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106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有效练习,快速进步 学习目标: 能够使用有目的的练习的三步法来改进重复式的天真的练习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阳槐。很高兴大家参加今天的活动,在开始我的分享之前,我给大家分下组。由于咱们今天人不多,就在场的三位一组。 

【事件场景】正式开始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今年中秋的时候,我和男友去他表姐家玩。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聊到写字。他表姐说,他们家彤彤字写的不好看,但是给他买了字帖,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写的不错了。但是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练到一定水平以后,再练习就发现进步大不了。尤其是双耳旁,竖心旁,一直写的不好看。 

【提问】他表姐这样一说,我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学打乒乓球的经历,也是这样子,从球接不住,到可以对打五六个回合,然后再怎么练习,都还是五六个回合。不知道大家生活工作中,还有以前学生时代,有没有遇到这类事情。一件事情本来不会,反复练习了之后,进步还挺凉快的。但达到一定水平,在怎么练习基本就不进步了?甚至进步的很小。遇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是继续练习保持当下的状态,还是加强练习,力求进步,到达另一个层次?除此了加强练习,还有其他好的进步方法吗? 

【影响】如果我们只是保持状态,那其实是不进则退;如果单单只是加强练习,你会发现进步也很小。

【解决】那该怎么办呢?或许你可以看看《刻意练习》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从一个普通水平快速提高到一个卓越的水平。

【学习目标】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片段选自本书,我希望在座的三位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使用(行为)有目的练习的三步法来帮助自己改进(澄清)那些反复练习,却没有怎么进步的事情时所用的练习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但在这里,你要理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你已经达到了这种令你满意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的水平,无论是开车、打网球还是烘焙饼干,你就已经不再进步了。人们通常错误地理解这种现象,因为他们自以为,继续开车、打网球或烘焙饼干,就是一种形式的练习,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现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的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9个数字。但他并没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 Steve Oare)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地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我们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再想通过反复练习也就是天真的练习来提高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得有目的的练习。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不仅不会提高,甚至会有可能比练习时间没有我们长的要弱一些。

【概念讲解】所谓天真的练习,就是反复练习,并且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水平和表现。那么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呢。他和天真的练习是相对的,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来判断一下,并且看下他们的区别。


举例1.客服小明定了个增强客户意识的目标,天天上班都提醒自己增强客户意识。

这个是有目的的练习还是天真的练习?

学习者:天真的练习

拆书家:对,天真的练习,为什么?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点像我要培养成长型思维一样,是不够明确的。


举例2.小明练琴的时候总是喜欢不断的看窗外小伙伴们玩耍。      

这个是有目的的练习还是天真的练习?

学习者:天真的练习

拆书家:对,为什么?

学习者:不专注

拆书家:对,不够专注


举例3.每次弹完琴后,小明都对老师的建议不以为意,总是还犯上次出现的错误

学习者:天真的练习

拆书家:为什么?

学习者:没有吸取教训

拆书家:非常对,他总是犯错误就说明他没有进行反思。


举例4.每次练习弹琴,小明都会保持80%的正确弹对率。   

学习者:就是这个目标时不必变的

拆书家:对

学习者:那还是天真的练习

拆书家:恩,为什么呢?

学习者:因为他没有前进

拆书家:对,因为他没有逐步的突破自己,他的目标始终是这样的。


大家都太厉害了,每个点都找的很准,那通过这四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有目的练习相对于天真的练习有以下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How】我们了解了有目的练习的四个特点后,如何改进天真的练习持续进步呢?


第一步:设定一个定义明确的跨出舒适区的目标。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达到什么效果,什么时间搞定,跨出舒适区多少,都设定清楚。这里的跨出舒适区就是要求目标是垫垫脚尖可以够到的。比如,一天可以背30个单词,现在背35个。但是不能一天背60个单词,跨出舒适区去太多,只能让人望而却步,适得其反。


第二步:保持专注

分心时,及时拉回注意力,尽可能在不被打扰的环境和时间来做事情,一次最好只做一件事情。


第三步:反思和反馈

和第一步定的目标对比,清楚差距,反思做的好与坏,错与对,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且找出改进的方法,在下一次的练习中应用。


【适用边界】这个三步法比较适用于一件事情有一定水平的时候来用,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是小白水平,什么都不懂,那这个方法是不太适用的。


【举例】看到这个拆页导师和学生对话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自己曾经学习英语的经历。当时我就是天真的练习,我只在流利度上下功夫,我只要求自己读的流利,读的快一些。但是我的目标时希望自己读的准确,地道,发音标准的。我听老师的话,以为多读几遍就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可是我再怎么读,都没什么进步。那现在我是用有目的的练习学习英语的。


首先,给自己定一个两天只多练好一个音的目标。我会把自己掌握的音和没掌握的音分类,在这两天里面我只练习一个我没有掌握的音。如果这个音我在英语口说APP读的时候,分数能达到85分以上,我算自己目标达成。

然后,保持专注,不再洗脸刷牙上厕所的时候练习,每天早晨给自己15分钟时间专注练习这个音。

最后反思和反馈。练习后对比自己发音和标准发音的区别,看看自己读的对和不好的地方。

找自己的问题所在,看是舌头位置不正确,还是嘴巴大小张的不合适,并找出对应可能性的提高方法,如果实在是找不到,我会想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并且把学到的方法用到下次练习中。

说真的,之前跟着一个公众号老师坚持一百多天早读后,我只是流利度上提高了,发音方面并没有多大提高。但是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在两周内掌握了th的发音。在遇到包含th的单词时,读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上齿咬下舌尖。所以说,这个方法确实很不错。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那现在把时间交给大家。

请大家来运用一下今天学到的方法。请大家组内编个剧本,设计两个人物A和B。A是天真练习某事,B是有目的的练习做。但是后来A也开始了有目的的练习了,并且进步很快。在这个过程中,A和B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事情。请大家补充完整,并通过想象设计出a与b的对话,要求其中一人用到有目的的练习方法,可以是教授这个方法,也可以是学习这个方法。给大家5分钟时间。


学习者:A和B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吗?

拆书家:对,做同一件事情,但是一个是天真的练习,一个是有目的的练习。


行,我们正好时间到了,请两位来演练一下。

【事件背景】我们两个是学游泳的,我是他同学。我们一起练习,但是发现他进步很快。我就想怎么回事,好像刚进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样子。我游了半天也没有进步,我就来请教振彬。

张文:振彬,你最是怎么回事,请教高手了还是,怎么就游这么好了。来教教我呗。


刘振彬:我学习了个有目的的练习方法,我觉很适合于游泳。我刚开始游的不太好,我想让自己游的顺溜一些,所以就设定这样一个目标【设定一个定义明确的跨出舒适区的目标】。然后保持专注【保持专注】,我练的时候回注意自己的动作,我会感觉自己踢水的动作,第三步,反思反馈【反思和反馈】,我会看些视频,然后让同学帮忙拍下我游的视频,这样有个对比,而且游的不好的地方我会请教一下别人。


张文:你这么一说我确实有几个地方做的不好,我没有去问别人,因为我不太好意思。第三个我觉得特别关键,我没有去反思反馈,我只是游了而已。所以我要向你学习,让别人帮我录一个,然后向你请教一下。


拆书家:谢谢两位的分享,很好,尤其是刚开始故事背景交代的很清楚。


【结语】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希望有目的的练习的三步,设定一个定义明确的跨出舒适区的目标,保持专注,反馈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