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总目标】通过学习今天这两个片段,我们可以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更加从容自如,在跟亲人朋友沟通时,不管我们是否知道答案,都可以分别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和焦点讨论法提问的方式帮助到对方,同时也让自己有更高质的人际关系。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着在有人向自己请教但是自己也并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通过运用苏格拉斯底式提问,帮助对方把问题思考的更深入、更全面,更加看清自己所处的现状。
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个人介绍: 首先还是感谢各位小伙伴儿抽出时间陪我拆书晋级,我是本次的晋级拆书家晁会菁,我是一个妈妈,是一个特教领域的从业者,也是一个在路上的终身学习者。
分组: 便于稍后的讨论,拆书之前的先给现场的小伙伴们分一下组,咱们今天每两个小伙伴一组。
FAB法介绍图书:
话说:提问质量决定人际关系质量,提问能力决定职场能力,提问水平决定思维水平。抓住机会提问,就是抓住机会改变。你真的会提问吗?今天我给大家拆解的书目片段选自《提问力》一书的第35-36页和第54页,主题分别是苏格拉底提问法和焦点讨论法。
F:《提问力》是2018年9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我们拆书帮的赵周老师,李真老师和邱恩华老师。本书是致用类书籍,内容源自于拆书帮与在行合作的好评课程,书中分析和讲解了多个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了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A:《提问力》在豆瓣的评分是8.5分。(果壳网CEO、在行创始人姬十三先生对本书的评价是:提问之与人与人是交流,之于自己是内省,之于学习是内化。)和同类书籍相比,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问为主线,促进学习者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个人成长。本书实用性强,有案例,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B1:本书的好处: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你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你提问的水平,进而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B2:本片段的好处:学习了本片段,你会发现,在有人向自己请教但是自己也并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通过苏格拉斯底式提问引导对方把问题思考的更深入、更全面,更加看清自己所处的现状。苏格拉底式提问还可以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你有没有被人请教,自己却却无从应答导致谈话陷入僵局的经历,如果有的话,那么今天的拆页可能会帮你找到化解此困境的方法。接下来给大家每人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到大家手里的片段一,看完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建议。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吧,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也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它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好,我看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苏格拉底式提问充满智慧,是通过示弱陪聊,连续提问探究事物背后的假设、标准、情景、细节等多种思考角度,来洞察其本质与外延。
(Why)(你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就是当你寻求他人的建议时,最终给你帮助最大的人,往往不是给你标准答案的人,而是启发你深入思考的人。)如果你掌握了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沟通技巧,在自己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找到方法,引导对方把问题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如果你不采用这个方法,只是象征性的给对方一些很官方的心灵鸡汤,他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即使你给到了实操性的意见,他回去之后一定会执行吗?恐怕大多不会吧……
(How)那么苏格拉底式提问具体要怎么做呢?只需4步:
第一步,克制表达:在对话的前半段,只是认真听,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给对方提建议。
第二步,核对主题: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表明自己在很认真的听。我们可以这样问对方:“我听到你……,对吗?”
第三步,表明无解:表明自己的立场,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继续聊。我们可以这样说:“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我愿意陪你继续聊下去。”
第四步,连续探索:连续向对方提问。我们可以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尝试着让他去发现细微之处。我们可以这样问对方:“你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呢?你注意到哪个细节特别重要了吗?……”
(Where)本片段适用于更适合一两个人之间深入探索问题,如果人太多,又没有会引导技术的主持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便与大家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个人案例:
表妹端午节来我家做客,跟我说了她想换工作的想法,问我有什么意见。我就随口问她,你为什么想换工作呀?你想换什么方面的工作?她就说不想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待着,也不知道想换什么方面的工作。我就说,那你好好想想吧,然后我们的谈话就结束了。
学习了今天的片段之后,我就发现我当时并有给到她想要的答案,也没有促使她深入挖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没有给到到真正的帮助。
如果再回到当时的情景,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我会这样做:
首先,在她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保持沉默。
其次,用封闭式的语言问她:你有换工作的打算,但是还是没还没有想好要换哪方面的工作,对吗?
