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KK,古城分舵组织长老,现阶段我的三个标签是创业者、产品经理、行动派。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现场的RIA学习后,【可观察到的动作】学习者能够辨认移情聆听,【具体内容】应用移情聆听三步法,【完成程度】使对方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促进双方有效沟通。
【技能点】场景法介绍图书
这次我选的拆页来自史蒂芬.科维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阅读拆页前,接下来我给大家先介绍下这本书。
事件:有一天媳妇下班回来,说:“年底项目上线,还要写工作总结,闹心很”我回说:工作总结年年都写呢,这有啥的。”媳妇听完没好气,转身回卧室休息去了。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我们身边的人找自己说心里话,寻求帮助的情景。但当自己挖心挖肺地传授经验,给出建议后,对方不但不领情,甚至给你打上“不懂我”的标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聆听的要义。就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关上了与对方沟通的大门,从而使交流失效。
解决:那究竟该怎么聆听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会了我们一种真诚倾听的方法—移情聆听,让我们在与人沟通时,真诚地理解对方,获得信任。不仅如此,这本书还从个人领域、公众领域给出七个习惯,帮助大家从思维和习惯上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推荐伙伴们阅读学习。
下来请大家阅读下拆页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下我!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用自己的眼镜给每一个人治疗。如果同儿子、女儿、配偶或雇员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反应通常是:“他就是不理解我。”
有一个父亲对我说过:"我不了解我的儿子,他就是不愿意听我说话。”
我说:“我来重述一下,你说你不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愿意听你说话?”
“是的,"他回答。
我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对啊。”
我提示他:“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那就要听他说话。”
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叫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
实际上,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他道他儿子在想些什么,他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全世界,包括他的儿子。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一一移情聆听。
【技能点】【I】强化讲解概念的能力
我看到有几个伙伴示意我看完了,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理解:
所谓沟通,无外乎表达和倾听两个方面,两者相比,一般人更注重表达,却忽视了倾听的重要性,有时候,听甚至比说更重要。
【举例辨析概念】
通过阅读拆页我们了解到“移情聆听”的重要性,怎么样才是移情聆听呢?
例1:
拆页中的父亲对儿子的话充耳不闻,根本就不知道他儿子在想些什么,没有体会到儿子感受,也没有体察出儿子的需要,这不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不是移情聆听(至少要听儿子具体说了什么话啊)。
例2:
媳妇加班回来,说:“年底项目上线,还要写工作总结,闹心很!”老公回说:工作总结年年都写呢,这有啥的。”这也不是移情聆听,虽然老公听清楚了媳妇的话,但并没有体会出媳妇压力大的感受,也没有体察出媳妇期望获得老公安慰的需求,却只是经自己的经验经历建议对方。
例3:
一位刚失恋的女孩,找好朋友诉苦,朋友跟她说:“你为他付出这么多,他却不珍惜你,看你哭的这么伤心,真让人心疼”。这是移情聆听么?不是,这是同情,虽心怀善意,但却未感同身受。
例4:
媳妇加班晚回家说“最近持续加班,工作太充实了”如果老公这样说:老婆,你是说最近加班比较多吗(听对方说了什么话)?”对方可能会说“对啊,都连续好几天了”你又问“因为工作事多加班多,你感觉到有些累是吗(体会对方感受)?这样下去生活工作平衡不好,你希望能有更多时间休息和陪孩子 是吗(分析对方需要)?”相信如果能有这样的对话 彼此的沟通可能会更顺畅更深入,夫妻感情也会增进不少。
综上我们知道, “移情聆听”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操作步骤】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移情聆听”呢?首先需要先听对对方说了什么(最基本的),然后体会他的感受,最后分析推理出对方需要,使对方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促进双方有效沟通。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同个场景来分别示范下。
场景是:同事说:工作真的太没意思了
下来介绍移情聆听三步法:
1.复述。看着对方的眼睛,复述TA的话,比如:“你是说现在的这份工作很没意思吗?”
2.体会。描述或者询问对方的感受,比如:“因为工作没收获,所以你很沮丧 是吗?”
参考句子:因为XXX,你感觉很委屈/伤心/失望......是吗?你是不是担心情况会更糟糕?
3.推理。通过前两步了解到的客观事实,描述事件的发展,从而分析出对方的真实需要或情绪。比如:“这样下去不利于职业发展 你想要换一份工作,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参考句子:“这样下去...你想要...是吗?”或者“这样下去...你感到...是吗?”
这步是“移情聆听”的难点,理解对方为目的,分析其真实需要或情绪。一定不要给出自己的建议!
我们知道正常沟通主要基于目标主题,了解彼此需求,寻求满足彼此需要的过程。而通过我们上面分析讲解知道,区别于普通沟通中的听,移情聆听是以理解对方为目的,所以目标对象一般是我们的家人、亲人或较为在乎的朋友。
【适用边界】
如果我们的家人或熟悉的朋友有事向我们倾诉,期待获得积极反馈,通过移情聆听更深入沟通。比如优秀工作成果被领导批,努力付出得不到同事肯定,工作有重要会孩子家长会去晚了被孩子抱怨,过年回媳妇家过年受爸妈抱怨等场景。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些小伙伴觉得移情聆听三步不确定怎么组合使用。这个是根据你对对方的理解来决定的,如果你理解深入,你可以用既有推理又有体会的方式,如果你没有太多信息,或者不太能理解对方的时候,先简单的用复述对方语句的方式也可以,至少让对方知道你在专心聆听。
【技能点】【A2】教学习者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自己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移情聆听三步法”。摘要写在连同拆页发给大家的模板上。5分钟后我邀请一位伙伴站起来分享下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方强):
下周和我关系很好的朋友,可能会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电话找我聊,我会尝试运用今天学到的移情聆听理解我朋友的处境,体会他的感受,体察他的需求。
朋友:强子,最近好烦呀,很郁闷,感觉都喘不过气
方强:你是最近感觉比较郁闷吗?(复述)
朋友:是呀,最近老婆孩子,车贷房贷,一天看着账单头疼很,干的工作也觉得好烦
方强:你是觉得照顾老婆孩子任务繁重,工作压力也大,是吗?(体会)
朋友:是呀
方强:要是这样,换作是我,我也会觉得好难。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确实不容易,给了我,我也会烦躁,心情抑郁
朋友:谁说不是呢,你懂我
方强:压力这么大,时间长了弄不好会憋出病来,你是不是想放松放松,要不抽空咱一起聚下帮你缓缓神,你看怎么样?(推理)
朋友:哈哈,那约好咱下个月初一起吃个饭聊聊
方强:好滴好滴
【拆书家反馈】
谢谢方强的分享,很棒的分享!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方强在分享他设想到场景中,分别复述了朋友的说话内容(最近感觉比较郁闷),体会出了朋友的感受(压力大,郁闷,烦躁),推理到了朋友的内心需要(希望放松放松)。活学活用,很棒!
【结语】
经过今天的讲解和互动,相信大家对“移情聆听”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回去后大家能更多的运用” 移情聆听三步法(复述、体会、推理)”,将它变成自己的习惯,真正的将知识拆为己用。也特别推荐大家能够回去细读这本书,毕竟20分钟的拆书呈现有限,相信深入的阅读会让你收获更多。时间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