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闲涯客,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拆解的书籍是《掌控谈话》,副标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先来分一下组。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谈判时,通过“三次承诺原则”的方法 增强对方履行承诺的力量。
图书介绍:
F特征:《掌控谈话》这本书是前FBI危机解决专家克里斯,回顾了他20多年解救人质谈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实战谈判书。
A优势:这本书在当当的好评率是99.9%。与其它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很多观点都是颠覆性的。著名读书人樊登力荐此书,他赞誉到:“这本书里的谈判方法让我大开眼界”。
B1书的利益:我们普通人的确不太会遇到要与绑匪进行殊死谈判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说不让我玩一会手机我就不写作业,老公表示如果你不能先收干净厨房我就洗不了碗,老板威胁谈不成那个客户就不要再来见我……这些“微绑架”都需要谈判。如果没有好的谈话策略,就可能搞不定家里的猪队友、引导不了孩子的行为、影响不了客户、同事,甚至是你的老板,凡事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悲哀吗?读这本书,相信你就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B2片断利益: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这个片断,将告诉我们如何在谈判中预防“说话不算数”,采用一定的沟通策略,让对方说的话都能够“算数”。
P169
三次原则非常简单,让对方在一次对话中对某件事情同意三次,它可以让你在任何时候把想要发挥的力量增强三倍。通过这个原则,就能事先发现问题。因为人确实很难连续地说谎或做伪证。
当我第一次学到这个技巧时,我的最大顾虑是,如何避免让自己像一个破唱片机一样重复“说话”?
我悟出的答案是:你要使用不同的技巧。
当对方第一次同意某事或给你承诺的时候,是第一次说“是”。第二次,你可以标注或总结对方所说的话,然后对方会回答“你说得对”。第三次可以是一个包含“如何”或“什么”的校准问题,内容关于协议执行,问对方什么是成功的必备因素,比如“如果进展不顺,我们该如何做”。
I
WHAT+WHERE:
让谈判对象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算数”,能转变为行动,正是我们谈判的目的。
WHY一般的做法:
如果对方在谈判中承诺了你,却一直不行动,一般我们会焦虑地反复提出自己的要求,却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和技巧,我们顶多也就是用逐步升级的条件来威胁对方,或者是一次比一次嗓门更大,情绪更失控。
WHY一般做法的坏处:
遇到这种“说话不数算”的谈判对象,如果我们只会沉默、威胁或谩骂,那我们的家庭关系、职场环境将变得失控,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沮丧,越来越无奈。
反例:
就比如上次国庆放假,我家大儿子前3天几乎都在看课外书,睡大觉。
到了10月3号那天晚上,我忍无可忍 地威胁他说:“今天再不开始写作业,就把你的书房锁起来,书全部没收。”我儿子说:“我看完这一页就马上开始!”然后他果然不一会儿就坐到了书桌旁边,我也就满意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等我转了一圈再路过他书房时,看见他根本就没有在写作业,而是坐在书桌前继续看书。我问到:“怎么回事啊?” 我儿子说:“放心,这回真的马上开始!”然后他煞有介事地拿出作业本和笔,摆开要写作业的架式。这个时候突然小儿子开始叫了,我不得不去招呼小儿子睡觉。
等小儿子终于睡着了,我一看,大儿子书房的灯还亮着,就准备去关心一下他。结果一看,作业本还是刚打开时的样子,藏在本子下边的书到是翻了几十页了……可是这时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也只好无奈地放他去睡觉。
HOW: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谈判“三次承诺原则”,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对方三次同意你的谈判诉求,这三步分别是:
1、第一步:创造“同意”。 即让对方第一次对你说“是”,即使这个“是”有可能是伪善的,或者是为了摆脱你、应付你才说的“是”;但能让对方第一次说出“同意”是应用本方法的前提条件。
2、第二步:理解对方。用自己的话复述或总结对方的欲望和情感,点出对方承诺的要点,用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引导对方说出“你说得对”;
3、第三步:澄清行动。 即提出几个包含“如何”或“什么”的问题,促使对方就执行的关键点进行思考准备,当感觉到有难点的时候,双方还可以一起来协商解决。这一步的目的是引导对方自己把承诺变得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正例:
在学习了这个“三次承诺原则”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前天下午,我家老大在上完补习课回家以后,又继续看课外书。我心里很着急,于是尝试着与他沟通。
我:今天已经4号了,你能立即开始写作业吗?
儿子:好,我看完这一节,就开始写的。
我:必须要看完这一章节,你才能安心地把书放下。不然,看到半途就被打断,你等会写作业时也会没办法专心。
儿子抬头认真地瞄了我一眼,说:你说对了。
我:你如何规划今天的作业完成量?
儿子:先把数学和物理写完吧。
我:准备几点写完呀,晚上还要上兴趣班呢?
儿子:5点以前。
我:写完这2样估计得多长时间呢?
儿子:1个小时是要的。
我:那如果5点以前写不完,你该如何做?
儿子:放心,我只要10分钟以内开始写,就肯定能写完。
我:好的,那就按你说的办!
儿子:知道了!
结果,不到5分钟,他真的开始写作业了,而且前天他在上兴趣班之前如约完成了数学和物理作业,让我和他老爸也松了一口气。
预防可能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还是心存疑虑,是不是只要做到了“三次承诺原则”对方就一定会“说话算数”了呢?比如我家老大,会不会有可能他还是无法抗拒闲书对他的诱惑,不能及时写作业。
如果他真是故意在对我说谎,那么通过这三次重复承诺,我一定能发现他是否在说谎,这样我就能事先发现问题,而且人其实很难做到连续地说谎。
如果他只是无心地对我做出了应付式的承诺,那么我通过校准他的承诺,让他自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衡量标准,他实际履行承诺的力量一定是被大大增强的。
这个方法适用于针对地位比你低或地位平等的沟通对象,比如孩子、下属、同事;对地位比你高的人比如上司或长辈使用时,语气节奏把握得稍有不好,对方就可能有被套路的感觉。
A2(分步催化1)
好了,我的讲解或许能对你如何解决沟通谈判中遇到的“说话不算数”的难题有所启发。
接下来,请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会跟身边的人进行的沟通。比如给家人、同事提要求,与客户谈交易等场景。在这个沟通当中,你会有一些担心对方会“说话不算数”。请你试着去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并在小组内讨论,时间是2分钟。强调一下,只需讨论分享你可能遇到的场景,不需要涉及如何做,我们将在下一环节思考如何做。
学习者蓉儿分享:元旦约定和老公一起回老家,我担心他也有可能反悔。
A2(分步催化2)
现在,请将你把刚才想到的情景,使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在纸上尝试写一写,对该谈判情景利用“三次承诺原则”进行再现,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写在纸上,请大家注明计划在什么时间来应用。
学习者蓉儿分享:下周我计划跟老公说:我们之前商量好元旦你要和我一起回老家的。
然后老公说:是啊。
我接着说:我知道你可能不是特别喜欢去我家,因为真的是很无聊,没什么事可做。
然后老公可能会说:你说对了!
然后我说:那要不我们一起想一想回家后你可能找些什么事做,我们提前准备一下?
老公可能会说:那我可以带几本书回去,或者是写写拆页什么的。
感谢大家的积极分享,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