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NO.40】西城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提问力——面对问题,用提问的方式理清思路、做出决定 学习目标: 面对问题,用提问的方式理清思路、做出决定

开场:

             

大家好,我是灵君,一位视觉思维践行者。在面对职业迷茫时,通过提问来帮助自己梳理想法,找到热爱的视觉。如果对视觉感兴趣的伙伴可随时链接,关于如何靠提问来发现自己的内在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 


[分组]

 为了方便后续沟通,相邻的两位伙伴形成讨论小组,大家可以相互确认下眼神。 


 【FAB图书介绍】 

今晚带给大家的书——
 

F:《提问力》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和2位资深三级拆书家共同完成的。本书讲解了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

 A:这本书被众多大咖推荐,在行创始人姬十三、简书CCO黄一琨等。相较于市面上其他学习类书籍,《提问力》更系统、更聚焦提问模型,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关于提问的方法论。

 B: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被各种问题困扰,理不清思路,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定义问题、理清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问力》这本书里的多个提问模型,就可以帮大家培养提问意识、快速建立提问体系,从而使用提问工具解决问题。 


【R1学习目标】

 今天的第一个拆页是关于苏格拉底提问法的,我们一起学习后,可以在面对自己或他人的困惑时(界定),使用该方法(澄清)以问题者为中心减少评判、聚焦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行动)


 下面我们进行片段学习,阅读拆页1,读完的伙伴可以抬头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R阅读原文:

 

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管理学界被公认是和彼得德鲁克齐名的大师级人物。查尔斯.汉迪曾经在牛津大学读哲学。汉迪自己说,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提问的技巧。他说:“我们不提供建议,只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这很有助于人们澄清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从苏格拉底那儿学到的。”

1.png

感受到了吗?在这里,查尔斯·汉迪不是提建议,而是提问题,促进他人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样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大部分伙伴已阅读完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拆页内容。

 

why

为什么在解决问题时要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呢?大家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朋友来向你倾诉时,如果你直接给出建议,往往对方会存在各种顾虑。或者当下接受,问题却不停反复。

 

但如果以倾听和提问为主,对方在回答中会越来越清晰问题所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提问非常重要。

 

what

本片段介绍了“苏格拉底提问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帮助我们站在问题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问挖掘本质,最终找到答案。

 

how

那么如何实施“苏格拉底提问法”呢?依据原文片段,4个步骤分别是:

1、  克制表达本能: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但如果一开始就发表观点、提意见,很难让问题者充分展示出问题的根本。所以至少在对话的前半段,需要克制表达本能。

 

2、  确认讨论主题:如果不确定主题,会发现聊天容易跑题。一次谈话深入解决一个问题,就很棒了。我们可以提问让对方回答“是或否”,来不断确认问题边界,直至主题清晰具体。

 

3、  明确沟通角色:在沟通中“以问题者为中心”是十分重要的,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才能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

 

4、  连续提问:通过向对方不断的提问,能帮助问题者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思考,从而发现其背后的假设、细节等等。这里可以是问缘由的,比如:“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的”,也可以是关于感受情绪的,比如:“那做了这个选择,你的感受如何?”等等。

 

 

【不那么做的坏处——负面一般做法】

面对朋友或自己的问题,我们常常会着急找方法、找答案。没有给予问题者足够空间去思考,就直接给予建议或行动计划。这样的建议常常来自于个人经验或书本。

 

【不那么做的坏处——负面做法的坏处】

表面看起来解决了问题,但因为没有让问题者充分表达自己的困惑,所以常常会出现行动计划中途无法执行,或者因没有解决核心问题而困惑反复。

 

【不那么做的坏处——反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体会这个过程,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的朋友最近在学习舞蹈,每周两次课程。可一到上课时间,就各种借口不去。她觉得自己自律性太差,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连一开始感兴趣的舞蹈都坚持不下去,对未来充满担忧。

