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想起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不会习惯性地用负面词汇进行描述,提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也不会立即习惯性地加以否定和批评,而是通过现场的学习和操练达到知晓和会应用“良好行为训练法”的四个步骤,明白不良行为能够被良好行为所取代。
开场
技能点:分组
各位积极上进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绍兴阳明筹备分舵的线下拆书活动,我是今晚2-2过级拆的Lily。今晚我们的拆书过程要进行组内分享,所以先分一下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技能点:图书介绍
今晚我的拆页来源于书籍《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
Feature: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类范畴的书籍,作者是华人世界的国际NLP大师李中莹老师。他最早把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完整全面地引入国内,更发展、创新了NLP,使得它更适应中国的文化。全书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好的亲子关系来源于好的亲子观念开始,培养优秀孩子的技巧,让你和孩子更亲密的技巧和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Advantage: 此书与其它亲子类书籍相比较,有以下几大特色:首先除了一般家庭也有特殊家庭比如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处理技巧;其次书中有孩子心理素质培养的技巧介绍;最后本书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由内而外地去激发孩子的行为,具有非常强的原理性。全书以介绍技巧为主,方便家长理解和运用。
Benefit 1: 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亲子关系,通过自我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从而实现亲子关系的亲密化。
Benefit 2:通过今晚的拆页学习,你会掌握帮助孩子摆脱那些让你头痛已久的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你也会从只关注孩子不良行为转变到积极关注孩子良好行为的高情商父母。
接下去请大家阅读拆页原文。阅读时间为2分钟。阅读完成请抬头示意我。
拆页来源:《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P168-169
主题:让好行为替换坏行为的神奇训练
不管我怎么说,家长还是特别容易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忽略他们的良好行为。不少家长知道自己有这样的习惯但就是难以改变,因此需要一些针对性的自我训练,在否定不良行为时,一定要从肯定孩子的良好行为开始,使孩子能得以比较和明确方向。
这个训练有四个步骤:
1.写下良好行为目标。请写下你希望孩子多做的那些良好行为,必须是用正面词语写,即没有“不”或者“没有”之类的负面意思的词语,越清晰明确越好。例如“不要捣乱”应该换成正面词语“安静地坐下来参加游戏”。
2.列出一张嘉许方式的清单。毎当孩子做到良好行为目标中的任何一项,你便采用这些嘉许方式。找机会与孩子谈谈,先问问孩子喜不喜欢这些嘉许,再写下来。可以是这样的一些行为:说嘉许他的话;做一些嘉许性的身体接触,例如拍拍他的头,亲他的脸; 微笑地点头;一段愉快的交谈;与他玩某些游戏,例如下棋;描述孩子的行为。
3.列出一些你可以迁就、放任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这一点,认为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怎能迁就和放任?家长应该明白,有很多比这些更急需改变的行为,需要优先处理,例如与弟妹争吵、打架、大声骂人等。家长若想孩子更快有所改变,应该容忍这些行为,待更严重的行为改变了,再处理这些行为。
4.定出你会如何迁就或放任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例如每当这些行为出现时,你的反应是自动地忽视它们,停止对孩子的注意,走开或者做自己的事等。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已经阅读完成。接下去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片段。
【what】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是恐惧的,对未知的恐惧,对无法掌控的恐惧。这时需要家长等身边人的肯定和鼓励。但是作为家长也许知道要多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而现实是往往习惯性的更关注不良行为并表现为语言的上否定与批评。这个片段则是通过4个步骤来训练家长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孩子的良好行为,以此来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善。这个方法叫“良好行为训练法”。
【why】如果家长过多的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相当于在不断强化不良行为,这会导致不良行为更加积习难改;而如果家长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良好行为上,则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内心力量和自信去战胜内在的恐惧改变不良行为,也会促进亲子关系。
