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介绍自己】
各位爱学习爱生活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参加拆书帮绍兴阳明筹备分舵的线下拆书活动。我是王海英,一名刚刚晋级的一级拆书家。
【分组】
为了大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最后安排了分享的环节,首先先来进行简单的分组。今天就左边伙伴一组,右边的伙伴一组。
TF2-1技能点: FAB法介绍图书
我今天的拆页来源于这本《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特征F】: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这本书主要写的是3-6岁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并指导我们用爱和尊重,鼓励孩子学习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
【优势A】: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以理解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又特殊的时期。相比其他育儿类书籍对孩子整个成长阶段的指导,这本书是针对这个特殊时期孩子的教育,给到你更多的全面的“黄金准则”。
【利益B1】:3-6岁的孩子可以是迷人的,可爱的,也可以是调皮的,固执的,令人招架不住的。如果你家里刚好有3-6岁的孩子,如果你刚好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如果你对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魔鬼”的孩子束手无策,那么相信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你的困惑,并获得对应的解决方案。
【利益B2】:今天我分享的拆页主要是解决孩子经常哭闹,胡搅蛮缠,或者大宝跟二宝争风吃醋等等让大人心力交瘁的问题。
TF2-1技能点: 设立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伙伴们能够对过往孩子寻求大人关注的一次经历进行反思,并初步运用今天学习到的(积极的倾听,适度妥协,合作,拥抱,鼓励)五种积极回应孩子的方式,制定一个回应方案。
【R 阅读原文】
接下来我们进入RIA的学习环节,首先是R环节,阅读原文。
今天我的拆页主题是: 如何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进行积极回应。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
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的鼓励
・运用积极的倾听处理信念而不是行为。
・ 关注和妥协。
・通过合作让孩子参与,来得到有用的关注。
・ 给孩子一个安慰的拥抱。
・ 鼓励孩子愉悦自己和自我安慰的能力。
【I重述原文】
看到大家原文都阅读好了,接下来进入I环节,重述原文。
【WHAT】原文说的是当一个孩子经常性想要大人给予关注时,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的倾听,适当的关注,或者鼓励孩子自娱自乐等等方式回应他们。
【WHY】孩子跟成人一样需要被认同,被肯定。如果他们认为得不到大人的关注,会让他们觉得不受重视而失去信心。大人如果能够觉察孩子的这种想法,给到他们积极的回应,就能帮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般的做法)但是孩子不懂得直接表达“求关注”的想法,他们会通过一些哭闹,纠缠等等一些所谓的不良行为,让大人产生心烦,生气,愧疚等等情绪。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大人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1.通过提醒,哄劝,甚至责备等等方式制止他们;2.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TF2-1技能点: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第一种方式,孩子寻求关注,却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会产生不被认可,安全感缺失,没有自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第二种方式,当孩子的要求被无条件满足后,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
【HOW】那怎么样更好的回应孩子呢?下面有5种回应方式:
1.倾听孩子的心声——大人要认真听孩子讲述,并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而不是单纯地纠正他的行为。比如说当大宝不让你照顾二宝,非要你抱他时,可以说“是不是因为妈妈经常照顾妹妹,你以为妈妈不喜欢你了?”
2.关注和妥协——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和有条件的妥协。比如你着急做饭,孩子却要你给他讲故事,这时候你可以说“妈妈现在只能给你读一个故事,因为妈妈需要先做饭了”。
3.邀请合作——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生活事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比如孩子一定要你陪他玩游戏,不让你干其他活,你可以说“可以帮妈妈一起洗碗吗?”或者“可以帮妈妈一起拖地吗?”
4.拥抱孩子——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他,你很爱他。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让你单独待一会,你最好先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安抚一下。
5.鼓励孩子自娱自乐——用语言安抚孩子,告诉他,他一定可以照顾好自己,并且鼓励他一个人玩耍。比如你想写份报告,可是孩子时不时过来打扰你,你可以说“宝宝,你可以先一个人玩积木吗?妈妈知道你可以照顾自己的”等等。当然,独处的能力需要大人花时间慢慢培养。
【WHERE】上述五种方式适用于回应渴望得到大人关注的3-6岁的小孩子们。我们可以根据场景选择用一种,两种方式,或者多种方式的去回应他们,这5种方式没有先后顺序的要求。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处于这个年龄段,但是他也有类似的表现,你也可以尝试用这些方法去回应。
【反面案例】
接下来我来说一个我家女儿的一个案例。
上周六,回家的路上,小朋友要求给她读绘本。我说妈妈来给你读吧。可小朋友非要让爸爸来读。他爸爸当时开着车无法答应她。她就开始哭,我好说歹说,她就是不听,一直叫“你们不喜欢我了,你们不喜欢我了”。最近她简直把这句话当武器了,动不动就拿出来说,我都听烦了,就说:“别吵了,别吵了,烦死了”。然后我不去理她了,任由她一路哭闹到家里。
我的反思:孩子这个年龄刚好是处于对建立归属感非常敏感的时期,爸爸的拒绝可能让她觉得自己不被爸爸喜欢。而爸爸不方便处理的情况下,作为妈妈应该先接纳她的情绪,安抚好之后,再告诉她爸爸开车不能被打扰的事情,这样处理会更好。
【加工成正面案例】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可以选择怎么回应孩子呢?
1.先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她,“爸爸妈妈都很爱她。”
2.倾听孩子的心声——
可以问她“你特别想让爸爸给你讲故事是吧?”孩子可能会说是的。我可以说“爸爸也想给你讲故事的,只是爸爸现在需要专心开车呀”
3.邀请合作——我可以说“要不妈妈和你一起来假装故事里的小动物,讲给爸爸听好不好,爸爸肯定很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呢?”我想孩子一定会很乐意一起做这件事。
通过这三个方式结合,我想我可以很好地回应我女儿想得到关注的行为。
【TF2-1技能点: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伙伴们回忆一下,过去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形:你这边想做饭,孩子却非要缠着你先给他讲故事,或者你在埋头写报告,孩子说要坐你腿上看着你写;又或者你在照顾二宝,大宝一会儿过来要你抱,一会儿过来要你陪他玩。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让你感到特别心烦或者生气,可能他是在寻求你的关注。
现在请每位伙伴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类似的“熊孩子”,他可以是你自己家的,也可以是你在亲戚朋友家看到的,请伙伴们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下面我们有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故事,请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描述一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习者瓶子的分享:今天早上出门前,发现我儿子把我钥匙藏起来了,但是他就是不肯承认,差点弄到要找开锁师傅。因为看到外公外婆一直在找钥匙,后来小家伙就主动说出藏钥匙的地方。这已经是儿子第三次藏爸爸妈妈的东西了。
【A1+ 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一次,我们重新回到刚才想到的场景中,伙伴们如何用今天学到的方式去回应孩子当时的行为呢。
请每位伙伴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我们请一位伙伴花1分钟时间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习者瓶子: 今天早上,儿子把我钥匙藏起来了,我想他肯定想我能陪他,不要去上班。回到当时,我可以先问儿子:“你把钥匙藏起来,是不想妈妈走吗?”儿子肯定会说:“是的”。我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安抚他,然后抱着孩子一起找钥匙。这样儿子情绪就能缓和一点。
结尾
伙伴们,因为时间关系,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这5种积极的回应方法能够让你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