使是新学的技能,如果我们在学会之后只是进行天真的练习,那么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项普通的技能,如果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有目的的练习,不断地走出舒适区,不断设定新的目标去提高,那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就会超越大多数人,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如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工作中,你经常要做PPT汇报,工作多年,PPT已经成为你的一项常规工作,你做的PPT中规中矩,有时候看到那些优秀的PPT作品,你会心生羡慕,想着只要这样不断地使用,自己有一天也会做出让人惊艳的作品。生活中,你一直在坚持读书,读了多年,阅读速度仍然很慢,你发现有的人两三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书,你希望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请大家联想一下,在你的工作、生活中,有一项技能你一直在使用,而且希望自己在未来不断提高这项技能,请大家将它写在你的便签上,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讨论2分钟】

【学习者分享2分钟】

【记录学习者案例】


Leah:

想要提升的技能:一般看书都是从头看到尾,看完之后就忘了前面讲的是什么了,所以想提高阅读的能力

 

 

【分步催化2】

 

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分享,刚才大家已经把自己想要提升的技能写在了便签上,接下来,让我们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或者一年内你想在这个技能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性目标,并使用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步骤,对未来的行动计划进行一个规划。请把步骤写在你的便签上,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给大家每人3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讨论3分钟】

【学习者分享2分钟】

【记录学习者案例】

 

Leah:

1.明确目标,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达到“每周看一本书,并从中提炼一个知识点”的目标。

2.保持专注,每天晚上睡前一个小时,固定这个时间,专注读书

3.有效反馈,从书中学到了什么,跟家人、朋友做分享,从他们那里得到反馈

4.走出舒适区,以前都是看几分钟,看累了就睡了,以后就要求自己固定的要把这一个小时看足,再累也不要懈怠。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通过明确目标、保持专注、及时反馈、走出舒适区四个步骤,从天真的练习中走出来,不断提升我们的技能。

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