 

当时我正好了解到一些习惯养成方法,就直接给出建议说:“可以每周给自己设立奖罚机制,并在朋友圈公布,利用监督机制确保习惯养成。”

后来我朋友尝试使用这个方法,但还是没有成功,默默删除立flag的朋友圈。

 

【不那么做的坏处——结合行动建议把反例变成正面例子】

如果再回到当初的场景,我会选择“苏格拉底提问法”来帮朋友解决问题。

 

1、  克制表达本能:在朋友给我讲述完“无法坚持舞蹈学习”的困惑后,我应该提醒自己“此处不适合直接给予建议”,先倾听。

 

2、  确认讨论主题:接着可以通过让朋友回答yes or no的方法明确此次谈话主题。比如:“你是因为舞蹈问题,担心自己在各方面都无法自律吗?”“如果舞蹈课程每周能坚持,你还会有此困惑吗?” 通过不断追问,直至找出朋友真正困惑的点。

 

3、  明确沟通角色:明确主题后,接着表达在自律方面没有人能100%的确保无问题,自己也曾经有过困惑。但很愿意倾听,并探讨这个话题。

 

4、  连续提问:通过和朋友的聊天,不断追问相关问题,来让朋友从不同角度思考。比如:“当初为什么想要报舞蹈课程?” “还有其他关于不自律的案例吗?”

 

通过这样的聊天,相信朋友能找到问题的核心,真正做到解决困惑。

 

【预防异议】

也许有伙伴会说,干嘛这样麻烦,直接开始第4步“连续提问”不就好了。大家思考下:如果没有第1步,其实很容易惯性给予意见;如果没有第2步确认主题,聊天很容易发散,聊到最后可能完全跑题。如果没有第3步,会容易让对方心里上觉得自己弱势,不能充分表达。

 

where

“苏格拉底提问法”适用于工作、生活中问题澄清、解决的场景。可以向自己或他人提问。那什么场景不适合呢?有的沟通目的就是为了倾诉,是情绪的宣泄,这样的情况下倾听比提问更重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提问设计】

以上是讲解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应用。

 

请伙伴们回想一下,在过去一个月里,有没有出现:

 

你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找你倾诉,你直接给予建议了;

你的闺蜜找你咨询是否跳槽,你直接告诉她大环境不适合,还是安心工作吧;

又或者孩子犯了错找你倾诉,你直接告诉他所谓的大道理呢?

 

下面请大家将当时自己直接给予建议的情况,写在便签上,只需要写出当时具体的场景,写完后请与同组的伙伴分享。稍后会请一位伙伴和大家分享,时间1分钟。

 

分享者:9月中旬,我们公司来了一个97年前台,漂亮英文很好。本想可以在这个岗位可以增加遇见高管几率,被重视后快速发展。但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前台找我聊天,我直接给出了建议,这么年轻不要在这个岗位温水煮青蛙,尽快跳槽找一个能锻炼提升自己的工作。

拆书家回应:好的,谢谢这位分享者。在刚刚的场景中,我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直接给予对方建议了,并没有通过提问让对方更多的去反思,那现在请各位伙伴想象一下

 

A1+反例变正例】

如果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刚才写下的情境,你想改变现状。如果使用学习的“苏格拉底提问法”,该如何做呢?

请按照“苏格拉底提问法”4个步骤,重新反思。写完后,和同组伙伴分享。时间3分钟。

 

分享者:

1、克制表达本能)如果回到当时场景,可以尝试用提问的方式沟通,而非直接给予建议。

2、确认讨论主题)可以先尝试询问对方:“下定决心要换工作呢,还是对目前的岗位有不满意?”、“是想讨论有什么想改进的地方,还是要重新规划?”。也许对方会回应:“工作不是说换就换,有顾虑,只是希望在这个岗位上有发挥空间。”

3、明确沟通角色)接着表示愿意陪她聊下去,一起讨论;

4、连续提问)你想要得到什么?想要得到的东西是可以通过换工作解决吗?哪个行业岗位可以得到?那你为了这些你想要怎么做,比如和目标部门领导沟通、积累技能?

