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AT,是行为发生的一个公式。行为behaviour=动力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触发器trigger,要发生一个行为,需要三者同时满足。 流行的促进行为方法是提高动力,比如打鸡血,比如用更根本的方法激发出内在动力。但除了M之外,也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着手。 A能力,有没有相关的知识,有没有相关的技能,有没有时间,有没有钱去做这些事?一个方法是:降低难度和要求。比如:每天只花几分钟时间读一小段书,这样就保证了A是足够的。 T触发器,保证每天有个触发器,比如,在沙发上放一本书,书是敞开着的,而且就是打开到上次看到的地方的。这样,当躺到沙发上的时候,就很容易触发行动了。
一个行为的开始,有很多偶然因素。而要将这行为进一步形成为一个习惯,关键在于重复——连续或者不连续都没有关系,只要有足够多的次数就可以。通过降低对能力的要求,和建立起一个好用的触发器,可以让养成习惯更加容易。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回想一个你成功(或者未成功)做出改变或建立新行为的例子。这个行为第一次是怎么开始的(是什么事件触发的)?在维持这个行为的过程中,能力要求和触发器分别是什么样的?
A1:一直以来不喜欢收拾房子,等到房子已经乱得不行我再一次收拾完整,然后又是东西乱摆乱放,直到下次收拾。这样的习惯我自己一直想要改变,但对我来说很难坚持做到井井有条。这个行为是由于我想要图方便省事造成的。在维持这个行为的过程中,能力要求是看到烦乱的物品马上有整理的意识,触发器是希望带给孩子一个好的行为榜样。
【A2】以后我怎么用: 想想你准备引入(或正在进行)的新行为,结合B=MAT这个公式,你可以怎样从A能力、T触发器这两个方面来改进,从而提高建立新习惯的概率呢?
A2:
B-我准备引入的新行为:养成随时整理物品,保持整洁的习惯
M-动力:1、从整理物品中找到乐趣;
2、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
A-能力:1、散乱的物品及时整理,如摆放背包、鞋子、收拾好餐桌和沙发等;
2、引导孩子一起进行家务事;
3、邀请老公进行物品整理工作;
4、不买可有可无的东西,果断抛弃鸡肋物品;
T-触发器:1、做家务周记表,每天睡前记录物品整理情况、家庭成员的合作;
2、每天对家庭成员表达致谢和感恩,创造良好的施行氛围;
3、每周日晚上家庭成员一起回顾本周家务周记表。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如何避开你的“但是”想法——但是辩驳。你的但是或许代表了你有效行为的最大障碍。在你想要做一些非常有效的工作时,你会用但是句的形式给自己寻找很多借口。比如说:“我今天可以出去跑步,但是......”
1. 我确实累了;
2. 我很懒;
3. 我情绪不是特别好,等等。
如果你确实想激励你自己,你就必须学会回避掉“但是”句。一种办法就是运用“但是辩驳法”。假定是周六,你决定去草坪剪草。这件事你已经拖了三周了,草坪上的草已经长的乱七八糟了。你对自己说:“我确实应该来剪草,但是我刚好没情绪。”把这种想法记入”但是“栏里。现在回头在“但是辩驳”栏里写下你对这种想法的反驳:“一旦我开始做,我就会很喜欢做这件事情。一旦我做完了,我就会感觉很爽。”你的下一个冲动或许会是为自己再编织一个新的借口:“但是做这件事会花去我很长时间。”现在,再用一个新的辩驳来反来反击这个想法,如下表所示,一直这么做下去,直到你没有借口可找为止。
有没有心情不好什么事情也不想做的时候?明明知道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也明明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可是就是不想动手,越是拖着就越是不想动,心情焦虑,越来越沮丧。
低落的情绪能一直麻痹人的意志。由于缺乏强烈的动机,做任何事情都会觉得困难,因为做成的事情很少,所以人会觉得越来越糟糕。你不仅切断了常有的刺激与快乐的源泉,而且由于缺乏成果,更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打破消极的循环,从改变下一个“但是”开始。比如,我今天说要拖地的,但是今天下雨,湿哒哒的。可是下雨天又不是不能拖地,再说今天了拖了,地板干干净净,坐家里看书喝咖啡多么享受。所以我去拖地啦!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你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去做,但是你却一直拿一个“但是”在当借口?
A1:一直以来都很希望自己能坚持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的身体锻炼,刚开始计划的时候雄心勃勃,但实施两三天之后就开始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今天的锻炼时间到了,但是要陪女儿早点睡;今天还没锻炼呢,但是上班已经很累很困了还是先休息吧;又到锻炼的时间了,但是全身酸痛;每天要三十分钟,但是跑十分钟已经很累了不行了……所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都做不到,因为最后直接不打渔了。
【A2】以后我怎么用:
从反驳自己的这个借口开始吧,试试用上面介绍的这种“但是辩驳”法吧!
A2:
1、没有时间,我可以晚上早点(最晚九点半前)陪孩子入睡后或是早上六点半前,起床完成今日锻炼计划;
2、上班忙,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简单的打筋、手臂、腿部练习;
3、身体不适,我可以做简单的可承受的运动,如生理期瑜珈;
4、孩子打扰,我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计划,比如瑜珈、跳绳、跳舞;
5、孩子不配合,我可以她玩一些运动游戏,比如撕名牌、一二三木头人、孩子坐在肩膀上做深蹲等;
6、今天想偷懒,我可以每天在朋友圈运动打卡,请求大家监督;
7、坚持不下去,我可以每天睡前都对自己感恩和发愿,激励自己坚持下去。