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阿丁,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身份标签。在这里我用三个标签来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第1个标签我是一名思维导图培训师;第2个标签我是一名旅游体验师,我很喜欢旅游,所以兼职做了一名旅游体验师;第3个标签我是拆书帮刚刚开始升级打怪的一名拆书家。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名叫《精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厉害,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厉害。作者采铜老师,善于把艰深晦涩的学术理论,转变成简单易懂,富有趣味的生活常识。他的工具只有两个,严肃的思考和认真的生活。
如果说多任务工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和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这个技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么无法容忍的部分,为此我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想象它是一个金枪鱼三明治,它的中心部分是金枪鱼肉泥,吃下这个部分的努力,我称为核心思考区间,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的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吃下,那么这个任力就已经完成了大关,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即“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
我自己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啃下来,而不是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领导要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是做什么?是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在这一部分,给大家介绍当我们面对多任务工作的时候,我们如何把任务分解成三明治模型去处理。
作者提到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思考部分,先集中精力去完成核心思考部分,这样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简单地说,第一步先找出最核心的内容部分并完成这部分的思路梳理;第二步找出具体内容进行填充,也就是支持性思考区间部分;第三步是操作执行。
运用三明治模型能让我们接到一个任务时抓住重点,保证工作顺利完成。这个模型可以运用到长期的任务,比如写一本书,也可以运用到一些时间期限比较短的工作任务中,比如办一次年会,做一个策划案。
A1: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多任务的一项工作时,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何用采铜老师的三明治模型去找到最重要难度最高的部分进行处理,先把核心部分解决,再进行内容填充和操作执行。下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多任务的工作,你是如何处理的。讨论时间3分钟。
A2: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个你可能遇到的多任务工作,你会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的核心部分,请把实施步骤写下来。时间2分钟。然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总结:今天分析的多任务三明治模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实际运用起来。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