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F:大家好!我是阿丁,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是思维导图培训师,第二个标签是动力催眠师,第三个标签是旅游体验师。今天我拆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被称为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这是一本关于个人效能的书,一共讲了七个高效能习惯。
A:《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2002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与其它习惯类书籍相比,作者不仅提出七个高效能习惯,针对每一个习惯,作者还进行了大量的事例和具体的行动步骤,并且每一个习惯都有一个付诸行动事项表格,让读者马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B:你是否迫切地需要改变?想要养成一些好习惯却总是坚持不了?不管你的现状如何,阅读这本书会让你建立更加优质的思维习惯,为你养成良好的新习惯助力,拥有幸福、自信的人生。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书中关于沟通的一个小技巧——移情聆听,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在对方讲话带有抱怨、失望、无助或者其它情绪时,能够用移情沟通的方法让对方平复情绪,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父亲:“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在以前面的例子说明。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嗯。。。。。。
子:“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中所传递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映,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what:有效沟通等方式当中,移情聆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它要求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对方的语言、情绪和感受,更好地做到聆听,从而让沟通更加顺畅。
why:大多数人在沟通时,很少认真听对方在说什么,也不懂得去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而移情聆听,能够让我们了解对方的言语心情,更好的理解对方。
how:第1步、复述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
第2步、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对方表达的语言。
第3步、从感性的角度说出对方的情绪感受。
第4步、从感性和理性双重角度说出对方的行为、情绪、感受和看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懂得移情聆听,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方可能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没有得到你的认同,沟通会陷入僵局。运用移情聆听的方式沟通,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有很强的认同感。上周在妹妹家住了三天,周五开始有6天的课要上。周五晚上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妹妹挽留我说:“你可以住在这里啊!就从我家这里出发去讲课还近些。”我不耐烦地说:“我上午那么多事要做!哪有时间天天陪你玩?天天陪你玩能玩出钱来?!”妹妹就不说话了,当时感觉气氛怪怪的。
反思:回到家想想当时说的话,其实很简单粗暴,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事。如果当时我能说出妹妹希望我陪她的心情,并表示理解,然后说自己有事要做,下次有空再去陪她。可能她会比较容易接受。虽然家人不会因为我们过激的语言计较,但当时她心里肯定是很不好受的。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不管在什么场合,沟通上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因为是家人就简单粗暴地沟通。
where:移情聆听可以用于跟家人、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沟通。当我们发现对方有比较严重的情绪时,运用移情聆听来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同身受,沟通效果一定会更好。
显像提问法:你有没有一次比较失败的沟通经验?如果有,当时对方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期待或行为?比如你的伴侣抱怨你做得不够好,你的朋友向你吐槽他的上司,你的父母催你快点结婚,你是怎么跟他们沟通的?他们的反应怎样?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地沟通多么不容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儿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父亲:“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亲:“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左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亲:“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亲:“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白。在以前面的例子说明。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对这正是我的感觉。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想想看,我是那么说的吗?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嗯。。。。。。
子:“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中所传递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映,不妨顺其自然,但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what:有效沟通等方式当中,移情聆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它要求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对方的语言、情绪和感受,更好地做到聆听,从而让沟通更加顺畅。
why:大多数人在沟通时,很少认真听对方在说什么,也不懂得去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而移情聆听,能够让我们了解对方的言语心情,更好的理解对方。
how:第1步、复述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
第2步、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对方表达的语言。
第3步、从感性的角度说出对方的情绪感受。
第4步、从感性和理性双重角度说出对方的行为、情绪、感受和看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懂得移情聆听,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方可能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没有得到你的认同,沟通会陷入僵局。运用移情聆听的方式沟通,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有很强的认同感。上周在妹妹家住了三天,周五开始有6天的课要上。周五晚上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妹妹挽留我说:“你可以住在这里啊!就从我家这里出发去讲课还近些。”我不耐烦地说:“我上午那么多事要做!哪有时间天天陪你玩?天天陪你玩能玩出钱来?!”妹妹就不说话了,当时感觉气氛怪怪的。
反思:回到家想想当时说的话,其实很简单粗暴,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事。如果当时我能说出妹妹希望我陪她的心情,并表示理解,然后说自己有事要做,下次有空再去陪她。可能她会比较容易接受。虽然家人不会因为我们过激的语言计较,但当时她心里肯定是很不好受的。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不管在什么场合,沟通上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因为是家人就简单粗暴地沟通。
where:移情聆听可以用于跟家人、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沟通。当我们发现对方有比较严重的情绪时,运用移情聆听来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同身受,沟通效果一定会更好。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法:你有没有一次比较失败的沟通经验?如果有,当时对方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期待或行为?比如你的伴侣抱怨你做得不够好,你的朋友向你吐槽他的上司,你的父母催你快点结婚,你是怎么跟他们沟通的?他们的反应怎样?
A1+:反思加工:
如果再遇到刚刚你回忆到的场景,你会怎么运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移情聆听,来跟他们进行一次更良好的沟通呢?想想看,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移情沟通,你怎么去跟对方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用下面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把说你的说辞写下来。
结语: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沟通中可以用移情聆听,让沟通更好顺畅,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