【how】 “良好行为训练法”具体步骤如下:
1. 明确行为目标 父母和孩子一起商量并写下良好行为目标,目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要使用正面词汇,要清晰明确,比如;“不能说脏话”中出现了负面词汇“不”,不适合做行为目标,我们可以用“语言要文明”来替换。
2. 商量嘉奖方式 当孩子完成目标或者目标中的任意一个时,要及时进行嘉奖。在嘉奖前先和孩子商量好嘉奖的方式:比如语言赞赏,身体接触(亲脸,拥抱等),玩游戏(下棋等),外出游玩,记录良好行为并上墙张贴等。
3. 迁就不良行为 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中,对于某些不太严重的不良行为先可以暂时放过,以留出时间给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先改变。这需要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总体考量和比较。
技能点:【预防异议】
这里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哪些是可以暂时放过的不良行为呢,哪些又是严重的不良行为呢?好像不太好区分。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打人,习惯性撒谎,满口脏话等这些涉及到人的品行了,是相对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要先改变,相比较做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玩具不收拾等这些行为可以先迁就。
4. 决定迁就方式 如何迁就不严重的不良行为呢?可以自动忽视,或者离开原地,或者转移注意力做其它事情等。
技能点:【预防异议】
出于习惯的原因,如果有小伙伴觉得很难一下子做到,看到不良行为总忍不住想提醒或者批评时,怎么办?在这个时候,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动作:比如咬紧嘴唇提醒自己忍住或者闭嘴,或者打个响指告诉自己停,或者家人之间相互提醒等。
建议四步不可随意减少,要一起使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方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以前女儿吃饭总是发出很大咀嚼的声音,我们经常提醒她轻一点,但是只要不提醒,她就又很大声,对此我们挺无奈。上周一吃晚饭时又因为这个原因弄得亲子关系紧张。后来我想到用“良好行为训练法”试一试。
1. 明确行为目标 在吃饭前我先和女儿明确行为目标 即在吃饭时嚼食物的声音要轻到只能自己听见。
2. 商量嘉奖方式 然后和女儿商量如果她做到了就嘉奖一次,嘉奖的方式让她自己来选择,有语言夸奖,比如这次吃饭声音小很多了,比以前好多了;有奖励她和爸爸下五子棋;带她看个电影或者有亲亲她抱抱她等。
3. 迁就不良行为 对于训练期间的其它不良行为,比如:饭碗的饭粒吃得不够干净,先迁就。
4. 决定迁就方式 看到饭粒没吃干净等不良行为时,我选择自动忽视。
一周下来,女儿有时吃饭竟然会自己提醒自己咀嚼声音要轻一点,咀嚼声也控制得比以前好了。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已经能进行比较清晰的自我表达但还没成年的亲子之间,也适用于父母之前较多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又想帮助孩子改变这些不良行为的情况。师生之间建议可尝试使用。
以上是我对这个拆页的理解。
技能点:【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分布催化)
接下去进入大家把拆页所学进行应用的时候了。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你先设想一下你的孩子或者侄女、侄子、外甥、外甥女或者你朋友的孩子在未来两天内不良行为发生时的具体场景,不良行为可能是不收拾玩具,长时间看电视,挑食,说脏话,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偷偷玩手机,晚睡,赖床,生气时摔门,摔玩具,骂人,甚至打人等。建议构想的场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大约30秒钟时间来构想。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好,大家已经有了未来两天内的具体场景。假设下周一到周日,你将按照“良好行为训练法”帮助孩子改变场景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你会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实施?请大家在便签纸上按照下面这四个步骤简要写出你每一步的行动要点。
1. 明确行为目标
2. 商量嘉奖方式
3. 迁就不良行为
4. 决定迁就方式
请大家写完便签后,再分别在小组内分享。4分钟后邀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海英姐案例:
时间:明天早上开始的一周时间
地点:家里
人物:海英姐和她女儿
事件:她女儿不肯自己主动好好吃饭
步骤:
1. 明确行为目标 女儿能自己主动吃饭
2. 商量嘉奖方式 奖励吃棒棒糖
3. 迁就不良行为 迁就她吃饭时听PAD
4. 决定迁就方式 把PAD放在另一张桌子上
非常感谢海英姐分享的案例。她的案例紧扣了这四个步骤。是一次非常好的应用。
结束语: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晚我的拆书过级活动到这里要结束了。希望我今晚带来的“良好行为四步法”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去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