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陈俊忠,很高兴认识大家。按照拆书帮惯例,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1、零售企业HR;2、徒步爱好者;3、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今天是我1-1第二次拆书,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拆书。
【拆书帮和拆书法介绍】
在拆书之前,首先请允许我用两分钟时间介绍一下拆书帮和我们的拆书法。“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截止到目前,拆书帮在全国各地已经有正式分舵49家,筹备分舵40家。深圳有三个分舵,分别是智荟、智行以及智成分舵。
拆书法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我们也把这种方法叫做RIA便签阅读法。R是reading的缩写,先阅读原文拆页;I是interpretation,阅读完拆页后,拆书家会为大家讲解原文;A是appropriation,也就是拆为己用。A又分为A1和A2,完成上面两步后,学习者分别在A1便签上写下自己过去的相关经验以及在A2便签上写下自己未来将如何规划应用。通过这三个便签,让学习者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应用。
最后,拆书,拆书家,拆书帮都是有注册版权的,如果想学习正统的拆书,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城市分舵。
【图书介绍】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番茄工作法图解》。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看一下,现场的小伙伴有了解过时间管理的举一下手。大家有对于时间管理的困扰吗,都知道哪些时间管理方法?
今天带来的这本书也是现在最流行的时间管理法之一:番茄工作法。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一个叫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的人在1992年创立的,他在大学的时候效率非常低,学习学不进去,于是找到了一个形似“番茄”的计时器来提升自己的学习专注度,番茄工作法由此而来。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做起。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工夫等。
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根据自身实践和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经历,以生动的语言,传神的图画,将番茄工作法的具体理论和实践呈现在读者面前,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番茄工作法简约而不简单,本书亦然,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本书适合所有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人员,尤其是软件工作人员和办公人员。
今天我选取了其中一个片段:内部中断的应对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处理在工作过程中头脑中产生杂念时的应对方法,从而提升你的专注力以及工作效率。
应对内部中断的策略
接受、记录并继续
例如,在一个番茄钟内,我忽然想起要打电话订票。之前答应过妻子要预订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的演出门票。我是否立即拿起电话就拨?不。我继续我的流程一一遵循番茄工作法。如果要减少中断,我首先得实事求是,每天遇到多少次中断?是哪种类型的中断?这些应当明确可见。
我没有马上打订票电话,而是在“今日待办”表格下方填上一行“打电话订票”。实际上,表格的下半部分已经分出来,在计划内的承诺活动下方,有个标题叫做“计划外紧急”。打电话订票是计划外事件,而且似乎也很急。
然后,在“今日待办”表格当前活动的右边,我画了一个撇号(‘)。这是为了做跟踪。撇号代表一次内部中断。在一天结束时,我可以计算撇号的数目,采取对策。越怕忘事儿越忙越乱,但这个数可以显示我所遇到的中断次数,它是冷静的现实。这些之后,我增强决心完成当前的番茄钟。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出现内部中断时要采取的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至于说咖啡,在番茄钟期间我想喝多少咖啡都行,但只在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去续杯。
what:这个片段详细阐述了在内部中断产生时应对的三个步骤。
Why:什么是内部中断呢? 通过拆页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了,所谓内部中断其实就是指当我们想要专注做一件事时大脑产生的杂念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产生了干扰,影响了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我身边不少朋友就深受内部中断的困扰。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我们想要专注做事的时候,我们大脑的想法就像一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不断地干扰我们的工作,由于这些想法太过于吸引我们,致使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中断我们的工作。当然,事后我们会内疚,然后忏悔,但是下一次我们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大家想想自己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你把所有工具都准备好了,正端坐在桌子前开始你的工作,例如写我们的预备提示表,你预计三个小时可以完成这份工作,然后你就开始码字。写着写着,你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两天后你在现场拆书的场景,你幻想着自己完全脱稿,流利地在台上进行你的分享,你讲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台下观众都向你投向了赞许的目光。你越想越激动,然后更努力地幻想更多地细节,自己都乐开了花。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你一个字都没写。为什么我知道这么清楚呢?因为这就是我前两天的情况。更多的例子像是:突然想到今天是双十一诶,现在天气好冷我好像秋裤还没买,然后你就去淘宝逛了一个小时;突然想起《少年的你》明天上映,我得约个人一起看首映,然后你又打开了微信。。。。等等这些。我们常常就像着魔了一样被这些想法牵着走了。{大家通常情况、问题}
但是我们事后会很内疚,因为我们是想专注高效地完成我们的工作呀。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专注地做事呢?这就是作者提供给大家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方法啦。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三个步骤,用这三个步骤,可以轻松地解决内部中断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当下的工作。{该方法好处}
How: 这三个步骤就是:
1、 接受自己产生了内部中断这个事实(不要欺骗自己,你产生了多少次就是多少次);
2、 在“计划外紧急”一栏记录中断内容(去淘宝买秋裤),然后在“今日待办”栏右方画一个撇号(’),以便在一天结束后总结时更好地进行改进;
3、 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直到番茄钟结束。(不要中断你的工作,告诉自己番茄钟结束后再去做其他事)
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我们就不会因为出现内部中断而阻断我们的工作,在不断练习后,你的专注力和工作效率便会不断提高。也许刚开始会有点难,但经过一次次练习后,你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完成的番茄钟也会也来越多。
Where:这个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所有想要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人。
【A1】(具体经历)就像我刚才举的我前两天准备预备提示表的例子一样,我深受内部中断的困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脑本身就是很爱想象的;二是我又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人,很多时候老爱幻想一些有的没的。
记得那天我在准备写这个预备提示表的时候,我给自己预估的时间是3个小时,因为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只要把这个表填完就行了。然后我就开始从自我介绍写起,刚把自我介绍和图书介绍写完,我大脑的猴子就开始乱窜了。我开始幻想着两天后我站在这里的场景:穿的一身帅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蕴含哲理,大家都觉得我讲的很好,给我鼓掌,我还详细地幻想了很多细节,什么眼神呀,中间的互动呀这些,越想越激动,时不时地就嘴角上扬了忍不住笑出声。就这样想了很久,突然一个激灵我看了下手表,发现一个多钟过去了,我只写了前两个部分。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以前经常会这样,这就导致我非常内疚,感觉自己效率非常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我没有使用这三个步骤,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中断产生并进行记录,这就导致我习惯于被想法拖着走。
【A2】{SMART}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我才阅读了这方面的书籍。在学习了这个方法后,从明天开始,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个方法进行运用,希望通过书中的方法帮助自己减少在工作中内部中断带来的困扰,通过一个月的刻意练习,自己能完成掌握这个工具,变成一个高效专注的人。具体做法就是:
1、 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之前花10分钟时间制定“今日待办”清单,明确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
2、 按照番茄工作法的要求进行工作,当出现内部中断时,明确自己中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 将具体内容在“计划外紧急”一栏进行记录,并在相应事项右侧进行标记;
4、 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记录完立即继续工作,直到番茄钟结束;
5、 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回顾“今日待办”清单,复盘总结工作情况,进行改进。
当然,我今天分享的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要想更好地运用番茄工作法,还需要系统地去学习这套工具,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这本书籍,进行相应的练习,如果有疑问,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