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丫丫,我的三个标签是:
演讲——我是锦英头马培训师俱乐部的教育副主席;拆书——我是蜀汉分舵的组织运营副长老;
成长——一年前我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啃老族,自从接触了像拆书帮这样的社群,认识了上进的伙伴们,让我找到了新的奋进动力。也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在拆书帮持续成长。开始前我们根据座位两人一组,大家积极参与哦。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行为)聚焦影响圈的四个步骤:列举因素、区分圈层、聚焦影响、实施行动(澄清),完成一次协助他人聚焦影响圈的沟通演练,从而帮助我们从消极心态调整到积极乐观心态(界定)。
【图书介绍】
场景:快到年底了,可是自己的目标业绩只完成了不到80%,被领导叫去谈话,由于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不止一个,于是心头非常不满,认为是时辰的错已经过了旺季,或是抱怨客户不给力,或是埋怨领导把目标设定太高。这么一想,就郁郁寡欢,心情跌落到谷底。
提问: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一个事项,当你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当时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关注点应该在哪里,才能让自己的心情也能随之从消极变得积极,更好地愿意去改进?
影响:如果关注点没有落到正确的地方,就很难用一个正确的积极心态看待当下的问题,个人进步效率会很低下;长远来看,不利于我们自身更好地成长,很难成就一番大事。
解决:针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别怕!给你推荐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斯蒂芬·科维所著,曾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7年之久,总销量超过了l亿册,是美国企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一本“圣经”,书中的理论修正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观念,给到具体的指引和方法优化了我们的行动,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效率。
拆页告诉我们什么是影响圈和关注圈,帮助我们思考如何调整自我提供依据,提高人生效率。
【A1自测】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来了解一下自己做事过程中善于聚焦于积极方面的程度。
给大家1分钟时间,完成以下6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解释自测】好了,时间到,大家的结果都出来了吧。
30分以上 说明你做事能够很好的聚焦于积极方面。
20-30分 说明你做事有一定的自我调整意识,往积极方面聚焦。
20分以下 说明你做事态度不是很积极,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好好聚焦调整一下。
不论测试结果如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学会调整自我的方法,聚焦积极态度。
【R阅读原文】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国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WHAT:
【现场学员互动】
提问:拆页提出了两个注意力的圈,是哪两个圈呢?
回答:关注圈和影响圈。
反馈:很好。我们来看看拆页中是分别怎么定义这两个概念的呢?关注圈是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影响圈是可以被掌控的(做自己所能及的事)。
提问:正如刚刚的自测题,我们一起看看,第一题:如果平时总喜欢谈天说地,闲聊八卦,导致当下任务延迟推后,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不是。
提问:很好,再看第四题:如果当出现了外在因素阻碍了当前我在做的事时,我怨声载道,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不是。
提问:非常棒,看看第五题:在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事项中,我能知道当中哪些因素我自己可以把控。这是聚焦影响圈吗?
回答:是的。
(拆书家反馈)很棒!说明大家现在基本能够明确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了。你们认为在刚刚自测题的三个例子中,在聚焦“关注圈”时,感觉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心态?
回答:消极。
WHY: 是的,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时,才能具备更积极的状态做好事情,对吧?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容易当局者迷,尤其是身处一个会有诸多因素影响的事物中,要意识到自己是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要加以判别归类,并实施行动就非常重要了。
HOW: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整理了以下4个步骤,帮助我们聚焦于影响圈,养成积极态度:
1. 列举因素:把影响特定事件的具体要点列举出来。“为什么不能做好”“哪些因素导致的?”
2. 区分圈层:明确该影响因素是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进行分类。 “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
3. 聚焦影响:聚焦影响圈,制定计划。“接下来我重点突破哪一项或哪几项因素?”
4. 实施行动:根据影响圈中的事项开始行动。“我打算何时开始行动”“如何做?”