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她找到下一步的方向。

 

拆书家回应:好的感谢这位分享者,相信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这位刚步入职场姑娘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反思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R1总结】

好的,第一个片段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相信大家再面对他人或自己的问题时,都能耐心去探索问题内核,找到根本原因,再去行动。

 

【两个片段的过渡语】

 “苏格拉底提问法”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第4步连续提问相对困难的,怎样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片段,将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用的提问模型,帮助大家建立提问体系。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两个片段的过渡语】

 “苏格拉底提问法”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第4步连续提问相对困难的,怎样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片段,将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用的提问模型,帮助大家建立提问体系。

 

片段二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拆页2,看完后可抬头示意一下。

 

R:阅读原文

 

我们先用一个例子来解释焦点讨论法的四个层次。

 

背景:白天,幼儿园老师带着琳琳参观了消防大队,晚上,妈妈和琳琳聊参观的事情。

妈妈:“今天去消防大队看到了什么?”(客观性层次)

琳琳:“看到了红色房子,还看了叔叔们住的地方,吃饭的地方。”

妈妈:“有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吗?”(反应性层次)

琳琳:“有呀,叔叔们床上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

妈妈:“为什么老师带你们去参观消防大队?”(诠释性层次)

琳琳:“老师想让我们自己做家务。”

妈妈:“你以后怎么办呢?”(决定性层次)

琳琳:“妈妈,明天早上起床后,我自已叠被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R2学习目标】

学习者当想要解决难题或做会议总结时(界定),能够使用焦点讨论法(澄清),让提问更具洞察力、逻辑性。,最终做出有效的行动计划。

 

【意译案例】

原文是一位母亲和孩子的沟通,为了更容易理解焦点讨论法,我举一个职场案例来说明:

 

背景:同事小Z负责的一个项目,因为自己在合同金额上有个小失误,导致后期发票全部作废,需要大量后期工作无弥补。她非常自责懊恼。

 

我:“这个项目失误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客观性层次)

Z:“看到了财务同事在加班、部门同事第一时间讨论如何解决。”

我:“那对这个事情你的感受如何?” (反应性层次)

Z:“一开始很紧张,担心影响公司业务。后来看到大家没有责备还一起加班处理,非常内疚。”

我:“大家为什么这么做呢?” (诠释性层次)

小Z:“大家对我的错有包容度,是对我之前工作的肯定,重要的是一起及时弥补。”

我:“那接下来你想如何做呢?” (决定性层次)

小Z:“这周和大家一起配合解决因错误带来的影响;后续会认真思考增加合同审核流程,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why

通过拆页和刚刚的案例大家可以思考下,一般情况下面对问题我们通过提问来让自己更加清晰,可提问如果没有逻辑、不成体系,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对话,启发程度也会降低。

 

通过焦点讨论法的提问逻辑,能帮助我们体系化的从不同维度思考,一层层深入,最终做出合理的行动计划。

 

what

通过客观性层次、反应性层次、诠释性层次、决定性层次可以依次提出问题,能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有逻辑的思考问题,也充分尊重问题方的内心,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how】【细化步骤】

那么,这个方案如何实施操作呢?我们来细化一下文章的步骤:

1、  提问客观事实(what)提问相关事件的各种客观事实。比如:“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什么?”等等

2、  提问感受情绪(emotion)询问讨论者感受、情绪以及客观事实带来的联想。比如:“这件事让你有什么感受?”“是什么让你印象如此深刻?”

