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大家基本都看完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一般做法)
当他人遭遇烦恼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往往以为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就急于表达自己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妨碍了我们全心全意的倾听,体会不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无法与他人深入的沟通。
(一般做法的坏处)
这样会使对方感到没有被理解、没有被关心、甚至误以为是在应付他,无法真正做到安对方的情绪。
【技能点:要体现出原文拆页的建议加工出具体步骤,或体现出意译原书案例】
那应该怎么安抚他人的情绪呢,我们可以运用聆听他人情绪的四个步骤来沟通,具体如下:
1.准备聆听。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对方的眼睛,集中注意力。
2.回应对方。当对方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点头,或者身体前倾30度,也可以嘴里发出“嗯”、“是的””的声音,给予对方回应,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感受。
3.给予反馈。通过倾听和观察,可以简单的重复或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表达出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比如“听你说完,你的感受什么,你的需求是什么。“这样的句型。
4.观察结果。当你感觉对方很轻松时,或者对方停止说话了,那么就可以结束或者换个话题。如果不确定,可以问一句”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如果对方想继续说,那么就重复上面的步骤。
(举反例)
举个例子,上周五晚吃过晚饭后,我女儿在家里跟我抱怨说“晚托班作业太多,写的手都很疼”,我当时在看书选拆页,连头也没抬说“疼就忍一忍“,孩子听了后沉着脸,不开心。
(正面案例)
那天晚上将要睡觉时,孩子躺着在床上,再次跟我提到了晚托班的事情,我转念一想,可以试试聆听他人情绪的四个步骤来沟通:
1.准备聆听。我放下手里的手机,注视着孩子的眼睛。
2.回应对方。当她说“晚托班的作业很多,写的手都很疼”,我点头表示同意。
3.给予反馈。
我跟她说“听起来你很痛苦,你需要减少作业量”,
孩子会说“老师也是为我们好,只不过老师要求的速度太快了 ”,
我说“听起来你很烦恼,你需要减慢写字速度,是吗?”
孩子说“是的,不过,放学就写不完作业了”。
我说“听你说完,感觉你很苦闷”。
孩子说“也还好,我写字时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
4.观察结果。这时孩子停止了说话。
我相信运用了这四个步骤跟孩子沟通,一定能很好的安抚孩子的情绪,亲子关系也会特别和谐。
【异议预防】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就算自己努力了,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那我们可以在事后反思,是自身能力原因,还是客观限制,而不是责怪自己刚才没做到,只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多练习,这个方法你一定会运用的非常快捷。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双方沟通时使用。当你情绪不佳时,无法有效聆听,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