<举例>上半年我们公司新来一个教学主管,基层教学老师小王因为与其意见向左觉得相处起来很不舒服,那段时间上课状态也不是很好,在近期的满意度调查中,评分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协助小王分析:
(列举因素) 当下的工作任务是把课上好,让学员满意,影响的因素有:课程设计、备课演练、服务沟通、学员感受等
(区分圈层) 让小王做个圈层分类:课程设计大纲、备课演练评分规则是教学主管决定,属于关注圈,学员感受是学员自己的,属于关注圈,而课程设计具体方案、备课演练形式、服务沟通是自己的,属于影响圈。
(聚焦影响)因此接下来需要他把关注重点放在自己的影响圈,提升备课能力、服务沟通能力。
(实施行动)于是接下来我们从当周开始了每周1次的备课演练,精进服务沟通技巧。通过相互探讨和演练,小王的教学满意度在半年后提升了5%。
WHERE:聚焦影响圈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态从消极调整为积极,并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点都不关注身外之事,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使用的时候注意聚焦影响圈的使用目的——调整心态。
【A3促动参与】
案例介绍完毕,接下来,我们就要拆为己用了。
我给大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公司销售部门,你是小张,而你的平级同事小王最近销售业绩不佳,他找你吐槽,说最近都是因为公司产品涨价导致的,请你用扩大影响圈的4步法帮助他聚焦到自己的影响圈,给大家8分钟时间,之后请一组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洪洪(小王)&倩倩(小张)】
小王:唉,最近业绩好差,都是公司涨价弄的,烦死了。
小张:确实涨价了,不过导致业绩差,应该不止这一个因素吧,咱们列举看看还有哪些因素呢?
小王:原材料上涨,市场竞争变激烈,员工离职,销售话术不管用了。
小张:你看,这里面哪些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影响圈,哪些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关注圈呢?(区分圈层)
小王:原材料,和市场,我们决定不了,是关注圈。员工离职我也不可能绑住他的腿不让他走,也是关注圈。但销售话术,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小张:很好,我觉得我们可以聚焦于升级销售话术,因为现在的话术还是5年前总结的版本。(聚焦影响)
小王:你说得对。我明天就开始实施行动:重新写话术,写好后你帮我看看提提建议,这周再抽个时间给新来的员工分享一下,让他们也演练下。
小张:哇,太棒了,真为你的执行力点赞!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伙伴的分享,表现得都非常棒,看来是基本掌握了这4个步骤。
【A2特定任务】: 学习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接下来请大家回去思考,自己未来一个月内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有哪件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了关注圈产生了消极被动的心态,请运用上今天讲的4个步骤让自己把关注圈聚焦到影响圈。三天后私信我分享一下你怎么做的和你的感受。
【学习者分享:曼曼】
周四拆书课回家后,一个朋友约我下周日去看画展,但她又给我说不能完全确定。我觉得有点无语。如果临到头了她说来不到了,我可能会觉得很不舒服,觉得她很不讲信用,如果她不来就可能打乱我的计划,最后只能宅在家里。
学了4个步骤,我就意识到,我可以用这种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
(列举因素)影响我下周末能不能愉快度过的因素有:朋友能不能如期陪同,我自己的计划安排
(分类圈层)这里面属于关注圈的是我的朋友,而我自己的计划安排是影响圈。
(聚焦影响)所以我应该把重心放在我自己的计划安排,假如他来不了,我就该聚焦调整自己的计划。
(实施行动)然后再根据我的计划(在家看书学习)执行,就可以度过愉快的周末了。
我的感受:用了这个方法,我现在不会因为朋友能不能来而焦虑了。因为我聚焦在我自己能计划和安排的部分上,心里觉得很坦然了。
【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圈,是什么?对,影响圈和关注圈。也知道了如何区别这两个圈。并学习了聚焦影响圈的方法:列举因素、区分圈层、聚焦影响、实施行动,把消极心态转化成积极心态。希望大家把这个方法真正应用在生活中,帮助我们用更积极的状态做事,成为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