3、  提问原因价值(why)通过提问寻找客观事实的根本原因、带来的意义、价值。比如:“这个事对你有什么启发?”、“领导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阶段讨论者需要充分思考回答,难以快速响应,应给予足够的时间。

4、  提问未来计划(how)

a:确认行动:通过提问促使讨论者形成决定、采取行动。比如:“在接下来的一周,你讲怎样来提高你的工作质量?”

b:积极回应:当讨论者做出决定后,给予积极回应,对其产生正面影响。比如:“很开心听到你的行动计划,相信通过这次思考,一定会有满意结果,期待~

 

【举例】

上周日参加了一个线上金钱整理的分享,1小时分享结束后,嘉宾在群里抛出复盘模板,让大家进行复盘反思。这个模板正好是使用了焦点讨论法的方式,经过一轮问题回答,对分享内容更清晰,也确定了未来将要如何操作。

 

1、  提问客观事实

复盘问题:“请写出今晚心动的内容或金句”

回答:“1、金钱关系是自己内在状态的外显2、设置愿景板,描绘出三年后的理想生活场景。”

 

2、提问感受情绪

复盘问题:“今晚最大的感触”(反应性层次)

回答:“面对金钱时而盲目乐观,大肆买买买;时而谨小慎微,什么都纠结。看到了自己凌乱的购物观,有些着急和紧张”

 

3、提问原因价值:

复盘问题:“听了今晚的分享内容,对你的金钱观有什么影响?”(诠释性层次)

回答:“混乱的金钱处理方式大多数和当下的环境、心情相关。今天的分享让我明白不断梳理生活中自己想要提升的点,明确目标,才能将精力和金钱向其倾斜。”

 

4、提问未来计划

 

a:确认行动

复盘问题:“接下来一周你将要采取的行动”(决定性层次)

回答:“1、对目前已有物品、银行卡、理财情况进行梳理;2、每月罗列购物清单,在固定时间采买。”

 

b:积极回应:

分享嘉宾:“看到大家的复盘以及未来一周的规划,都清晰而具体。我们会陪伴大家一起做好金钱整理,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沟通。”

 

以上就是使用焦点讨论法,用提问的方式完成的一次活动复盘。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哪种情况呢?当面对问题解决、会议活动设计、项目复盘时都可以使用焦点讨论法。但如果沟通时间极短,该方法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R2-A3场景设计】

接下来我们进入现场演练环节,为了更好的理解“焦点讨论法”,我设计了一个演练场景。请大家注意倾听:

 

男主:Mike 女主:Alice

Alice因为想要提升自己英语水平,最近报名了线上和外教11的聊天课程。但总因为晚上刷抖音、看剧等原因放弃。结果100次课程,1个月内只上了5次。Alice非常苦恼,想让Mike帮自己梳理一下。

 

R2-A3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请大家尝试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步骤:

1、  提问客观事实

2、  提问感受情绪

3、  提问原因价值

4、  提问未来计划

a:确认行动

b:积极回应

 

作为Mike该如何通过提问,让Alice自己找出核心原因,做出相关的计划呢?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个人一组分别扮演MikeAlice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解决这个场景下的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是大家能使用“焦点讨论法”来让问题者通过回答系统性问题,来自我发现问题根本,找到解决方案。

 

给大家4分钟时间进行小组演练,稍后会邀请1组伙伴上台分享。

 

分享者演练:

Alice:老公,最近我报的11英语口语课程,但每晚总因为刷抖音,没能按时上课。我该怎么办呢?

