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本片段后,当我们带有情绪进行决策时,学会运用“技巧决策法”,排除情绪干扰,做出理性决策。
开场: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朱青美,是一名热爱烘焙、喜欢拆书的测绘工程师,很开心大家能聚在这里共同学习和分享。
分组:为了方便等会学习讨论,我们先来分个组,从我的左手边起,每3位小伙伴分为一组,共3组。
【F】今天我带来的片段选自《做出好决定》(案例版)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美国管理学名人、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他所写的管理学著作被千所大学作为教学用书。这本书总结了千余篇决策学的相关研究,给出6个理性决策的标准步骤,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特点给出12条建议,有助于读者提高决策能力。
【A】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给出了9个自测表,与读者有很强的互动性;汇总了17个常见的心理陷阱,既科学又全面;与原版书籍相比较,本书不但有原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有拆书帮三级拆书家增补丰富的日常案例,让抽象的理论更接地气,更易理解。
【B1】因此,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可以了解常见的心理陷阱和决策偏好,知道决策偏好都是受哪些行为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避免失误,决策自如。
【B2】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选择工作、婚姻或者投资时,往往会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策和判断,从而后悔不已。今天的片段,让我们学会在冲动时运用“五点决策法”排除情绪的干扰,避免冲动决策。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情绪会影响决定,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则取决于决策的类型、重要性、兴奋水平和认识水平。如果你在第10章中的测试中得分比较低,尤其应该警觉,不要让情绪来控制你的选择。第二,你在做重大决定时,如果压力过大或过于激动,就要推迟做出决定的时间。大多数决定推迟一到两天做出并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三,如果你不能推迟决定,那么向他人征询建议。跟没有情感卷入的朋友或亲戚一起讨论这个决定。第四,花点时间扩大你的选择范围。如果你能评估和权衡多种备选方案,就不太可能作出冲动的选择。最后,要一直专注你的长期目标。在做决定时,如果你无法排除情绪的干扰,就要确保它与你的长期计划相符。这样的话,你就不太可能做出一个以后会后悔的决定。
好的,片段不长,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理性决策方法-“技巧决策法”,这个方法能使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淡化高兴、焦虑、挫败感等情绪的作用,在心态平和时,做出一个理智的决定。
要想做出理智的决定,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情绪评估,做决策时,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评估,现在是属于什么情绪中,表达出来。
第二、推迟决策,当我们察觉到有情绪或者压力过大时,能推迟决策则推迟。
第三、咨询他人,有情绪且不能推迟决策时,就要咨询没有情感卷入的他人。
第四、备选方案,在决策时,为了避免冲动,增加两到四个备选方案。
第五、长期目标,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来从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
【通常行为】那我们平时都是怎么做决策的呢?很多人容易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定,当我们处于气愤、悲伤、欣喜等等情绪中,其实有时候真的没想那么多,这样就会减少我们的备选方案,降低对信息的使用度,然后脑袋一拍、手一哆嗦,就迅速地做出了决定。
【不这样做的坏处】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这时候,我们就难免陷入一种没有考虑周全而令自己后悔不已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后果的困境。这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消极影响,或者与同事、朋友关系恶化,或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理性,或者家庭中出现关系紧张。
【反例】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
去年7月份,我看到房价一直往上涨,而我还没有房子,感到很焦虑。打算在海口买个房子,看到有个中介的朋友圈写着“同地段同户型房子卖到150万了,而这个房子只要128万,因为房东在内地,不知道海南的行情,一买下就赚20多万。”我赶紧联系这位中介去看房子,觉得房子还不错,中介说,不买就要被别人买走了。我火急火燎地就下了定金,把这个房子买了。后来发现,这个房子划片区的学校质量很差,就在马路对面的小区楼房质量好,学校片区也好,同户型比这还便宜一点。就是当时因焦虑而太冲动了,我现在还挺后悔的。
如果能重回当时的情景,我会用“技巧决策法”来避免冲动决策。
第一、情绪评估,现在自己对买房这件事属于焦虑状态:怕房子涨价过快。
第二、推迟决策,看上这套房子,先不要着急下定金,推迟几天。
第三、咨询他人,如果中介说不能推迟的话,那我也要打电话问问老公或者之前买过房子的同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们不同的意见或者其他建议。
第四、备选方案,在周边多看几个小区,详细了解价格、学区、物业等多各方面因素,然后选出几套房子作为备选方案。
第五、长期目标,最后思考自己的还贷能力,小孩上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房子,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后悔了。
【适用边界】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婚姻、工作或者投资、消费时可以用“技巧决策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显象提问】好,现在,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自己或者亲戚朋友有没有因情绪而冲动地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比如:像我一样因太焦虑冲动决定而没买到合适的房子;听信小道消息,满仓股票而被套牢;双十一用大量优惠卷买买买,发现比平时买的还贵……请你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先用1分钟写下来,然后在组内分享。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每个人都尽量说说。
注意:需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分享者Amy:我刚大学毕业时,本来很想继续读书深造,也报名了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就跟我爸商量了一下继续深造学习的事儿,老爸却说:“女孩子嘛,早点工作就好啦。”我当时一听这话,就特别生气,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他一直都很重男轻女,当时就是因为太生气了什么都不管而冲动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工作上一遇到难题,需要更多知识储备才能解决的时候,我就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选择读研。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反思加工】好的,假如回到刚才你想起的情景中,用我们今晚所学的“技巧决策法”,思考下如何避免冲动决策。先用1分钟把过程简单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分享,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分享者Amy: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要是能察觉到自己真的很生气了,然后就推迟一下做决定,或者跟我妈妈商量一下,妈妈还是挺支持我继续学习深造的,还有外公外婆特别疼爱我,也会支持我的,可以多咨询一下其他没有情感卷入的家人,扩宽自己的选择范围,是现在继续读研,还是先工作了以后再读研,或者是直接工作,深入思考一下自己的长远打算,这样就可以做出一个比较理性的决策了,那就是先继续读研,再工作。
感谢Amy的分享,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用,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