接着,我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关于这个问题我可能也没法给到你答案,但是我愿意陪你继续聊一聊。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我会问她,你现在的工作给你什么感觉?你为什么想换工作?换工作之后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是为了改变工作环境,还是想加薪,只想认识更多的人,锻炼自己的能力呢?你是想尝试新的领域,还是继续从事自己医药方面的工作?想尝试新的领域,你有哪些感兴趣的?为了去这个感兴趣的领域工作,你能付出多少努力?有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如果你去到了这个感兴趣的领域工作,发现并不是内心想象的样子,你后悔换工作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我可能就会帮助她理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从而鼓励她自己作出决定。
【预防异议】
听到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就是急脾气,心直口快,等不了他把事情讲明白,我就控制不住自己去做评判。也可能你们会说我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我不用提问也可以给到他指导性的建议。那细想一下,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有一句话这样说:扼杀提问最大的杀手不是粗暴的打断,而是正确的答案。正确答案貌似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是把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热情给磨灭了,会让寻求帮助的人失去了一次深入关联自己的机会。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听了我以上的叙述,请大家回顾一下最近有没与我相同的经历,比如别人来跟你咨询要不要换房子?要不要出国留学?或者该不该跟对象分手……你也不知道答案,不知道如何回应。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想一想,给大家每人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1便签上并在小组内分享,稍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儿跟我们一起分享。(注意:只写当时的场景即可,不必对照今天的步骤!) 好,看大家都写完并讨论的差不多了,请××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她的案例。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阿风小伙伴的老公是做翻译的,但是时好时坏,每次她老公跟他咨询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提建议,建议他去做足球教练,她老公每次听了也说不行,也不去执行。
|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如果上天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回到过去,运用今天苏格拉底式提问,你会怎么做?给大家每人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1+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同样,我稍后还会请小伙伴跟我们做一个分享。好,看大家都写完并在小组内讨论的很热烈,请××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常程小伙伴的一个朋友想搬家,他当时也忍不住直接给建议,学习了今天的片段后,他会试着这样做: 1.克制表达:只是听他说; 2.核对主题:你是想搬家换房子,对吗? 3.表明无解:关于这个问题我可能也没法给到你答案,但是我愿意陪你继续聊一聊。 4.连续探索:连续提问:你为什么想搬家?怎么不续租?你能接受多少价位的房租?想租到哪里?你可以来对比一下我这边的房子,多看看,最后自己做决定。 |
总结+过渡 | 1分钟 |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也更清楚的看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可以真正的引导对方看清自己的问题,也大大增加了我们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那如果我们在事先知道答案的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谈话的对象回应我们呢?希望接下来这个片段对你有所帮助。下面给大家每人2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到大家手里的片段二,看完请举手示意我。 |
学习目标 |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事先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运用焦点谈论法跟身边的人进行深入高效的沟通。 | |
R 阅读原书拆页 | 2分钟 | 片段二: 背景:白天,幼儿园老师带领琳琳参观了消防大队。晚上,妈妈和琳琳聊参观的事情 妈妈:“今天去消防大队看到了什么?”(客观性层次) 琳琳:“看到了红色房子,还看了叔叔们住的地方,吃饭的地方。” 妈妈:“有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吗?”(反应性层次) 琳琳:“有呀,叔叔们床上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 妈妈:“为什么老师带你们去参观消防大队?”(诠释性层次) 琳琳:“老师想让我们自己做家务。” 妈妈:“那你以后怎么办呢?(决定性层次)” 琳琳:“妈妈,明天早上起床后,我自己叠被子,”
|
好,我看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焦点讨论法4个层次的提问遵循了人类思考的自然心理过程,即:感知信息——内在反应——判断思考——做出决定。在谈话时我们可以通过焦点讨论法提问,引导下对方共同深思相同的问题,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Why) 如果我们想做谈话时的引导者,就必须事先准备好自己的问题,焦点讨论法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层层深入的提问,就会达到我们事先预期的效果;如果不用这个思路,就可能达不到事先设定的效果。可能会聊着聊着就跑偏了。
(How)那怎么样使用焦点讨论法这一提问工具。焦点讨论法包含以下4个层次的问题:
1、 客观性提问:对背景事实进行提问。我们可以这样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听到了些什么?……”
2、 反应性提问:对情绪、感受和联想进行提问。我们可以这样问:“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让你感到印象如此深刻?……”
3、 诠释性提问:对意义、价值和重要性进行提问。我们可以这样问:“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启发?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4、 决定性提问:对决策和行动进行提问。我们可以这样问:“你有哪些方案选择呢?你会怎么做呢?”
(Where)焦点讨论法提问,不仅可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还适用于朋友、客户之间的沟通。
【意译案例】
我的A1:
便于大家更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应用焦点讨论法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
背景:上周日的下午,我带闺女参加了一个小牙医的活动。晚上回到家了我们俩又一起讨论了这个体验活动。
我:“今天去紫丁香儿童口腔当小牙医,看到了什么?”(客观性层次)
女儿:“看到了牙医阿姨工作的地方、还看到了各种仪器、小哥哥的牙齿……”
我:“有你认为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吗?”(反应性层次)
女儿:“我用小镜子帮小哥哥检查牙齿了。”
我:“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带你去参加这个活动吗?”(诠释性层次)
女儿:“你想让我好好保护我的牙齿。”
我:“那你以后应该怎么做?”(决定性层次)
女儿:“妈妈,我以后每天要早晚刷牙、少吃糖、刷完牙后吃东西了要再刷一次。”
我的A2:
尝到了用焦点讨论法沟通的甜头,我还计划下周六跟老公就他不爱运动一事进行一次深入沟通。
我会等俩宝睡后走到老公跟前,给他看几组同一个人健身前后的对比照,
然后问他:“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客观性层次)
人家肯定说:“不就是几个人的照片嘛”。
我接着问:“你觉得他们前后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反应性层次)
人家也会敷衍的说:“好像更精神了,气质也更好了”。
我接着问:“那你觉得我为什么让你看这些照片?”(诠释性层次)
他肯定会说:“你不就是想让我多运动嘛?”