Mike:除了刷抖音会影响还有什么具体情况呢?(1、提问客观事实)

Alice:还会刷剧呀,反正就是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

Mike:那你刷抖音时的感受如何?影响你上课后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2、提问感受情绪)

Alice:白天上班很累,刷抖音可以缓解情绪,非常放松。但影响上课后有感觉到内疚、后悔。

Mike:那当时为什么报英文课程?(3、提问原因价值)

Alice:主要是两方面:一、可以提升英语口语,在工作中应用;二、给孩子做榜样,学好英语可以提升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他未来出国学习、开拓眼界做好基础。

Mike:看来你很重视英文这件事,你想要怎么做呢?(4、提问未来规划—确认行动)

Alice:英语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还是需要坚持。当然放松也很重要,就是在时间上需要合理分配。比如规定刷抖音和剧每天半小时,当然需要你监督提醒。如果每月英语课程超过10次,还可以奖励去购物一下。完不成你可以设置惩罚给我。

Mike:很积极的计划嘛,那准备什么时候开启呢?(4、提问未来规划—积极回应)

Alice:明天就开启吧,你来监督。

 

拆书家回应:谢谢两位伙伴精彩的分享, Mike通过焦点讨论法引导提问,帮Alice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和问题,也做出了下一步规划。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使用中每个环节也许不是一个问题就能解决的,比如提问客观事实时可以提2-3个问题,来帮助问题者更好的澄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R2-分享A2便签】

1、  R2分步催化1

刚才通过场景演练大家更深刻的理解了“焦点讨论法”,接下来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设想一下,在未来一个月,你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可能是想要对9月工作进行总结,来规划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行动计划;

可能是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产生矛盾,需要引导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可能是你要策划一次项目复盘会,需要确定每个阶段的讨论议题;

 

未来一个月内,你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呢?

请大家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写在便签上,只需要写关于场景的部分,可以细化到时间、人物等场景具体信息。目前不需要写解决方案。

 

大家写完后和组内伙伴分享,一会会邀请一位伙伴上台分享。时间1分钟。

 

分享者:孩子在上学前班,正在学珠心算,每天有作业需要完成。但每到写这个作业时,他就哭闹抗拒。我们说那就不写吧,他自己还会担心纠结边哭边说要完成。想要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拆书家:感谢这位伙伴的分享,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那我们今天可以尝试使用“焦点讨论法”来通过提问,帮孩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2、  R2分步催化2

下面就请大家再设想一下,刚刚你写下的场景,使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步骤,在便签上写出你的解决方案。写完后与组内伙伴分享,稍后邀请伙伴上台与大家分享。时间3分钟。

 

分享者:在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有情绪时,可以和他沟通

我:你伤心的哭是发生了什么呢?(1、提问客观事实)

(孩子可能回答:题目好难,自己不会做)

我:那上课时,你听到老师讲了什么吗?(1、提问客观事实)

(孩子可能回答:老师说需要背口诀来完成,但是口诀太难了,记不住)

我:那你现在因为难而不做,有什么担心或其他感受吗?(2、提问感受情绪)

(孩子可能回答:别人都做完了,我没有做会很伤心,自己不好)

我:那如果你通过努力做完了,会有什么感受呢?(2、提问感受情绪)

(孩子可能回答:放松开心)

我:你平时喜欢做手工,遇到困难还是坚持做完,你的感受呢?(2、提问感受情绪)

(孩子可能回答:非常享受过程,做完手工也很开心)

我:每次能完成一件事,为什么能带给你开心的感觉呢?(3、提问原因价值)

(孩子可能回答:通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情就会让我很开心,如果做好作业的话,我也会高兴)

我:那珠心算作业你打算怎么做呢?(4、提问未来规划—确认行动)

(孩子可能回答:还是要把作业完成,应该学会的去学习)

我:很开心你勇敢的面对问题,珠心算作业妈妈可以陪你,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4、提问未来规划—积极回应)

 分享者感悟:在提问中关心孩子的感受情绪,有意识引导他回忆成功时的感受会帮助他建立自信。

 

拆书家回应:感谢这位妈妈的分享,也许在提问孩子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他并不会认真回答问题。但我们尝试使用焦点讨论法的体系去提问,就是帮孩子主动去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在多次尝试下,相信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慢慢提升。

 

【强有力的结束语】

不经思索的行动是不值得的!希望大家通过提问方法,提升提问逻辑、建立提问体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带给大家启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