我会接着问:“那你以后会怎么做?” (决定性层次)
他会应付的说:“有时间我每天就多去河边溜达溜达呗”……
这样我跟他谈话的目的基本达到,接下来还是需要不停地提醒和监督,直到他自己养成运动的习惯。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焦点讨论法引导对方朝着我们内心的答案来回答,现在我们一起来演练一下以下场景: 场景: 苗苗不爱刷牙,让妈妈很苦恼,今天妈妈去朋友家刚好看到他家宝贝有一本《牙细菌大作战》的绘本,就借回家给苗苗看,苗苗要求妈妈讲了好几遍,讲完后,妈妈开始跟苗苗聊起了这本书。 现在请大家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苗苗,一人扮演妈妈,妈妈开始跟苗苗谈话,妈妈记得要用焦点讨论法提问,可以互换角色,演练时间为6分钟。6分钟后我会请两个小伙伴儿作为代表来分享一下刚才的谈话内容。 现在我请**两位小伙伴儿来演练一下你们刚才的对话。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现在我请**两位小伙伴儿来演练一下你们刚才的对话。 阿风小伙伴扮演苗苗,常程小伙伴扮演妈妈。 妈妈: 今天我们看了《牙细菌大作战》这个绘本,你都看到了什么? 苗苗: 我看到好多细菌,看到了小朋友刷牙、牙医…… 妈妈: 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比较好玩呢? 苗苗: 一刷牙细菌都藏起来了,都说“救命”,好好玩…… 妈妈: 那你觉得妈妈为什么让你看这本书? 苗苗: 你想让我好好刷牙,不再有蛀牙。 妈妈: 那你以后怎么做,会好好刷牙吗? 苗苗: 会 妈妈: 具体怎么做? 苗苗: 我会每次刷牙3分钟,吃完东西再刷一次牙?坚持早晚刷牙。 妈妈: 好,你刷不到的地方叫妈妈帮忙,妈妈也好好刷牙,这样咱们以后都没有蛀牙了。 苗苗: 好。
|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分步催化1: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们的演练,他们的演练非常的有画面感,通过不断地追问确认的方式,把我们带到了真实的场景中,听完他们谈话是不是也给了你一些启发呢?。(备用词汇:追问确认、好奇反问、坦诚无知、组织讨论、故事启发、简短重述、摘要点评、真诚赞美、号召鼓掌、超越拔高。)现在,请小伙伴们设想一下,未来两周内内,你可能需要跟谁进行一次深入沟通。比如跟孩子或伴侣讨论看手机或者玩游戏的时间长短;怎么让睡前时间更有意义…… 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给大家每人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2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同样,我稍后还会请小伙伴跟我们做一个分享。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好,请××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董老师计划未来两周内跟公益团队的主干力量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主题是怎样保证小伙伴在照顾好自己的家庭的前提下保证团队正常运营下去。
|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分步催化2: 感谢小伙伴提供的场景,那么现在请大家试着运用焦点讨论法提问展开你们的对话,给大家每人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2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同样,我稍后还会请小伙伴跟我们做一个分享。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好,看大家都写完并在小组内讨论的很热烈,请芹菜跟尹燕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背景:下周六晚上,芹菜打算跟尹燕深入沟通一下她为什么要坚持参加拆书活动,从而也更加激励自己继续拆书。 芹菜:你为什么坚持来拆书啊?(客观性层次) 尹燕:我想提升自己,同时带动小伙伴一起往前走,很有意义。 芹菜:拆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反应性层次) 尹燕:跟大家一起很开心,同时自我也有提升,自我满足,成就感很大。 芹菜:那拆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诠释性层次) 尹燕:能够帮助我更好的理清我工作的内容,提升我的思路和行为方式。 芹菜:那你能保证以后每周都来参加,你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吗?(决定性层次) 尹燕:我向晁儿同学学习,每两周拆一个级别,向三级拆书家的路上前进,一步一个脚印,我保证每周都来参加活动。
|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演练和配合,今天的两个片段,我们分别学习了在自己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咨询者,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运用焦点讨论法提问引导谈话对方和你进行深入沟通;综合起来,两种提问工具都可以帮我们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希望我今天的带拆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都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感谢大家今天的聆听和配合,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